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267章 以退为进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夕阳西沉,袁绍率领亲兵策马入城,泉州城门在他身后缓缓关闭,发出沉闷的声响。他勒马停驻,环视四周——城墙上的守军严阵以待,箭楼高耸,新加固的防御工事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坚实。

“主公,幽州招募的士兵已安置在城外军营,随时可调遣。”蒋义渠上前禀报。

袁绍微微颔首,目光沉稳。

他此次北上幽州,虽未能彻底剿灭叛军,但已招揽了不少精锐士卒。如今泉州城内已有两千守军,再加上新筑的壁垒、深挖的壕沟,即便张纯、张举的叛军卷土重来,也足以坚守数月。

“传令下去,加强城防巡逻,夜间增派哨探,不可懈怠。”袁绍沉声道,“叛军若敢来犯,必让他们撞得头破血流!”

“诺!”众将齐声应命。

袁绍翻身下马,大步走向城楼。他站在高处,俯瞰城外平原,远处山峦起伏,暮霭沉沉。若有敌军来袭,必先被斥候察觉,而冀州的援军只需数日便可赶到。届时内外夹击,叛军必败无疑。

安排好泉州防务后,袁绍便下令大军拔营,向南返回渤海郡。

赵云眉头微皱,策马上前,抱拳问道:“主公,幽州叛军尚未彻底平定,为何不乘胜北上,反而回师渤海?”

袁绍闻言,朗声一笑,眼中闪过一丝深意:“子龙莫急。幽州叛军不过是癣疥之疾,即便不剿,也难成大患。”他随即从怀中取出一封火漆密信,递给赵云,“子龙,看看这个。”

赵云接过,展开一看,神色顿时凝重——乐陵告急!中原叛军死灰复燃,趁袁绍北上之际,竟在青、兖二州边境集结,意图袭扰渤海后方。

“原来如此……”赵云低声道,“叛军狡诈,竟想趁虚而入。”

袁绍微微颔首,目光深邃:“幽州叛军虽未全灭,但已元气大伤,短时间内难以再起。可中原叛军不同,他们若与黑山贼、黄巾余孽勾结,趁我不备攻入渤海,则冀州危矣!”

赵云肃然,沉声道:“主公深谋远虑,是云思虑不周。“

袁绍哈哈一笑,拍了拍赵云的肩膀:“子龙忠勇,我岂会不知?只是用兵之道,需权衡轻重。幽州之患已缓,而中原之祸迫在眉睫,不可不防。”

说罢,他扬鞭一挥,高声道:“全军加速,务必三日后赶回渤海!”

——中原叛军,休想趁火打劫!

暮春时节的幽州,空气中还带着几分寒意。

袁绍站在泉州城的城楼上,远眺北方连绵起伏的群山,嘴角微微上扬。他身着锦袍,腰间佩剑,举手投足间尽显四世三公的贵气。

“主公,刘幽州派人来问,我们何时启程返回渤海?”谋士田丰快步走来,低声问道。

袁绍收回目光,转身时衣袍随风轻扬:“不急,再等等。泉州城的事还没安排妥当。”

泉州城位于幽州南部,是连接渤海与幽州的咽喉要地。袁绍深知其战略价值,早在半月前就已暗中部署,将三千精兵分批调入城中。这些士兵都是他从渤海带来的亲信,战斗力极强。

“刘幽州那边...”田丰欲言又止。

“放心,刘虞不会拒绝。”袁绍胸有成竹,“他正需要我的兵力支援对抗乌桓。”

果然,次日刘虞的使者便带来了同意的消息。袁绍当即召集众将议事。

“诸位,刘幽州已同意我们留兵泉州。”袁绍环视帐下众将,声音铿锵有力,“美其名曰'若有战,必援之',实则为我们日后图谋幽州埋下伏笔。”

帐中诸将闻言,无不振奋。唯有谋士田丰眉头微皱:“主公,刘幽州虽为人宽厚,但此举未免太过明显,恐会引起他人猜忌。”

袁绍不以为意:“田元皓多虑了。刘虞此人,重名节而轻实利,最是看重我袁氏门楣。我以'救援不及'为由,他必不会拒绝。”

正如袁绍所料,刘虞在蓟城的府邸中,正与心腹从事程绪商议此事。

“明公,袁本初留兵泉州,恐有不轨之心啊!”程绪忧心忡忡,“三千精兵说多不多,说少不少,足以在关键时刻牵制我军。”

刘虞捋须微笑,神色从容:“程君过虑了。本初乃名门之后,四世三公,岂会行此不义之事?他留兵泉州,确是为及时支援我军对抗乌桓。”

“可公孙瓒那边...”

'孙伯圭性情刚烈,常怀猜忌之心。刘虞摇头,\"初留兵一事,我已深思熟虑。若有战事,从渤海调兵确实耗时过久。泉州驻军可保幽州南境无忧。

程绪还想再劝,刘虞已挥手示意他退下。望着主公决绝的背影,程绪只能暗自叹息。

夕阳西沉,袁绍的大军沿着官道南下,旌旗猎猎,铁甲铿锵。他端坐于战马之上,目光深邃,嘴角噙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赵云策马在前,警惕地扫视四周,而袁绍的心腹谋士田丰则悄然靠近,低声道:“主公,此次回师渤海,恐怕不止是为了乐陵之危吧?”

袁绍侧目瞥了他一眼,眼中闪过一丝锐利,随即又恢复淡然,轻笑道:“元皓果然知我。”

田丰微微颔首,压低声音:“主公是想……”

“不错。”袁绍微微颔首,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此次回师,一来震慑中原叛军,二来……也该让贾琮明白,这冀州,究竟该由谁来执掌了。”

袁绍目光微眯,望向远方,缓缓道:“贾琮不足为虑,但冀州世家众多,若无合适借口,贸然动手,恐失人心。”

田丰阴冷一笑:“此事易尔。可先暗中联络冀州豪族,许以厚利,再借剿灭叛军之名,调兵入境。届时,贾琮若识相,便让他体面退位;若是不识相……”

袁绍没有接话,但眼中寒芒一闪而逝。

此时,另一侧的许攸也凑了过来,低声道:“主公,青州黄巾余孽尚有数十万之众,若能招降,可为我所用。”

袁绍沉吟片刻,缓缓点头:“黄巾虽为流寇,但若能收编,便是现成的兵力。只是……如何让他们甘心归附?”

许攸阴测测一笑:“黄巾所求,不过是活路。主公只需许诺他们屯田安置,再择其精锐编入军中,他们必感恩戴德,效死力战!”

袁绍眼中精光闪烁,心中已有定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