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348章 邺城谋划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邺城的城墙在暮色中显得格外巍峨。袁绍立于城楼之上,玄色大氅被北风吹得猎猎作响,他望着城内星星点点的灯火,手指不自觉地摩挲着腰间玉带上的螭纹。

“主公,工匠们已在府外候命。”审配的声音从身后传来,带着几分刻意压低的兴奋。

“传令下去,明日辰时开始扩建西城宫殿。”袁绍终于转身,烛光在他棱角分明的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规格要按洛阳南宫的制式,尤其是明光殿,必须一模一样。”

审配眼中精光一闪,立即领会其中深意:“属下这就去安排。只是……”他犹豫片刻,“如此大兴土木,恐怕会引起朝野非议……”

“非议?”袁绍冷笑一声,从袖中抽出一卷竹简掷在案上,“孔公绪的密信刚到,豫州三万精兵随时听候调遣。刘岱、王匡的使者此刻就在驿馆,你说他们为何而来?”

厅外忽然传来急促的脚步声。许攸披着满身夜露闯进来,连礼都未行全便急道:“主公!河内急报,王匡已截获董卓派往冀州的密使,搜出调兵虎符一枚!”

袁绍瞳孔骤然收缩。他大步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点在河内郡的位置:“好个王公节!传我令,加派五千兵马驻守孟津,绝不能让董卓的爪子伸过黄河。”他忽然转身,嘴角勾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许子远,你亲自去趟兖州,告诉刘岱,就说本初请他共襄盛举。”

三日后,邺城西郊尘土飞扬。

三千民夫在监工的皮鞭下搬运石料,官道上的牛车络绎不绝。袁绍站在新夯实的殿基上,望着初具规模的宫室轮廓,恍惚间仿佛看到自己执圭立于九阶之上的景象。

“主公,孔豫州的使者到了。”逢纪匆匆赶来,压低声音道,“还带来了这个。”

袁绍展开锦囊,一枚温润的白玉印玺滚入掌心——正是当年光武帝赐予东海王一脉的传国信物。他指尖微颤,突然放声大笑:“天意!此乃天意!速去准备法驾仪仗,待宫殿落成之日,便是……”话音戛然而止,他瞥见郭图正从不远处走来。

深夜的刺史府书房,袁绍独自对着铜镜整理冠冕。镜中人眉目如剑,额间却已有了几道细纹。他忽然拔出佩剑,寒光闪过,案上竹简应声而断。

“汉室倾颓,非人力可挽……”

董卓府邸的后花园却是一片清凉。数十盏青铜灯架沿着回廊排开,灯油里掺了香料,燃烧时散发出淡淡的沉香味。池塘里的荷花开了大半,粉白相间的花瓣在月光下显得格外娇艳。

董卓半躺在铺了锦缎的胡床上,粗壮的手臂搂着两个歌姬。他今天喝了不少酒,那张横肉丛生的脸上泛着油光,眼睛眯成了一条缝。乐师们奏着新编的曲子,十几个舞姬在铺了波斯地毯的庭院中央旋转,纱裙翻飞间露出雪白的小腿。

“相国大人,这是西域进贡的葡萄酒,您尝尝。”一个穿着薄纱的侍女跪在董卓脚边,小心翼翼地捧起金杯。

董卓一把抓过杯子,酒液溅在他绣着金线的袍子上。“哈哈哈,好酒!再来!”他将杯中物一饮而尽,随手把金杯扔进池塘,惊起一片水花。

就在这歌舞升平之际,花园的侧门突然被推开。李儒快步走了进来,他穿着正式的官服,额头上布满细密的汗珠。乐声戛然而止,舞姬们不知所措地停下脚步。

“主公!”李儒的声音在寂静的花园中显得格外刺耳。

董卓不悦地皱起眉头,挥手示意歌姬退下。“文优啊,这么晚了有何要事?没看见咱家正在宴饮吗?”

李儒快步走到董卓面前,顾不得行礼,压低声音道:“大事不好,陛下……陛下中毒身亡了!”

池塘边的蛙声突然响亮起来,仿佛在嘲笑这突如其来的消息。董卓愣了片刻,突然爆发出一阵大笑,笑得浑身肥肉都在颤抖。

“死就死了,省的咱废了。”董卓抹了抹笑出的眼泪,伸手又要去拿酒壶,“那小皇帝病恹恹的,活着也是受罪。”

李儒的脸色变得极为难看。他上前一步,几乎贴在董卓耳边:“主公!话可不是这么说!”

董卓这才注意到李儒反常的严肃,他放下酒壶,眯起眼睛:“怎么?死了个没用的皇帝,天还能塌了不成?”

夜风突然转凉,吹灭了最近的一盏灯。李儒的影子在董卓脸上投下一片阴影。

“主公明鉴,”李儒深吸一口气,“你我心知肚明,陛下是被奸人毒害。可这奸人是谁?关东那些诸侯会认准了您啊!”

董卓脸上的笑容凝固了。他猛地坐直身体,胡床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放屁!咱家若要杀那小崽子,还用得着下毒?一刀砍了便是!”

“主公啊,”李儒急得直跺脚,“那些读书人哪管这些?袁绍、曹操之流正愁没有讨伐您的借口。他们会说您毒杀少帝,图谋不轨,号令天下共诛之!”

董卓的呼吸变得粗重起来,他一把推开身边的侍女,站起身来。月光下,他那魁梧的身躯像座小山般投下巨大的阴影。

“这些读书人真会耍心眼!”董卓咬牙切齿地说,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就不会在战场上真刀真枪见真章吗?”

李儒看着主公暴怒的样子,暗自叹息。这位西凉枭雄在战场上所向披靡,却对朝堂上的阴谋诡计如此迟钝。

“主公,政治就是另一种战场啊。”李儒苦口婆心地说,“刀剑杀人见血,笔墨杀人不见血,却更为致命。”

董卓突然转身,一脚踢翻了面前的矮几。金盘玉盏滚落一地,碎裂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刺耳。

“那依你之见,咱家该如何应对?”董卓的声音低沉得可怕。

李儒知道机会来了,他迅速整理思绪:“当务之急有三:其一,立即宣布陛下是被关东奸细所害;其二,加强洛阳城防,尤其是皇宫守卫;其三,派密探监视袁绍等人的动向。”

董卓沉默地踱了几步,靴子踩在碎瓷片上发出刺耳的声响。他突然停下,转身盯着李儒:“文优,你说实话,这事会不会是袁绍那帮人自己干的?”

李儒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主公英明。不排除这种可能。他们毒杀陛下,嫁祸于您,便可名正言顺地起兵。”

池塘里的青蛙突然集体噤声,仿佛也被这可怕的推测震慑。董卓的脸色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阴沉。

“好,好得很!”董卓突然狞笑起来,“既然他们要玩阴的,咱家就陪他们玩到底!传令下去,明日朝会上,咱家要亲自宣布此事!”

李儒终于松了口气,正要告退,却听董卓又补充道:“对了,把吕布叫来。咱家要他亲自带兵,把洛阳城给咱守得铁桶一般!”

“主公英明。”李儒深施一礼,转身匆匆离去。他知道,从今夜起,洛阳城将再无宁日。

董卓独自站在满地狼藉中,仰头望着那轮惨白的月亮。他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烦躁,仿佛有无数双眼睛在暗处盯着他。这个曾经在战场上无所畏惧的西凉猛将,第一次感受到了政治漩涡中的寒意。

“读书人……”董卓喃喃自语,声音里带着前所未有的忌惮,“比咱家的刀还锋利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