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30章 巧妙奉承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董卓回到府邸时,夕阳已将太师府邸的飞檐染成血色。他大步穿过重重庭院,铁靴踏在青石板上发出沉闷的声响,身后亲卫的铠甲随着步伐铿锵作响。朝堂上那股令人窒息的威压似乎还萦绕在他周身,连府中仆役都远远避开,不敢直视。

“李儒何在?”董卓踏入内院,突然停下脚步问道。

“回太师,李大人正在西厢书房等候。”管家躬身回答,声音压得极低。

董卓鼻中哼了一声,脸上横肉微颤。他挥手屏退左右,独自向西厢行去。穿过几道回廊,推开那扇雕花檀木门时,他脸上的戾气才稍稍收敛。

书房内烛火摇曳,李儒正俯首案前,听见声响立即起身相迎。他身着素色儒袍,面容清癯,一双眼睛却如深潭般难以捉摸。

“明公。”李儒深深一揖,声音如常平静。

董卓大步走到主位坐下,沉重的身躯压得檀木椅吱呀作响。他随手摘下腰间佩剑扔在案上,剑鞘与木案相撞,发出清脆的声响。

“文优啊,”董卓开口,声音比朝堂上柔和许多,却仍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今日朝会,你觉得老夫表现如何?”

李儒眼帘微垂,嘴角却浮现出一丝几不可察的笑意。他太了解这位枭雄了——朝堂上杀伐决断,私下里却格外在意身边谋士的评价。

“明公今日在朝堂之上,真乃龙骧虎步,威震寰宇。”李儒不急不缓地说道,声音如清泉流过卵石,“袁隗那老匹夫面色如土,群臣噤若寒蝉,连天子都不得不正视明公之威。”

董卓粗壮的手指在案几上轻轻敲击,眼中闪过一丝愉悦,但很快又皱起眉头:“那刘辨小儿今日看老夫的眼神,倒让老夫有些不快。”

李儒向前半步,烛光在他脸上投下深浅不一的阴影:“明公多虑了。天子年幼,目光闪烁乃孩童常态。反倒是明公适时展现宽厚,允许他保留些许颜面,这才是真正的政治智慧。”

董卓眉头舒展,粗犷的脸上浮现出几分笑意。他伸手捋了捋浓密的胡须,忽然放声大笑:“哈哈哈!文优啊文优,还是你最懂老夫心思!”

笑声在书房内回荡,震得烛火摇曳不定。董卓整个人都放松下来,向后靠在椅背上,那股朝堂上令人胆寒的狠厉之色已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天真的满足感。

李儒见状,眼中精光一闪,继续道:“明公今日所为,实乃上应天时,下顺民心。废立之事虽遭非议,但非常之时当行非常之事。明公扶立新君,整顿朝纲,正是为汉室续命之举。”

“说得好!”董卓拍案而起,案上茶杯被震得叮当作响,“那些腐儒懂什么?整日只会空谈仁义道德!若非老夫坐镇洛阳,这天下早就大乱了!”

李儒微笑颔首:“明公英明。依在下看来,明公近日在朝堂上的表现,已渐具帝王气象。”

这句话如同一剂良药,董卓脸上的每一道皱纹都舒展开来。他忽然变得像个得到夸奖的孩童,竟有些手足无措起来:“文优过誉了,老夫不过尽臣子本分……”

“明公过谦了。”李儒打断道,声音忽然压低,“天象有变,紫微星暗,新星当空。此乃天命更迭之兆啊。”

董卓呼吸一滞,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渴望,但很快又强自按捺:“此话……不可乱说。”

李儒却已捕捉到那一瞬的情绪变化,心中暗喜,面上却不显:“是在下失言了。只是观明公近日气度,确非常人可比。”

董卓重新坐下,粗壮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剑柄,眼中神色变幻不定。良久,他忽然又笑了起来,这次笑声中多了几分真诚的欢愉:“有文优在侧,老夫心安矣!来人,备酒!今夜当与文优共谋一醉!”

烛火下,董卓那张通常写满暴戾的脸,此刻竟显出几分罕见的温和。

董卓的笑声渐渐停歇,他粗大的手指摩挲着青铜酒樽边缘,眉头忽然皱起,眼中闪过一丝困惑。

董卓的笑声渐渐停歇,他粗壮的手指摩挲着鎏金酒樽边缘,忽然皱起浓眉:“文优,老夫有一事不解。”他仰头饮尽杯中酒,酒液顺着胡须滴落在锦绣袍服上,“你为何执意要老夫行废立之事?刘辩小儿虽暗弱,但终究是先帝血脉……”

李儒闻言,眼中闪过一丝计谋得逞的光芒。他轻轻放下酒樽,袖口在烛光下泛着青灰色的冷光:“明公可曾听过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

“嗯?”董卓粗重的鼻音在室内回荡,他身体前倾,案几发出不堪重负的吱呀声。

“废帝如同醉翁手中的酒杯。”李儒以指尖蘸酒,在案上画出一个模糊的圆形,“谁当皇帝不重要,重要的是——”酒水在木纹间蜿蜒成线,“我们要废帝。”

董卓的瞳孔微微扩大,呼吸变得粗重。李儒继续道:“谁反对?谁支持?甚至谁不敢说话……”他忽然将手掌重重按在酒渍上,发出清脆的拍击声,“我们都需要看清楚。”

烛火猛地一跳,在董卓脸上投下晃动的阴影。他粗短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剑鞘,金属与皮革碰撞发出沉闷的声响。书房内一时只剩下铜壶滴漏的水声——滴答,滴答,如同催命的更鼓。

“原来如此……”董卓忽然咧嘴笑了,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文优是要老夫借此事,摸清朝中那些墙头草的底细!”

李儒含笑点头,袖中取出一卷竹简徐徐展开:“袁氏门生今日有七人未曾发言,杨彪虽未公开反对但全程闭目不语,而皇甫嵩……”他指尖在某处轻轻一叩,“竟敢在明公说话时冷笑。”

董卓的脸色骤然阴沉,方才的愉悦荡然无存。他一把抓过竹简,粗粝的指腹碾过那些墨迹未干的名字,眼中凶光毕露:“这些腐儒……当真以为老夫不敢血洗朝堂?”

“明公息怒。”李儒的声音忽然如丝绸般滑腻,“正因如此,才更需借废帝之事辨明忠奸。支持者或可重用,反对者……”他做了个收网的手势,“便是秋后蚂蚱。”

一滴烛泪啪嗒落在铜鹤灯台上。董卓盯着那逐渐凝固的红色蜡油,忽然发出夜枭般的大笑:“妙!妙极!”他拍案而起,震得简册哗啦作响,“就依文优之计!待老夫看清这些鼠辈嘴脸——”腰间佩刀不知何时已出鞘半寸,寒光映在他狰狞的笑脸上,“再一个个收拾不迟!”

李儒躬身行礼时,嘴角勾起满意的弧度。窗外忽然刮起一阵怪风,吹得窗棂咯咯作响,仿佛万千鬼魂在黑暗中窃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220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