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87.9万字

第361章 河内借兵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8

残阳如血,染红了黄河水。曹操勒马高岗,望着河对岸蜿蜒行进的队伍。那支军队旌旗歪斜,队形散乱,像一条受伤的蛇在泥泞中挣扎前行。

“河内太守王匡的旗号。”

“看样子是从河内败退下来的。”

曹操嘴角微微上扬。王匡,酸枣会盟时曾对他冷嘲热讽的“名士”,如今却如丧家之犬般仓皇北逃。他回头看了眼自己的部队——虽不足四千,但军容严整,杀气未消,与对岸的溃兵形成鲜明对比。

“渡河。”曹操突然下令。

“主公要救王匡?”曹洪不解地问。

“救?”曹操轻笑一声,“是去借兵。”

当曹操的先锋部队出现在王匡军视野中时,河内兵顿时大乱,有人甚至丢下兵器就往太行山方向逃窜。直到王匡认出那面“曹”字大旗,才勉强稳住阵脚。

两军在河滩上相遇。王匡的绛色官袍沾满泥浆,冠冕歪斜,哪里还有半分诸侯气度?他惊疑不定地望着曹操,目光在对方崭新的铠甲和身后精锐部队上游移。

“曹……曹将军?”王匡在亲兵护卫下率先渡河,这位河内太守脸色苍白,官服上沾满泥浆,早已没了封疆大吏的威仪。

“公节兄,别来无恙啊。”曹操策马上前,脸上挂着亲切的笑容,仿佛只是老友偶遇,“如此匆忙,是要往何处去?”

王匡擦了擦额头的汗水,眼神闪烁:“董卓逆贼肆虐,我欲往邺城……投奔袁本初,共商讨贼大计。”

曹操心中冷笑。王匡的河内郡与洛阳近在咫尺,董卓火烧洛阳后,这位太守显然是吓破了胆,准备弃守逃命。但他面上不显,反而露出赞赏之色:“公节兄忠心可鉴!正巧,我刚在荥阳大破李傕五万大军,斩首三万有余。”

王匡闻言,眼睛瞪得溜圆:“五……五万西凉军?就凭你这些……”他的话戛然而止,目光扫过曹操身后那些杀气腾腾的老兵,不由得咽了口唾沫。

“兵不在多,在精。”曹操轻描淡写地说,随即话锋一转,“公节兄既要去邺城,不如与我同行?我刚缴获了一批西凉战马,正好送你五百匹作见面礼。”

王匡脸上顿时浮现出贪婪之色。西凉战马在中原可是稀罕物,一匹价值百金。但他很快又警惕起来:“孟德兄有何条件?”

“条件?”曹操大笑,“公节兄见外了!不过……”他压低声音,“我正欲乘胜追击,直取洛阳。可惜兵力有限,若公节兄能暂借我些人马……”

王匡立刻摇头:“不可!我河内郡兵还要护卫治所……”

“治所?”曹操故作惊讶,“公节兄不是要去邺城吗?难道河内郡要搬到邺城去?”

王匡一时语塞,脸色涨红。曹操趁机凑近:“这样吧,我只要一千五百人,剩下的一半你带去邺城足够交差了。作为回报,除了五百匹西凉马,荥阳缴获的铠甲兵器,任你挑选!”

夕阳的余晖照在曹操脸上,给他镀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辉。王匡犹豫了——他当然明白借兵的风险,但那些战利品的诱惑实在太大。更何况,曹操刚刚以少胜多,确实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一千。”王匡咬牙道,“我只能给你一千。”

曹操眼中精光一闪,伸出右手:“成交!”

当夜,王匡军中发生了一场小小的“兵变”——不是对抗曹操,而是超过一千五百名河内兵主动要求加入曹军。他们宁愿跟随刚打了胜仗的曹操,也不愿跟着落魄的王匡去邺城看袁绍脸色。

“主公妙计。”郭嘉看着名册上新增的一千八百个名字,轻声赞叹,“不费一兵一卒,就得了近两千生力军。”

曹操摇摇头:“这些人不是冲着我来,是冲着胜利来的。乱世之中,胜者通吃。”

当夜,两军在汜水畔扎营。曹操大摆宴席,款待王匡及其部将。酒过三巡,王匡已经醉眼朦胧,拉着曹操的手絮絮叨叨:“孟德啊……不是我不愿多借……实在是袁本初那边……不好交代……”

曹操微笑着给王匡斟满酒:“公节兄多虑了。你带两千人马去邺城,袁绍只会赞赏你保存实力。至于借我的一千人……”他压低声音,“就说是在路上遭遇西凉溃兵,折损了。”

王匡一愣,随即恍然大悟,指着曹操笑道:“狡……狡猾!来,干!”

宴席散去后,曹操独自站在营帐外。初夏的夜风带着河水的气息拂过面庞,远处传来士兵们的欢声笑语——王匡的部下正在挑选战利品,而曹操的老兵们则对新加入的同伴品头论足。

“曹仁。”曹操点向地图上的一点,“你明日率王匡借来的一千人,大张旗鼓向洛阳进发,做出主力攻城的架势。”

曹仁立刻会意:“主公是要我佯攻?”

“不错。”曹操的手指又移向另一处,“而我亲率本部两千精锐,秘密行军至偃师。李傕残部必向长安求援,董卓若派兵东出,必经函谷关……”

“主公是要围点打援!”郭嘉兴奋地插话,“妙计!”

曹操摇头:“不,我只是要董卓知道,我曹操又回来了。”

次日清晨,王匡带着剩余的两千郡兵和满载战利品的车队,志得意满地向北而去。临行前,他还特意向曹操保证,一定在袁绍面前多多美言。

“多谢公节兄。”曹操拱手相送,脸上挂着诚挚的笑容。待王匡的队伍消失在视野中,那笑容立刻冷却下来,变成了一种冷酷的算计。

“主公真信他会替我们说好话?”夏侯惇忍不住问。这位独眼将军伤势未愈,却坚持随军出征。

曹操嗤笑一声:“王匡这种人,见了袁绍第一件事就是撇清与我们的关系。”他转向正在整队的士兵们,“不过无所谓,我要的就是这一千人马。”

正午时分,部队分道扬镳。曹仁率领一千河内郡兵,高举旗帜,大张旗鼓地向洛阳进发。而曹操则带着两千精锐,偃旗息鼓,沿着小路秘密向西北方向行军。

行军途中,曹操特意将王匡借来的那一千郡兵打散编入各营。这些士兵虽然缺乏实战经验,但装备精良,更重要的是——他们不姓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