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 分类:女生 | 字数:67.3万字

第294章 待时而动

书名:汉末:袁本初重铸霸业 作者:左牵黄右擎苍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8

中平六年的洛阳城,空气中弥漫着一种诡异的气息。

汉帝刘宏已经连续七日没有上朝,宫门紧闭,只有御医和少数宦官能够进出。

中平六年的初春,寒意尚未完全褪去。袁绍站在军营外的高地上,远眺洛阳方向,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剑柄。他的目光似乎穿透了层层山峦,直抵那座即将迎来剧变的皇城。

“主公,何大将军又派人来催了。”身后传来许攸的声音,带着几分焦虑,“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催促我们返回洛阳了。”

袁绍嘴角微微上扬,转身时已恢复了那副忧国忧民的表情:“子远啊,阉党势大,又有新编的西园八校。我军尚未准备充分,贸然出击恐有不测。”

许攸眉头紧锁:“可大将军那边……”

“我自有计较。”袁绍抬手打断了他,目光深沉如古井,“告诉使者,我军粮草未齐,将士们还需操练,请大将军再宽限些时日。”

待许攸离去,袁绍独自回到帐中,从暗格中取出一卷竹简,上面密密麻麻记录着他记忆中的“历史”。他的手指停在一行字上——“中平六年四月丙辰,帝崩于南宫”。

“快了,就快了……”袁绍低声自语,眼中闪烁着算计的光芒。

袁绍比任何人都清楚接下来的历史走向。

刘宏一死,何进与十常侍的争斗将白热化,洛阳必将大乱。届时他以清君侧的名义率军入京,不仅能避开与董卓的正面交锋,还能在混乱中占据先机。

帐外传来脚步声,袁绍迅速收起竹简。进来的是逢纪,这位谋士脸上带着少见的兴奋:“主公,刚收到洛阳密报,皇帝病情加重,太医们束手无策。”

袁绍心头一跳,强自镇定道:“陛下春秋正盛,想必只是小恙。”

逢纪压低声音:“据宫中眼线说,陛下已三日未上朝,张让等人日夜守在榻前,连何皇后都被拦在殿外。”

袁绍闭上眼睛,掩饰内心的波动。

历史的车轮果然没有偏离轨道。他睁开眼,做出痛心疾首状:“国不可一日无君啊!传令下去,全军戒备,随时准备勤王!”

接下来的日子,袁绍表面按兵不动,暗地里却加紧操练兵马,同时派出多路探马打探洛阳动向。每当夜深人静,他都会取出那卷竹简,反复确认记忆中的日期。

“若历史因我而改变……”这个念头偶尔会浮现在袁绍脑海,让他辗转难眠。但更多时候,他沉浸在即将到来的机遇带来的兴奋中。

四月初,洛阳传来更令人不安的消息——何进与十常侍的矛盾已公开化,双方剑拔弩张。袁绍召集心腹谋士,在帐中密议。

“主公,此时不进兵,更待何时?”郭图激动地拍案而起,“何进愚钝,必为阉竖所害。届时洛阳无主,正是我辈建功立业之时!”

袁绍目光扫过众人,看到许攸、逢纪等人眼中同样的热切,心中大定。他缓缓起身,声音低沉而有力:“诸位,我袁氏四世三公,世受皇恩。今陛下病重,奸佞当道,正是我等挺身而出之时。”

他走到悬挂的地图前,手指重重按在洛阳位置:“传我将令,全军整装,但不许妄动。待洛阳有变,我等即刻以清君侧之名进京!”

“刘宏一死,洛阳必乱。”袁绍望着星空,喃喃自语,“这一次,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将是我袁本初!”

洛阳城的大将军府内,何进背对着厅门,双手负在身后,凝视着墙上悬挂的《汉室宗亲图》。

烛火摇曳,将他高大的身影投在墙上,如同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

“大将军,宫里的消息已经确认了。”主簿陈琳快步走入,声音压得极低,“张让等人日夜在陛下榻前侍奉,不断进言皇子协聪慧过人……”

何进猛地转身,青铜烛台上的火光在他眼中跳动。“刘协不过九岁小儿,如何能与辩儿相比?”他声音粗重,下颌的胡须因愤怒而微微颤抖,“我妹妹贵为皇后,辩儿乃嫡长子,废长立幼,这是要乱我汉家法统!”

陈琳低头不语,额上渗出细密的汗珠。窗外雷声隐隐,初夏的暴雨将至。

“袁本初那边可有回音?”何进突然问道,大步走向案几,宽大的袍袖带起一阵风。

“尚无确切答复。”陈琳谨慎地回答,“袁将军称病不出已有月余,渤海郡的使者说他在静养。”

何进冷笑一声,一掌拍在案上,竹简哗啦作响。“静养?他袁本初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如今见我势弱,便要做壁上观么?”

雨点开始敲打窗棂,沉闷的声响如同战前的鼓点。

何进踱步到窗前,雨水的气息混着泥土的味道涌入厅内。他望着阴云密布的天空,突然转身:“去唤曹孟德来。”

夜色沉沉,大将军府内烛火摇曳,映得何进那张粗犷的面容忽明忽暗。他背着手在厅内来回踱步,靴底踏在青砖上发出沉闷的声响,仿佛每一步都在权衡着生死。终于,他停下脚步,目光如炬,直直望向阶下的曹操。

“孟德,冀州之行,非你不可。”何进嗓音低沉,带着不容拒绝的威严,“袁本初若能助我诛杀阉宦,扶立辩儿登基,我便许他冀州刺史之位!”

曹操微微垂首,雨水顺着他的斗笠滴落,在青石板上洇开一片湿痕。他沉吟片刻,抬眼时眸中闪过一丝锐利:“大将军,冀州如今已在袁氏掌控之中,区区刺史之位,恐怕难以打动袁绍。”

何进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不耐:“那依你之见,当如何?”

曹操嘴角微扬,似笑非笑:“非三公之职,不可。”

“三公?!”何进瞳孔一缩,声音陡然拔高,随即又压低下来,咬牙道,“袁家四世三公,若再得此位,岂非权势滔天?”

“正因如此,袁本初才无法拒绝。”曹操语气平静,却字字如刀,“袁氏世代显赫,所求者,无非门楣光耀。太尉之职,足以让他倾力相助。”

何进沉默良久,眼中挣扎之色渐消,最终狠狠一挥手:“好!就依孟德所言!事成之后,许他太尉之位!”他冷哼一声,“我倒要看看,袁本初还能如何推辞!”

曹操拱手一礼,唇角微不可察地勾起一抹深意。

窗外,雨势渐急,雷声隐隐,仿佛预示着即将到来的风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