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96章 校场扬威观利器 霹雳雷火震京畿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三日后,汴京城外,皇家校场。

校场之上,却早已是旌旗如林,甲光向日。数千名京营精锐,顶盔贯甲,持戈按剑,列成数个森然大阵。鸦雀无声,唯有铁甲叶片偶尔碰撞的细微声响,在酷暑中更添几分肃杀。

校场北侧,一座临时搭建的观礼高台巍然耸立,高达数丈。明黄龙纛伞盖之下,赵桓身着赭黄色武弁服,简便而不失威严。他端坐于描金龙椅,目光沉静如渊,缓缓扫过下方黑压压的军阵。

宰执李纲、枢密使吴敏、户部尚书蔡懋、御史中丞许翰,侍立于赵桓身后两侧。兵部、枢密院的几位堂官亦垂手恭立。

格致院提举吕颐浩,则领着铁牛、楚材、沈括、老周几位核心匠师,站在高台的另一侧。他们神情略显局促,袍袖下的手微微发汗,既有面圣的紧张,更有对自家成果的几分难言的期待。

高台下方,是京营各卫的都指挥使、指挥使、都头等将校,足有百余人。这些皆是久经沙场的悍将,此刻却也与寻常士卒一般,屏息凝神。他们目光灼灼,都想看看,今日这由官家亲自主持的“观器”大典,究竟能亮出何等惊世骇俗的利器。

“陛下,吉时已到。”内侍总管张望躬身上前,压低了声音禀道。

赵桓微微颔首,龙目之中精光一闪,朗声道:“宣!格致院提举吕颐浩,携新制利器上前演示!”

“喏!”张望那尖细却极具穿透力的嗓音,远远传了开去。

吕颐浩闻声,整了整官袍,领着沈括与老周二人。他们手中各捧着几件用明黄色绸缎覆盖的物事,缓步走到高台中央。

“臣格致院提举吕颐浩,参见陛下!”吕颐浩躬身行礼,声音沉稳。

“臣格致院匠师沈括,参见陛下!”

“臣格致院匠师周福(老周本名),参见陛下!”

沈括与老周亦连忙跪倒,声音略带颤抖。

赵桓抬了抬手,温和笑道:“吕卿,沈师傅,周师傅,都平身吧。今日校场之上,百战将士齐聚一堂,朕便是要让他们亲眼见证,我大宋格致院,究竟能为这天下,为我大宋,锻造出何等样的军国利器!”

他目光转向高台下的众将校,声音陡然拔高几分,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诸位将军!今日召尔等前来,非为寻常操演!乃是为观摩我大宋新制之军械!此物若成,他日北伐金贼,收复燕云,必将如虎添翼!诸位,且拭目以待!”

“末将等遵旨!”台下百余将校齐声应诺,声若雷霆,目光更是灼热地投向吕颐浩等人手中的黄绸。他们心中皆是好奇,这官家如此重视的“新制军械”,究竟是何等模样?

吕颐浩上前一步,小心翼翼地揭开其中一件物事上的黄绸。刹那间,一具通体黝黑、泛着淡淡漆光的管状物映入众人眼帘。此物约莫一尺来长,由三节皮革细致包裹,接口处隐约可见细密的铜环镶嵌。

“陛下,此乃格致院依照陛下指点,新制成的‘千里镜’。”吕颐浩朗声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自豪,“此镜,可于数里之外,清晰视物!洞察敌情于未然,料敌先机于俄顷!”

此言一出,台下众将不由得发出一阵压抑的低呼。

“数里之外,清晰视物?”

“这……这怎么可能?”

“莫不是仙家法器不成?”

议论声虽低,却透着一股难以置信的惊疑。

“吕卿,”赵桓微微一笑,示意吕颐浩继续,“便请沈师傅与周师傅,为众将演示一番此镜之神妙。”

“臣遵旨!”吕颐浩躬身应道。

沈括与老周福二人,各持一具千里镜,神情肃穆地走到高台边缘。

沈括清了清嗓子,指着校场最南端。那里,约莫三里开外,临时竖起了一面绘着猛虎下山图的巨大布靶。他对众将道:“诸位将军请看,那面虎图靶,若以我等肉眼望去,不过豆粒大小,模糊难辨。然以我手中此镜观之……”

他说着,将那皮制千里镜凑到眼前,微微旋转镜筒,调整片刻。随即,他将千里镜递给离他最近的一名殿前司指挥使,沉声道:“将军,请过目。”

那指挥使乃是沙场宿将,见过的奇人异事也不少,但对这“千里镜”仍是将信将疑。他依言接过,学着沈括的样子,闭上一只眼,将镜筒对准远处的虎图靶。

只一瞬间!那指挥使如遭雷噬,猛地倒吸一口凉气,身体都为之一震!他失声惊呼道:“啊呀!这……这猛虎的胡须……竟是根根可见!连那虎目之中闪烁的凶光,都看得一清二楚!神物!当真是神物啊!”他握着千里镜的手,竟有些微微颤抖。

此言一出,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台下众将更是骚动起来,一个个伸长了脖子,瞪大了眼睛,恨不得立刻抢过来看个究竟。方才的些许疑虑,早已被这位指挥使的惊呼冲散得无影无踪!

李纲立于赵桓身后,见此情景,抚须笑道:“陛下,看来这千里镜之神妙,已然折服了这些百战宿将啊。”

赵桓嘴角勾起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道:“好东西,自然人人喜爱。周师傅,你也让你手中的角制千里镜,给其他将军们传看一下,让他们也开开眼界。”

老周福连忙应了,将手中那具更为精巧的牛角千里镜,恭敬地递给旁边的另一位将领。

一时间,高台之上,几具千里镜在众将手中轮番传递。惊叹声、赞美声、难以置信的议论声,此起彼伏,不绝于耳。

“乖乖隆地咚!这玩意儿要是早个几年出来,俺们打仗何至于那般辛苦!”一位京营指挥使抚摸着冰凉的皮制镜筒,眼中满是火热,爱不释手地说道。

“何止骑兵!便是敌军营寨如何部署,兵力几何,也能窥探一二!日后行军布阵,岂不处处占得先机,如臂使指!”另一位厢军将领亦是激动得满面通红,声音都有些变调。

“若能量产,装备我大宋斥候营、踏白军!那金狗鞑子,还有何秘密可言!他们的动向,皆在我军掌握之中!”殿前司的一位年轻都头,眼中精光闪烁,显然已经想到了此物在战场上的无穷妙用。

赵桓待众人激动的情绪稍稍平复,这才抬手示意安静。他清了清嗓子,朗声道:“诸位将军,这千里镜之神妙,想必尔等已然亲身体验。此物,朕已下旨格致院,一月之内,务必制出五十具!优先装备河北前线岳飞、韩世忠所部,以及京畿各处要隘的斥候营!日后,产量还会逐步提升,务求让我大宋将士,人人都能看得更远,看得更清!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陛下圣明!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台下众将再次齐声山呼,声浪直冲云霄,震得人耳膜嗡嗡作响。这千里镜的出现,无疑给这些久历沙场的将士们,注入了一剂强心针,让他们对未来的战事,平添了数不清的信心与豪情!

赵桓微微抬手,示意众人安静。他目光扫过一脸振奋的吕颐浩、铁牛等人,缓缓开口道:“吕卿,这千里镜,已然不凡,堪为军国之利器。那么,朕更为期待的雷霆手段,可曾准备妥当了?”

吕颐浩闻言,神情一肃,上前一步,声音洪亮地回道:“回禀陛下!格致院火器司匠师铁牛、楚材等人,依照陛下先前指点,日夜攻关,已试制出数种新式火器!今日特来请陛下御览其威力!也请诸位将军,品鉴一二!”

此言一出,高台下的众将更是伸长了脖子,连大气都不敢出。千里镜固然神奇,但终究是辅助之物。而这“火器”,才是他们这些领兵打仗之人,最为关心的国之重器!能真正决定战场胜负的雷霆霹雳!

只见铁牛与楚材二人,亲自领着几名膀大腰圆的力士,小心翼翼地抬着几个用厚重油布严密包裹的物事,以及几只黑黝黝、沉甸甸的陶罐和铁罐,缓步走上高台。

“陛下,”铁牛指着那些油布口袋和皮囊,声音因激动而略带沙哑,却依旧洪亮如钟,“此乃小臣与楚材师傅等人,依照陛下‘简便易制、威力巨大’之要旨,试制出的‘霹雳布袋’与‘皮囊雷’!内中皆填装了陛下所授秘法炼制的精制猛火药,再以特制慢燃火绳为引。请陛下御览!”

他话音刚落,便有两名力士,各自从油布包中取出一个约莫人头大小、鼓鼓囊囊的“霹雳布袋”,走到高台边缘。阳光下,那布袋表面浸染的油脂微微反光。

一名匠师上前,取过火折,小心翼翼地点燃了布袋上露出的寸许长的火引。

“呲呲——”火引被点燃,冒出缕缕青烟,燃烧速度不疾不徐,并无爆燃之虞。

“投!”随着铁牛一声沉喝,那两名力士卯足了力气,双臂猛地一甩,将那燃烧的“霹雳布袋”奋力投向校场中央!

校场中央,约莫五十步开外,早已用一人多高的沙袋,堆砌起了一段坚实的模拟土墙。

所有人的目光,都死死地盯住了那两个在空中划过弧线、冒着青烟的布袋!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轰隆!”

“轰隆!”

几乎不分先后,两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如同九天之上的雷神震怒,接连在校场中央炸开!

刹那间,地动山摇!烟尘冲天而起,遮天蔽日!那段用坚实沙袋堆砌的模拟土墙,竟如同被无形的巨手狠狠拍中一般,被炸得四分五裂!无数的沙土、碎石,裹挟着刺鼻的硝烟,如同狂暴的冰雹般向四周凶猛飞溅!

待那浓烈的烟尘稍稍散去,众人定睛看去,无不倒吸一口凉气!只见原先土墙的位置,已然出现了两个巨大的坑洞,直径足有数尺,深不见底!坑洞周围,焦黑一片,仿佛被烈火焚烧过一般!

高台之上,除了赵桓与少数几位事先知情的格致院匠师,其余人等,包括久经风浪的宰执李纲、枢密使吴敏在内,皆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声响和难以想象的恐怖威力,震得目瞪口呆,面色煞白如纸!一些胆小的内侍,更是吓得双腿发软,几乎瘫倒在地,若非身旁同伴搀扶,怕是早已出丑!

高台之下的百余将校,更是如同泥塑木雕一般,一个个张大了嘴巴,眼中充满了难以置信的骇然之色!方才千里镜带来的惊喜,与此刻这雷霆霹雳般的震撼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这……这便是那‘霹雳布袋’的威力?!”一名禁军指挥使喃喃自语,声音因极度的震惊而颤抖不已。他久经沙场,自认见惯生死,也未曾见过如此骇人听闻的场面!这哪里是人力所能及?分明是……是天雷降世!

“乖乖……这若是扔进金狗的营寨里……那还了得!”另一名神武军将领眼中早已是异彩连连,呼吸都变得粗重起来,他仿佛已经看到了敌军在无数“霹雳布袋”的轰炸下,人仰马翻、鬼哭狼嚎的凄惨景象!

“好家伙!好一个‘霹雳布袋’!当真是雷霆之威!”殿前司都虞候李进狠狠一拍大腿,声若洪钟地吼道,他那张黝黑的脸膛因兴奋而涨得通红,“这玩意儿,比他娘的什么震天雷都带劲!都带劲多了!若是攻城拔寨之时,先朝城头上扔他娘的几百个进去,金狗的城墙怕是都要抖三抖!里面的龟孙子,不吓尿裤子才怪!”

赵桓看着众将那震惊、兴奋、甚至带着几分敬畏的表情,心中甚是满意。他要的,就是这种效果!要让所有人都明白,大宋,将拥有前所未有的雷霆手段!

他转向面带自豪的铁牛和楚材,朗声赞道:“铁牛师傅!楚材师傅!此‘霹雳布袋’与‘皮囊雷’,威力果然不凡!石破天惊!若能大量装备军中,必能成为我大宋攻城拔寨、克敌制胜的一大助力!功在社稷,利在千秋!”

他又将目光投向那些摆放在案几上,黑黝黝、大小不一的陶罐和铁罐,眼神中带着一丝更深的期许,缓缓开口问道:“这几样,造型奇特,想来便是朕先前所言那‘掌心雷’的雏形了?不知其威力,又当如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675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