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17章 松岳夜会论军机 神器威风慑小邦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靖康二年二月十五日,深夜,松岳山中。

夜色如墨,山风萧瑟。郑知常率领五名心腹,沿着崎岖山路悄然前行。

\"知奏事,这里当真有宋军?\"副留守金延宗压低声音问道。

\"金富轼绝不会诓骗主上。\"郑知常坚定道,\"况且,那亲笔信上的印信,分明就是宋军制式。\"

\"可是如此隐蔽...\"兵部侍郎崔仲有些怀疑。

\"正因隐蔽,才显神秘。\"郑知常道,\"若是大张旗鼓而来,岂不早被金人察觉?\"

众人继续前行,忽然前方传来低沉的喝问声:

\"什么人?止步!\"

郑知常心中一喜,连忙上前:\"我等乃高丽使团,前来拜见杨将军!\"

黑暗中走出两名身着宋军甲胄的士卒,手持强弩,神情警惕:\"可有凭证?\"

\"有!\"郑知常取出金富轼给的信符,\"这是杨将军所赐!\"

士卒接过验看,点头道:\"随我等来!不得喧哗!\"

穿过一片松林,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山坳中扎着数十顶军帐,篝火星星点点,但军纪严明,几无声息。

\"好威严的军容!\"金延宗暗自赞叹。

\"比我军强出不知多少!\"崔仲感慨道。

正行间,一座较大的中军帐前,帐帘掀起,走出一名年约三十的武将。此人身材魁梧,面如古铜,双目如电,正是杨再兴。

\"诸位便是高丽使团?\"杨再兴淡淡问道。

\"正是!\"郑知常连忙上前行礼,\"下官高丽知奏事郑知常,见过杨将军!\"

\"免礼。\"杨再兴摆手,\"进帐说话。\"

众人跟随杨再兴入帐。帐内陈设简朴,但处处透着军旅肃杀之气。案几上摊着舆图,兵器架上刀剑森严。

\"请坐。\"杨再兴指了指下首席位。

郑知常等人战战兢兢坐下,心中既兴奋又紧张。

\"听闻贵国遭金军侵犯?\"杨再兴开门见山。

\"正是!\"郑知常急道,\"金军三万精锐突袭义州,我军措手不及!如今金军正向平壤进犯,我国危在旦夕!\"

\"三万金军?\"杨再兴眉头微皱,\"为首何人?\"

\"金将完颜习不失!\"

\"完颜习不失...\"杨再兴沉吟片刻,\"此人确实难缠。不过,区区三万金军,倒也不足为惧。\"

\"将军此言何意?\"郑知常眼中闪过希望。

\"实不相瞒,\"杨再兴淡然道,\"我军虽只三千人,但装备精良,且有神器相助。对付金军,并非难事。\"

\"真的吗?\"金延宗激动道,\"可否让我等见识一下南朝神器?\"

杨再兴看了看众人,缓缓起身:\"也好,让诸位开开眼界。\"

他走出帐外,对亲兵道:\"传令,抬一门神威将军筒过来。\"

\"是!\"

不一会儿,四名宋军士卒抬着一门铜制火炮走来。这火炮通体乌黑,炮身刻着龙纹,炮口粗如碗口,威势慑人。

\"天哪!\"崔仲惊叹,\"这就是传说中的神威将军筒?\"

\"正是。\"杨再兴拍了拍炮身,\"此物一炮轰出,可破城摧寨,金军铁甲在它面前,如纸糊一般。\"

\"如此神器,威力几何?\"郑知常急问。

\"五百步内,无坚不摧。\"杨再兴淡淡道,\"想当初在西夏兴庆府下,就是这神威将军筒,一炮轰塌了西夏王宫大墙。\"

众人听得目瞪口呆,心中对这神器的威力已是深信不疑。

\"除了火炮,我军还有突火枪千杆。\"杨再兴继续道,\"此物射程虽短,但威力巨大,金军寻常甲胄根本抵挡不住。\"

\"有此神器,何愁不败金军?\"金延宗兴奋道。

\"神器虽强,但也需要配合得当。\"杨再兴话锋一转,\"贵军现有兵力几何?\"

\"这...\"郑知常有些尴尬,\"各道征兵不利,目前能集结的不过万余人...\"

\"万余人?\"杨再兴眉头一皱,\"金军三万,贵军万余,兵力悬殊如此,如何能战?\"

\"所以才需要将军相助啊!\"郑知常恳求道,\"有了神器相助,我军必能以少胜多!\"

杨再兴沉默片刻,心中暗想:这些高丽人,还真以为三千宋军就能替他们打天下不成?圣上早就料到会有这种情况...

想起临行前赵桓的密嘱,杨再兴心中更加明了自己此行的真实意图。

那是在即将出发高丽之时,赵桓单独召见他时说的话:

\"再兴,此行高丽,看似救援,实则练兵。\"

\"圣上何意?\"

\"金人东征高丽,正合朕意。让金、丽两败俱伤,朕坐收渔利。你率精兵前往,一则震慑金军,二则试探新式武器威力,三则让我军见识实战。\"

\"那高丽...\"

\"高丽?\"赵桓冷笑,\"小邦而已,生死由天。若能撑住,朕便扶他一把。若是不济,朕也不会为他们拼命。\"

\"臣明白了。\"

\"记住,你此行的任务,不是拯救高丽,而是消耗金军!能多杀几个金兵最好,杀不了也无妨。但我军绝不能有太大损失,明白吗?\"

\"臣遵旨!\"

想到这里,杨再兴对眼前这些满怀期待的高丽官员,心中不禁有些冷漠。

这些人还以为宋军是来救他们的,殊不知,在圣上眼中,高丽不过是消耗金军的棋子罢了。

\"杨将军?杨将军?\"郑知常见杨再兴沉思不语,忍不住催促。

\"啊,我在想作战方略。\"杨再兴回过神来,\"贵军虽然人少,但若配合得当,倒也不是没有胜算。\"

\"请将军指教!\"郑知常急道。

\"首先,\"杨再兴展开舆图,\"金军现在何处?\"

\"据最新消息,金军主力已过义州,正向平壤进发。\"崔仲答道。

\"那平壤守军有多少?\"

\"约两千人,由知州朴承宗统领。\"

\"两千人守平壤?\"杨再兴摇头,\"太少了。金军若是强攻,一日便可破城。\"

\"那如何是好?\"金延宗急问。

\"传令朴承宗,让他坚守三日。\"杨再兴在舆图上指点,\"三日后,我军与贵军主力在此处汇合,给金军一个惊喜。\"

\"在哪里?\"

\"这里,\"杨再兴指着平壤南侧一处山地,\"牡丹峰下。此地易守难攻,且有树林掩护,最适合我军神器发威。\"

\"妙计!\"郑知常赞道,\"将军果然用兵如神!\"

\"不过,\"杨再兴话锋一转,\"有几个条件,贵方必须答应。\"

\"什么条件?\"郑知常心中一紧。

\"第一,此战我军为主,贵军为辅。一切行动听我指挥,不得有误。\"

\"这个自然!\"郑知常连忙道,\"将军是名将,我等当然听从指挥!\"

\"第二,我军神器乃国之重宝,不得外传。战后,贵方不得向任何人泄露神器详情。\"

\"明白!绝对保密!\"

\"第三,\"杨再兴目光一凛,\"若是战局不利,我军有权随时撤退。贵方不得阻拦,更不得跟随。\"

此言一出,帐内气氛骤然紧张。

\"这...这是何意?\"郑知常脸色一变。

\"意思很简单,\"杨再兴冷淡道,\"我大宋援助贵国,乃是仁义之举。但若是贵军不争气,我军自然不会陪葬。\"

\"可是将军,若是宋军撤退,我军如何抵挡金军?\"金延宗急道。

\"那就是贵国的事了。\"杨再兴淡淡道,\"我军只负责尽力而为,不负责包打天下。\"

郑知常等人面面相觑,心中既失望又无奈。他们原以为宋军会与高丽并肩作战,生死与共,没想到竟是这样的条件。

但事到如今,除了答应,还能如何?

\"好...好吧。\"郑知常咬牙道,\"我等答应这些条件。\"

\"很好。\"杨再兴满意地点头,\"那么,现在商议具体作战计划。\"

他指着舆图:\"金军若要攻平壤,必经此路。我军可在半途设伏,给他们一个下马威。\"

\"如何设伏?\"

\"很简单,\"杨再兴道,\"贵军先与金军接战,佯装不敌后撤。引金军追击至牡丹峰下,我军神器齐发,必能重创金军。\"

\"这...会不会太冒险?\"崔仲担心道,\"万一我军撑不住怎么办?\"

\"撑不住?\"杨再兴冷笑,\"连这点风险都不敢承担,还谈什么抗金?\"

\"将军说得是。\"郑知常连忙道,\"我军定当竭力配合!\"

\"另外,\"杨再兴又道,\"此战之后,不论胜负,我军都要暂时后撤,补充弹药。贵军需独自坚持一段时间。\"

\"独自坚持?\"金延宗脸色一变,\"那要坚持多久?\"

\"半月左右吧。\"杨再兴漫不经心道。

\"半月?\"郑知常大惊,\"我军如何能独自抵挡金军半月?\"

\"这就是贵军的事了。\"杨再兴冷淡道,\"我军弹药有限,总不能一次用光。\"

众人心中暗骂,但又不敢发作。

杨再兴看着这些高丽官员憋屈的表情,心中暗笑。圣上果然料事如神,这些小邦之人,果然经不起考验。

想起圣上的另一句话:\"若是高丽人不识抬举,你也不必客气。大不了让他们多死一些人,正好消耗金军。\"

看来,高丽人还算识趣,没有得寸进尺。

\"那么,就这样定了。\"杨再兴起身,\"明日我军便开拔,前往牡丹峰布置。贵军也要抓紧时间,集结兵马。\"

\"是...是的。\"郑知常勉强应道。

\"还有什么问题吗?\"杨再兴问道。

\"没...没有了。\"郑知常苦笑,\"一切听将军安排。\"

\"很好。\"杨再兴满意道,\"那诸位就回去准备吧。记住,此事绝对保密,不得向任何人泄露。\"

\"明白!\"

众人起身告辞,走出营帐时,心情都颇为复杂。

\"知奏事,\"金延宗小声道,\"这宋军...似乎不太靠得住啊。\"

\"嘘!\"郑知常制止他,\"此话万万不可再说!如今我军势弱,只能仰仗宋军。纵然条件苛刻,也只能忍受。\"

\"可是...\"

\"没有可是!\"郑知常断然道,\"有宋军相助,总比没有强!\"

众人默默下山,心中五味杂陈。

营帐内,杨再兴独自坐着,望着案几上的舆图,心中思量着接下来的行动。

圣上的意图很明确:消耗金军,练兵实战,绝不能让宋军有太大损失。

至于高丽的死活...

杨再兴冷笑一声,收起舆图。

小邦而已,能救则救,不能救也不强求。

大宋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

帐外,夜风更紧,松涛阵阵。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4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