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17章 太原金秋初定局 义勇虎将论北疆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靖康元年九月中旬,太原府。

秋高气爽,太原城在经历数月围困与鏖战后,终于迎来了久违的平静。

城墙上的残破正在修补,街巷间也渐渐恢复了些许人气,往来军民的脸上虽仍带着大战后的疲惫,却也多了几分劫后余生的坚韧。

城北军营内,新任折家军下辖义勇骑兵都指挥使杨再兴,正赤膊与麾下几名同样精壮的汉子较量枪法。

他年方二十二三,身材高大挺拔,一张棱角分明的年轻面庞上,双目炯炯有神,闪烁着不属于这个年纪的沉稳与锐利。手中一杆镔铁大枪在他手中仿佛活了一般,时而如毒蛇吐信,直刺对方咽喉;时而如猛虎下山,横扫千军。

“喝!” 一名原是山寨头领出身,颇有几分蛮勇的汉子怒吼一声,手中朴刀带着风声力劈华山般砍向杨再兴头顶。杨再兴却是不闪不避,手腕一抖,枪杆如灵蛇般向上盘绕,只听“铛”的一声脆响,那势大力沉的朴刀便被枪杆稳稳架住,再难寸进。

“力道不错,可惜章法乱了。”杨再兴声音平静,手臂猛一发力,枪杆顺势一滑,枪尖便已抵在那汉子胸前。

那汉子额头冷汗涔涔而下,脸上满是骇然与不甘,却也只能颓然收刀,抱拳道:“杨都指挥枪法如神,兄弟我……我服了!”

“承让。”杨再兴收枪,对周围跃跃欲试的士卒道,“下一个!” 这些新归附的义勇,多是些桀骜不驯的亡命之徒或是啸聚山林的草寇,对这个年纪轻轻便能统领他们的杨再兴,起初多有不服。

杨再兴也不多言,每日操练之余,便设下擂台,任由他们挑战。

不出三日,他便以一手出神入化的枪法,将这些刺头一一挑落马下,打得他们心服口服。

此刻,又一名身材略显瘦削,但眼神格外灵动的青年挤出人群,他手中提着两柄短刀,嬉皮笑脸地对杨再兴道:“杨头儿,俺老猴也来讨教几招!您那长枪使得是好,可俺这两把刀,专攻下三路,您可得小心了!”说着,一个滑步便欺身而上,双刀如剪,直取杨再兴双腿。

“哦?有点意思。”杨再兴嘴角微翘,长枪一摆,枪尾如铁鞭般抽出,“啪”的一声脆响,正抽在“老猴”的手腕上。“老猴”痛呼一声,短刀脱手,捂着手腕连连后退,脸上却依旧带着几分不服气的笑容。 “杨头儿,您这是欺负俺兵器短!”

杨再兴哈哈一笑,将长枪往地上一插,朗声道:“好!那便不用兵器!你若能近我三步之内,便算你赢!” “这可是您说的!”“老猴”眼睛一亮,揉了揉手腕,如同狸猫般再次扑上。 校场上顿时响起阵阵喝彩与哄笑。

一名折家军的老都头站在一旁,看着杨再兴三拳两脚便将那“老猴”制服,不由得捋着胡须,对身边的副手笑道:“看见没?这杨再兴,不光枪法了得,拳脚功夫也是一等一的!折将军慧眼识珠啊!这些个桀骜不驯的泥腿子,也就这等人物才能镇得住!”

副手也点头称是:“确是如此。只是,都头,您说这杨都指挥年纪轻轻,武艺便如此高强,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 老都头微微颔首,目光深邃:“那是自然。你们杨头领,那可是折将军亲口夸赞过的勇士!听闻他先前在河东太行山中,曾以少击多,数次挫败金狗的游骑和小股打粮队,救下了不少百姓。折将军也是因此才特意将他招揽至麾下!尔等能在他麾下效力,是你们的福气!都给老子拿出真本事来,莫要坠了他杨头领的威风!”

杨再兴与众士卒切磋完毕,正准备训话,一名传令兵匆匆赶到校场,径直来到他面前:“杨都指挥,折将军有令,命你即刻前往帅帐议事!”

杨再兴不敢怠慢,将长枪交给亲兵,迅速披上外衫,束紧腰带,便随传令兵向府衙帅帐而去。

帅帐内,气氛略显凝重。折可求、韩世忠、种师中三位主将正围着一张巨大的河东堪舆图低声商议。韩世忠身形魁梧,方面大耳,不怒自威,此刻正用粗壮的手指在图上比划着;种师中则清瘦儒雅,眉宇间带着几分久经战阵的沧桑,不时轻咳一声;折可求年近半百,目光沉静如渊,自有一股渊渟岳峙的气度。

“再兴见过三位将军!”杨再兴入帐行礼。 “坐。”折可求指了指一旁的马扎,目光温和地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心中暗自赞许。这杨再兴勇则勇矣,难得的是行事沉稳,不骄不躁,确是一块璞玉。“今日召你前来,是想听听你对北面金贼动向的看法。你麾下斥候,近来可有新的发现?” 杨再兴坐下,略一沉吟,朗声道:“回禀折将军、韩将军、种将军。末将麾下斥候回报,太原以北,忻州、代州一线,金狗完颜兀术确已收缩兵力,深沟高垒,防备森严。其巡骑往来不绝,意在固守,短期内似无南下之意。不过……” 他顿了顿,续道:“末将以为,兀术此举,未必是惧怕我等,更可能是想稳住河东,以待其主力在河北取得突破。河北的岳飞将军所部,才是金人真正的心腹大患。若金人在河北得手,必将调转兵锋,全力图我河东。故而,我等在太原,看似安稳,实则唇亡齿寒。” 韩世忠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赞道:“好小子!有见识!不错,岳鹏举在河北与金贼主力周旋,牵制了金人大量兵马。我等在河东,既要防备兀术南下,也要时刻关注河北战局,随时准备策应。” 种师中轻咳一声,缓缓道:“岳节帅用兵如神,河北战局,料来官家与枢密院已有通盘考量。我等在河东,首要任务还是肃清境内残敌,恢复民生,编练兵马,巩固太原这颗钉子。兀术虽暂无异动,但其麾下铁骑精锐仍在,不可不防。再兴,你麾下义勇骑兵,多是河东本地子弟,熟悉地形,可多派人手,深入北境,务必将兀术的一举一动,都探查清楚。” “末将领命!”杨再兴起身应道,心中对这几位老将军的深谋远虑更多了几分敬佩。

折可求看着杨再兴挺拔的身影,眼中闪过一丝欣赏,随即又泛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惋惜,他开口道:“再兴啊,你今年不过二十二三,便有如此胆识与见地,实属难得。老夫观你枪法,已颇具火候,假以时日,必成大器。” 他话锋一转,带着几分感慨道:“说起来,河北那位岳鹏举,与你年纪相仿,如今已是独当一面,统领神武右军,威震河北,连官家都对其青眼有加,屡屡破格提拔。唉,似你这等良才美玉,若能早几年遇到,老夫定当将你引荐给官家。以你的资质,未必不能如岳鹏举一般,为我大宋再添一员柱石之将。” 杨再兴闻言,心中一热,连忙抱拳道:“折将军谬赞!末将何德何能,敢与岳将军相提并论!岳将军乃天纵奇才,末将不过一介粗莽武夫,能得将军收录,已是万幸。日后必当竭尽所能,为大宋效死!”

他听闻岳飞之名已久,心中亦是敬佩不已,此刻听折可求将自己与岳飞并提,虽知是勉励之言,却也感到莫大的鼓舞。 韩世忠在一旁哈哈一笑:“老折啊,你这是又动了爱才之心了!不过这小子确实不错,是块好材料!再兴啊,好好干,日后立下大功,老韩我亲自向官家为你请功!” 种师中也微笑着点点头,对杨再兴的印象又好了几分。

就在帐内气氛略显轻松之时,帐外忽然传来一阵甲胄摩擦的细微声响,随即一名折家亲卫统领快步入帐,神色肃然,压低声音禀报道:“启禀将军!帐外有数名自称京师皇城司缇骑之人求见,为首者自称奉官家十万火急密令,持有苍鹰腰牌,指名要单独面见将军!”

此言一出,帐内三位主将脸色皆是微微一变。

皇城司缇骑,苍鹰腰牌,十万火急,这每一个词都透着非同寻常的意味。尤其是折可求,他眉头紧锁,心中隐隐有种不祥的预感。官家密诏太原,所为何事?

杨再兴站在一旁,听得真切,心中也是一凛。

他虽不知苍鹰腰牌代表何等机密,但也明白,能让皇城司缇骑星夜兼程送达太原的,必然是天大的事情。

他下意识地握紧了腰间的刀柄,目光锐利地扫向帐外,全身的肌肉都微微绷紧,仿佛一头即将扑食的猎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61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