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13章 诸道纷纷起风云 人心不齐露端倪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高丽,开京,靖康二年二月初八。

晨钟刚过,户部尚书府内已是一片忙碌。

\"李尚书,庆州道来信了!\"户部侍郎金承祖匆匆入内,手持一卷文书。

李光弼接过细看,眉头紧皱:\"庆州知州朴仁贵竟敢如此!\"

\"如何了?\"金承祖问道。

\"你且听听这厮写的什么!\"李光弼展开文书朗读,\"'承蒙主上诏旨,然庆州地处偏远,民力维艰,征丁一事,需从长计议。至于战税,更需详察民情,不可急于求成。'\"

\"这...这分明是在推诿!\"金承祖愤然道。

\"岂止推诿?\"李光弼冷笑,\"朴仁贵此人出身新罗世族,其祖乃昔日新罗重臣。如今让他征兵讨金,他如何肯心甘情愿?\"

\"尚书何意?\"

\"新罗故地,民心复杂。\"李光弼沉声道,\"朴仁贵等人,骨子里还是把自己当成新罗遗民,对我高丽朝廷未必真心拥戴。\"

\"那如何是好?\"

\"立刻派人前往庆州,传我部文书:若三日内不见征丁名册,即刻上报主上,请罪朴仁贵!\"

\"是!\"

***

同一时辰,兵部尚书府内。

\"金尚书,各道回报如何?\"兵部侍郎崔仲询问道。

金甫当翻阅案上文书:\"大体而言,西京道、朔方道响应最快,黄海道、江原道次之,庆州道最为迟缓。\"

\"为何如此?\"

\"各有原因。\"金甫当分析道,\"西京道多高句丽遗民,本就对金人深恶痛绝;朔方道直面金国威胁,知晓利害;黄海道、江原道民风彪悍,素来尚武。\"

\"那庆州道呢?\"

\"庆州道...\"金甫当叹息,\"新罗故地,世族林立,素来安逸。让他们拿起刀枪与金人拼命,谈何容易?\"

\"可主上已下定决心...\"

\"主上决心虽定,但执行起来却不简单。\"金甫当摇头,\"你可知,征兵不仅要人,还要钱粮、军械、训练,样样都缺不得。\"

\"现在缺什么?\"

\"什么都缺!\"金甫当苦笑,\"国库虽因去年丰收有所充实,但要养十万大军,仍是杯水车薪。至于军械,我朝制造本就不精,如何能比得上南朝神器?\"

正说话间,门外传来急促脚步声。

\"报!\"一名兵部属官匆匆入内,\"江原道急报!\"

\"何事?\"金甫当接过文书。

\"江原道知州洪承佑言,征兵遇阻!\"

\"遇阻?\"金甫当面色一变,\"详细说来!\"

\"江原道春川县有大族金氏,乃昔日新罗重臣之后。知县欲征其家丁壮,金氏族长金宝升拒不配合,言道:'吾族世代书香,岂能与粗鄙武夫为伍?'\"

\"岂有此理!\"崔仲大怒,\"国难当头,他还摆什么贵族架子?\"

金甫当沉吟片刻:\"立即传令洪承佑,征兵不分贵贱,抗命者以叛逆论处!\"

\"是!\"

***

午时,门下省内。

门下侍中崔忠献面色阴沉,正与几名心腹商议。

\"侍中,主上此举实在冒险!\"给事中李安国忧心忡忡。

\"何止冒险?简直是玩火自焚!\"散骑常侍朴升中摇头,\"我高丽国力有限,如何能与金国抗衡?\"

\"诸位,慎言!\"崔忠献低声道,\"主上既已决定,我等只能遵从。\"

\"可是侍中,\"谏议大夫尹彦贞道,\"各道回报并不乐观。庆州道阳奉阴违,江原道世族抗命,就连向来听话的忠清道,也有不少州县拖延。\"

\"民心如此,可见此举不得人心。\"李安国叹息。

\"不是不得人心,而是...\"崔忠献沉思,\"世族门阀多有顾虑。他们担心战败后,金人必追究责任,到时首当其冲的便是各地豪强。\"

\"那侍中以为如何应对?\"

\"静观其变。\"崔忠献缓缓道,\"若主上能得南朝大力支援,我等自当全力配合。若是南朝支援有限...则另作计议。\"

众人会意点头。

***

黄昏时分,郑知常府中。

\"知奏事,各道征兵情况如何?\"西京副留守金延宗问道。

\"参差不齐。\"郑知常皱眉,\"西京道已征得壮丁三千,朔方道征得两千,但庆州道至今不过数百人。\"

\"庆州道为何如此消极?\"

\"新罗故地,世族盘根错节。\"郑知常分析,\"朴仁贵等人表面遵旨,暗中却多有抵触。\"

\"那如何是好?\"

\"我已上书主上,请派钦差巡视各道,督促征兵。\"郑知常道,\"此事不能任由地方自便。\"

\"钦差人选如何?\"

\"我举荐判尚书刑部事柳璨。\"郑知常道,\"此人出身西京,对新罗世族无所顾忌,正适合此任。\"

\"妙!柳璨此人刚正不阿,必能整肃各道!\"

正说间,门外传来通禀声:\"报知奏事,平安道急使求见!\"

\"快宣!\"

须臾,一名风尘仆仆的使者入内:\"启禀知奏事,平安道知州朴承宗有急报呈上!\"

郑知常接过文书,越看脸色越凝重。

\"如何?\"金延宗关切问道。

\"平安道发现金军异动!\"郑知常沉声道,\"朴承宗言,近日边境探马发现,对面金军似有调动,但不知其意图为何。\"

\"会不会是金人察觉了我朝动向?\"

\"不无可能。\"郑知常思索,\"我朝征兵动静不小,金人若有细作,必然有所察觉。\"

\"那如何应对?\"

\"立即禀报主上,请示机宜。\"郑知常起身,\"同时传令各道,征兵之事加快进度,不可再有拖延!\"

***

深夜,王楷寝宫内。

\"主上,各道征兵汇总来了。\"内侍总管金富轼轻声禀报。

王楷接过文书,借烛光细看,面色逐渐阴沉。

\"怎会如此?\"王楷怒道,\"孤下旨征兵十万,如今不过征得两万?其余八万何在?\"

\"主上息怒,\"金富轼小心道,\"据各道回报,征兵确有困难。\"

\"什么困难?\"

\"其一,世族抗命。庆州、江原等道世族门阀,以各种理由拒绝征兵。其二,民力不足。连年战乱,百姓生计艰难,壮丁多有逃亡。其三,军械不备。各道库存军械有限,难以装备大军。\"

王楷听罢,在寝宫内来回踱步:\"世族抗命...孤早该料到!\"

\"主上?\"

\"新罗、百济故地世族,骨子里不服我高丽朝廷!\"王楷咬牙道,\"平日里表面恭顺,一旦有事,立刻露出真面目!\"

\"那主上以为如何应对?\"

\"传旨!\"王楷声音严厉,\"即刻派遣钦差分赴各道,督促征兵!凡敢抗命者,不论世族贫富,一律严惩!\"

\"主上,若是动了世族,恐怕...\"

\"恐怕什么?\"王楷怒视金富轼,\"难道为了几个世族的颜面,就放弃国家大业?\"

\"臣不敢!\"

\"孤告诉你,\"王楷声音低沉,\"此次反金,成则国运昌盛,败则亡国灭种!在此生死关头,任何敢阻挠大业者,孤绝不姑息!\"

\"臣明白!\"

\"另外,立即派人前往南朝,催促军械支援。\"王楷又道,\"没有南朝火器,仅凭我军现有装备,如何能与金人抗衡?\"

\"臣这就安排!\"

王楷挥手示意金富轼退下,独自在寝宫内沉思。

窗外夜色深沉,王楷心中却思绪纷乱。他原以为下定决心后,举国上下必然齐心协力。如今看来,理想与现实差距如此之大!

\"世族不服,民力不足,军械匮乏...\"王楷喃喃自语,\"孤这步棋,走得太急了吗?\"

但很快,他又坚定起来:\"不!富贵险中求!若是畏首畏尾,永远只能做金人的狗!\"

想到此处,王楷重新提笔,给南朝写了一封更加急切的求援信。

***

同一时刻,庆州,朴仁贵府中。

\"族长,朝廷的催促越来越急了。\"朴氏族人朴承宗忧心道。

\"急什么?\"朴仁贵冷笑,\"孤王一时冲动,就要拖我等下水?\"

\"族长慎言!\"朴承宗吓了一跳。

\"有何不敢言的?\"朴仁贵不屑道,\"王楷此子年少轻狂,以为南朝支援便可与金国抗衡,简直痴人说梦!\"

\"那族长以为如何是好?\"

\"拖!\"朴仁贵一字一句道,\"能拖多久拖多久!等王楷碰了壁,自然知道厉害!\"

\"可若是朝廷派钦差来督促...\"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朴仁贵胸有成竹,\"我新罗世族在此扎根数百年,岂是朝廷三言两语就能动摇的?\"

***

次日清晨,开京,延英殿。

王楷召集核心臣僚议事。

\"诸卿,征兵情况你们都知道了。\"王楷开门见山,\"如此下去,十万大军何时能成?\"

\"主上,臣以为关键在于整肃各道。\"郑知常出班道,\"世族抗命,必须严惩!\"

\"臣附议!\"金甫当道,\"军令如山,岂容违抗?\"

崔忠献犹豫片刻,也道:\"主上,征兵固然重要,但也需循序渐进。若是操之过急,恐引起更大反弹。\"

\"崔侍中何意?\"王楷目光如炬。

\"臣以为,可先从顺从的州道开始,树立榜样。对于抗命的世族,可先警告,再严惩。\"

\"孤没时间与他们慢慢磨蹭!\"王楷断然道,\"传孤旨意,立即派遣三路钦差:柳璨巡视庆州道,金承祖巡视江原道,崔仲巡视忠清道!限期一月,各道必须完成征兵任务!\"

\"臣等遵旨!\"

\"还有,\"王楷又道,\"立即加快与南朝的联系。没有火器支援,我军如何能胜?\"

\"主上,\"李光弼道,\"国库已开始筹措军饷,但十万大军的开销...\"

\"不够就继续征税!\"王楷毫不犹豫,\"告诉百姓,这是为了国家独立!\"

\"是!\"

散朝后,王楷独自留在殿内,望着窗外的天空。

他知道,征兵不利只是开始。更大的挑战还在后面:军饷、军械、训练、战略...每一样都需要巨大的投入。

但他已经没有退路了。

成功,则国运昌盛;失败,则万劫不复。

\"天助我也!\"王楷握拳自语,\"此战必胜!\"

窗外,开京城内一片忙碌。征兵的鼓声此起彼伏,但应者寥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7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