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13章 将军筒震乾坤 西征路启定乾坤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格致院西面那间最大的工坊,此刻简直就是个铁与火交织的修罗场。

新建的水力大锻锤,由院外引来的渠水驱动着巨大的水轮,

带动着沉重的锤头,不知疲倦地一起一伏,“哐当!哐当!”的怒吼声震耳欲聋,

每一次落下,都仿佛能把人的五脏六腑都给震出来,

夯土的地面都在微微颤抖,连带着工坊顶棚上的茅草都在簌簌发抖。

七八名赤着古铜色膀子、腰间只胡乱系着块油腻腻的粗布犊鼻裈的壮汉,

正使出吃奶的力气,将一块烧得如同晚霞般通红的铁锭,

用长长的铁钳夹持着,小心翼翼地送入锻锤之下。

迸溅的火星子如同除夕夜的烟花,烫得他们“嗷嗷”直叫,

却又不敢松手,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铁腥味和炭火的焦臭。

工坊的另一头,匠头铁牛此刻活像一尊从地府里爬出来的黑炭判官,

额头上青筋暴起,汗珠子顺着他虬髯的下巴滴滴答答落在滚烫的地面上,

瞬间化作一缕青烟。他正唾沫横飞地训斥着几个手脚略显笨拙的年轻徒弟:

“夯货!蠢牛!跟你说了多少遍,这风箱要拉得匀实,

莫要时快时慢,跟娘们儿喘气似的!再给老子炼出一炉夹生带渣的废铁,

仔细你们的皮!官家可说了,这新钢料若是炼不好,咱们都得滚蛋回家抱婆娘去!”

“师傅息怒,师傅息怒!”一个满脸黑灰,只露出一口白牙的徒弟连忙点头哈腰,

一边使劲拉着巨大的牛皮风箱,一边陪笑道,“小的们手生,手生!

这不,前几日官家又赏了上好的羊肉和烈酒,小的们吃饱了,力气也足了!

下回一定给您拉出上好的火候来!

保管炼出来的钢,能给楚官人那边打出最利索的铳管!”

“哼!算你们还有点良心!”铁牛重重地哼了一声,

蒲扇般的大手在那徒弟的脑门上不轻不重地拍了一下,

“这几日吕提举催得紧,说是那‘靖康元年式铁管突火枪’,

咱们院里那几个禁军出身的护院试射了几轮,都说比御马监那些个只能听个响的鸟铳强了不止十倍,

射程远,威力也大,就是……就是还他娘的偶尔有些炸膛的毛病!

官家的意思,这还远远不够!还得再改!再精良!

这不,前儿个又拨下来一批从江南运来的上等精铁,

指名道姓要咱们再加紧赶制五百杆出来,

说是要先紧着咱们格致院内部和皇城司的锐士换装,

待万无一失了,再呈给官家和枢密院过目,然后装备全军!”

“又五百杆?!”几个徒弟闻言都倒吸一口凉气,偷偷交换了个眼神,

其中一个胆子稍大些的忍不住小声嘀咕道:“师傅,

咱们这都快两个月没出过这院门了,连街上的婆娘长啥俊俏模样都快忘了……

这活儿啥时候是个头啊?这么多铁管突火枪,

还有那些个‘霹雳布袋’和‘掌心雷’,听说库里都堆了好几千了,

为啥不交给军器监那帮人去做?他们人多,也省得咱们这般熬油似的。”

“你懂个屁!”铁牛眼睛一瞪,口水喷了那徒弟一脸,

“你当这些是寻常的刀枪剑戟?这是官家亲自点拨,

咱们格致院的师傅们呕心沥血捣鼓出来的军国重器!

是能让咱们大宋扬眉吐气的宝贝!军器监那帮循规蹈矩的蠢货,

能做出这等精巧的玩意儿?再说了,这等机密,能让外人知道?

万一泄露出去,被金贼学了去,你担待得起?”

他顿了顿,语气又缓和了些,带着几分自豪道:

“官家说了,咱们格致院的师傅,个个都是大宋的功臣!

等打跑了金贼,收复了燕云,少不了你们的封赏!

到时候还怕没婆娘?一群没见过世面的东西!”

他又压低了声音,神秘兮兮地对几个围拢过来的心腹老匠说道:

“你们是不知道,楚官人那边,还在琢磨官家给的那张‘神机燧发枪’的图纸呢!

那玩意儿要是真能捣鼓出来,啧啧,那才叫一个神兵利器!

不用火绳,不怕风雨,听说还能连着打好几下!

比咱们现在这铁管突火枪,可又强了不止一个档次!”

不远处的另一间工坊,光线明显要好上许多,也相对安静不少,

只有水力驱动的磨床发出的“呜呜”声和匠人们低声交谈的声音。

年轻的格致院主事楚材,此刻正带着二十多个眼神专注的匠人,

围着几张巨大的案几。案上铺着数张用细密墨线勾勒的图纸,

旁边则散落着一堆打磨得锃光瓦亮的铜铁机件。

楚材手持一把工部新制的分毫铜尺,正仔细比对着一个新铸造出来的黄铜扳机,

眉头紧锁,口中嘀咕道:“他奶奶的,这脱模的时候还是糙了些,

这勾爪的弧度偏了半分!老李,你这翻砂的手艺是越发回去了!

让你用官家说的那什么‘失蜡法’试试,你偏不听,非得用老法子!

这可都是上好的黄铜,废了多可惜!”

一个须发半白的老匠人闻言,苦着脸辩解道:“楚官人,

您可不能冤枉小老儿啊!这‘失蜡法’固然精巧,

可做这等小巧的机件,一不小心就走形了。再说,那蜂蜡金贵着呢!

这还是用咱们的老法子翻砂,再由小王他们几个用细锉子,

借着那水力磨床打出来的细砂轮慢慢磨出来的,已经废了七八个了!”

“废了也得做!”楚材毫不客气地将那不合格的扳机扔回料堆,

“官家给的‘神机燧发枪’图纸,那叫一个巧夺天工!每一个零件都得严丝合缝!

那水力机床虽已能转动,勉强能车出些轴杆、钻出些孔洞,

可离图纸上要求的精细,还差着十万八千里!这燧石夹、火镰、弹簧,

哪一样不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告诉下面的小子们,

这个月若是连三个合格的燧石夹都试制不出来,

月底的赏钱就别想了!咱们格致院,不养闲人,更不能让这些个宝贝图纸蒙尘!”

“楚官人,不是小的们不尽心,”另一个年轻些的匠人凑上前来,小声道,

“实在是这图纸上的东西太过精巧,有些地方,小的们实在是琢磨不透啊。

就说这来复线,官家说能在枪膛里刻出螺旋的纹路,让那弹丸飞得更准更远,

可这如何在坚硬的铁管子里刻出那般均匀的膛线?咱们试了几种法子,都不顶用。

那水力钻床倒是能钻孔,可要钻出那螺旋的纹路,可就……”

楚材闻言,也是长叹一口气:“此事我也正犯愁呢。

官家曾言,或可用水力驱动一种特制的旋刀,缓缓旋入,

只是这旋刀的材质和形状,又是一大难题。”

他抬起头,看着工坊内忙碌的众人,眼中闪过一丝疲惫,

却又迅速被一股不服输的劲头所取代,“都别杵在这儿发呆了!

官家说了,格致院便是要敢想敢试!法子都是人想出来的!

都给我想!谁能想出好法子,官家重重有赏!

说不定还能像铁牛师傅那样,得个‘匠头’的名号!”

隔壁一间光线最为充足,窗明几净的琉璃坊内,气氛则要雅致许多,

却也同样弥漫着一股紧张的忙碌。琉璃匠沈括,

此刻正戴着一副他亲手磨制的双层凸透镜片镶嵌的玳瑁眼镜,

神情专注地指导着十余名从泉州、广`州等地重金聘请来的顶尖玉石匠人和琉璃匠人打磨镜片。

这些匠人平日里在各自的行当里都是受人追捧的宗师级人物,

此刻在沈括面前,却都如虚心求教的学徒一般,丝毫不敢怠慢。

工坊四周的架子上,已经整齐地码放了数十个装着镜片的小木匣,

以及近百具已经初步装配好的“千里镜”镜筒。这些镜筒材质各异,

有牛角打磨的,有硬漆布卷制的,也有少量用薄铜皮包裹的。

“沈师傅,您这‘千里镜’,可真是神了!”一个负责登记入库的年轻文吏,

捧着一本厚厚的账册,满脸敬佩地说道,“前几日吕提举亲自试了您新制的那具三尺长的牛角镜筒,

说是能看清十里开外城楼上的人影!这消息要是传到军中,

那些个将军们还不抢破了头?听说咱们这院子外面,

皇城司的缇骑都围了三层,一只苍蝇都飞不进来,就怕这宝贝的制法泄露出去呢!”

沈括小心翼翼地将一片刚打磨好的水晶镜片浸入清水中,用细绢擦拭干净,

对着光亮仔细端详了片刻,这才慢悠悠地说道,语气中带着几分矜持的傲气:

“哼,抢?也得有那么多给他们抢才行!这玩意儿,比伺候那些个娇滴滴的官家小姐还精贵!

每一片镜片,都得耗费咱们十几个顶尖师傅好几天的功夫!

这不,从泉州、福州调来的这几位磨玉石的高手,日夜赶工,

加上咱们院里原有的好手,这一个多月下来,也才将将磨出这六十三对合用的上品镜片。

次一等的,倒是有百十来对,勉强能用。

至于那些个边角料,倒是能凑出不少单筒的短镜,给那些个斥候营的小崽子们用用,也算不浪费。”

“六十三对上品!”文吏咋舌道,“那也是了不得了!

听说这镜片,要用西域进来的上等无瑕水晶石,那可都是按两算银子的宝贝!

还得用官家画的那什么劳什子《几何初步》里的法子算角度?”

“那是自然!”沈括捋了捋颌下稀疏的山羊胡,

眼中闪过一丝只有匠人才能理解的自得与骄傲,

“官家给的那两本书,简直就是给咱们这些搞光学格物的打开了一扇天窗!

老夫带着这帮徒子徒孙日夜参详,虽然里面那些个‘勾三股四弦五’的弯弯绕绕看得人头昏眼花,

但如今对这镜片的弧度、厚薄、如何聚光成像,那可是有了七八分心得!

否则,如何能看得清十里之外的人马旗帜?”

他顿了顿,又叹了口气,带着几分牢骚的意味说道:

“唉,就是这日子过得忒也熬人!自打进了这格致院,

快两个月没见过婆娘孩子了,也不知家里那几亩薄田收成如何。

若不是官家给的赏钱着实丰厚,家里老小都能吃饱穿暖,

老夫才不受这份鸟气呢!”

旁边一个正在埋头打磨镜筒的泉州老师傅闻言,也抬起头来,

苦笑道:“沈师傅说的是啊!想我老张在泉州也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何曾受过这般拘束?每日里除了干活便是睡觉,

连出院门喝口小酒都得层层审批,简直比坐监还难受!

也就是看着官家给的银子和这格致院能做出前无古人的东西,才咬牙撑着。”

“行了行了,都少说两句!”沈括瞪了他们一眼,

“官家重用我等匠人,已是天大的恩典!能参与这等利国利器之事,

乃是我等几辈子修来的福分!再敢在此聒噪,

仔细吕提举听见了,扣你们的赏钱!”

众人闻言,讪讪一笑,又都埋头于各自的活计之中。

他们也知道,能进这格致院,是多少匠人打破头都想进来的地方,

虽然辛苦些,管制严些,但能亲手造出这些惊世骇俗的“神器”,

那种成就感,是什么也换不来的。

就在这各种声响交织,匠人们或高声谈论,或低头沉思,

或暗自抱怨,或相互调侃的复杂氛围中,工坊外院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格致院的年轻吏员,衣衫的下摆都有些散乱,神色慌张地冲了进来,

目标直指位于院落中央的提举签押房,一边跑一边扯着嗓子,

声音因急切而有些尖锐:“吕提举!吕提举!官……官家!官家圣驾已到院门口了!

快……快去迎接啊!”

工部尚书兼格致院提举吕颐浩,此刻正在签押房内,

与几位从各司抽调来的经验老到的管事,商议着如何更有效率地调配格致院日益紧张的铜铁木料。

猛地听到院外小吏那几乎变了调的呼喊,他握着茶杯的手微微一抖,

茶水险些泼了出来。他霍然起身,脸上先是闪过一丝愕然,

随即立刻被浓浓的惊喜与期待所取代,疾步冲出签押房,

对着那小吏厉声问道:“你说什么?!官家驾临了?!”

“千真万确,吕提举!”那小吏已是上气不接下气,

指着院门方向,额头上汗珠滚滚,“小的亲眼所见,

张总管亲自陪着呢!仪仗都到门口了!让您……让您带着诸位主事师傅,

速速……速速前往恭迎圣驾!”

“好!好!好!”吕颐浩连道三声好,激动得在原地踱了几步,

眼中精光一闪,立刻沉声下令:“快!速速派人去各个工坊通传!

命铁牛、楚材、沈括三位师傅,以及各司的匠头,

立刻到前院集合!不得有误!”他又对身边伺候的几名吏员喝道:

“尔等也速速整理仪容,随本官前去迎接圣驾!

万不可在官家面前失了体统!”

一时间,整个格致院都像是被投入了一块巨石的池塘,瞬间波澜四起。

各处工坊的管事得了传令,纷纷奔走相告,呼喊声此起彼伏。

锻造坊内,铁牛听到通传,直接将手中的大铁钳往地上一扔,

那烧红的铁锭也顾不上了,对着徒弟们吼道:“都给老子停了!

官家来了!抄家伙……不对!是赶紧拾掇拾掇!

谁敢给老子丢人,仔细他的皮!”

机件坊内,楚材闻讯,慌忙将案上的图纸和精密零件用一块油布仔细盖好,

生怕被外人瞧了去,嘴里念叨着:“坏了坏了,这身油污还没换呢!

也不知官家会不会嫌弃……”

琉璃坊内,沈括更是小心翼翼地将他那些宝贝镜片一个个锁进特制的锦盒之中,

口中还念叨着:“莫慌,莫慌,官家圣驾,乃是吉兆,吉兆啊!

说不定今日便能将这千里镜呈给官家御览了!”

一群平日里只顾埋头钻研技艺,在炉火与图纸间打滚,

不甚讲究仪容的能工巧匠们,此刻无不显得有些手足无措。

有的慌忙拍打着身上的尘土铁屑,有的胡乱抹着脸上的汗渍油污,

还有的则手忙脚乱地整理着歪斜的衣带,试图让自己看起来更齐整一些。

片刻之后,在吕颐浩的带领下,铁牛、楚材、沈括等格致院的核心匠师,

以及闻讯赶来的其他各司的匠头管事,近百号人,

怀着既紧张又兴奋、既忐忑又期待的复杂心情,

脚步匆匆地朝着格致院的大门口迎去。

远处,隐约可见一队身着明黄甲胄的禁军侍卫,簇拥着一顶华贵的御辇,

正缓缓向格致院的正门而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8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