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24章 紫宸英主识璞玉 虎将初鸣动君心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杨再兴闻言,沉声应了句“谢陛下”,便依言站起身来。他身形高大,比之寻常军汉要魁梧不少,一身亮银锁子甲穿在身上,更显得威风凛凛,站在那里,便如一杆即将刺破青天的铁枪。

只是初次面圣,他仍有些拘谨,双手垂立于身侧,目光微微低垂,不敢直视龙颜。

赵桓饶有兴致地打量着他,心中那份对猛将的喜爱又多了几分。他语气平和地开口问道:“杨再兴,朕听折卿言,你乃河东义军出身,后归附官军。你且说说,为何从义军,转投我大宋官军麾下?”

这问题看似寻常,实则是在考较他的心性与归附的诚意。

杨再兴略一沉吟,抱拳朗声道:“回禀陛下!末将出身草莽,原只知弓马骑射,保境安民。金贼南侵,家国板荡,末将与乡中青壮不甘受辱,遂聚众抵抗,只求能为父老乡亲杀出一条活路。然义军终究势单力薄,各自为战,难以成事。太原解围之后,末将亲见折将军神威,官军军容之盛,方知何为王师!末将以为,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择明主而事,方能建功立业,驱逐鞑虏,光复河山!折将军不弃末将草莽出身,招至麾下,此乃末将之幸!能为陛下效力,为大宋尽忠,更是末将毕生之愿!”

他这番话说得恳切质朴,不卑不亢,眼中闪烁着真诚的光芒。

赵桓微微颔首,又问道:“朕闻折卿言你枪法出众,勇力过人。你平生最得意的,是何等武艺?”

提及武艺,杨再兴眼中顿时爆发出慑人的神采,他挺直了胸膛,声音也洪亮了几分:“回禀陛下!末将自幼习练家传枪法,不敢说天下无双,但自信阵前搏杀,一杆铁枪在手,便是千军万马,亦敢闯上一闯!”

“好一个‘千军万马,亦敢闯上一闯’!”赵桓闻言,心中一动,目光在他那双骨节粗大、布满老茧的手上停留了片刻。杨再兴……长枪……这两个词在他脑海中盘旋,一个模糊而又熟悉的身影渐渐清晰起来。

他表面上不动声色,继续问道:“你既有此勇力,可知为将者,除了匹夫之勇,还需具备何等才能?”

杨再兴一怔,这个问题显然超出了他平日所思。他皱眉思索片刻,有些迟疑地答道:“末将……末将以为,为将者,当……当身先士卒,与士卒同甘共苦,赏罚分明,方能得军心。临阵对敌,则需……需知己知彼,趋利避害,或……或出奇制胜?”他说得有些磕磕绊绊,显然是临时思索,而非刻意准备的场面话。

赵桓听着,心中那份猜测愈发强烈。史书上关于杨再兴的记载,更多的是其冠绝三军的勇武,对其谋略着墨不多。眼前这年轻人,回答虽然质朴,却也并非全无见地。

他忽然话锋一转,看似随意地问道:“杨再兴,朕且问你,你可知河北岳飞?”

杨再兴闻言,眼中立刻露出敬佩之色,朗声道:“回禀陛下!岳飞岳都统制之名,末将如雷贯耳!其在河北屡破金贼,收复失地,乃我大宋擎天玉柱,更是我辈武人敬仰之楷模!末将虽不才,亦常以岳都统制为榜样,盼有朝一日,能如他一般,为国杀敌,扬我大宋军威!”

赵桓听他说起岳飞时那发自内心的崇敬,心中再无怀疑!就是他!绝对是那个历史上单骑闯阵,血战小商河,令金军闻风丧胆的杨再兴!只是此刻,他还是一块未经雕琢的璞玉!

“哈哈哈哈!”赵桓心中狂喜,几乎要忍不住放声大笑。他强自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但脸上的笑意却再也掩饰不住。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折可求此番回京,竟给自己带来了如此一份厚礼!

他霍然起身,走到杨再兴面前,仔仔细细地上下打量着他,那目光锐利得仿佛要将他看穿一般。

杨再兴被天子这般近距离地注视,只觉得一股无形的压力扑面而来,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但他仍强自镇定,挺直了腰杆,任由赵桓打量。

“好!好!好!”赵桓连道三声好,声音中充满了难以言喻的欣赏与喜悦,“杨再兴,朕记住你了!朕相信,以你的勇武和忠直,假以时日,定能成为我大宋的又一根擎天玉柱,甚至……不在岳飞之下!”

此言一出,不仅杨再兴惊得目瞪口呆,连一旁的折可求也是心中巨震!官家对这杨再兴的评价,竟如此之高?!能与岳飞相提并论,这是何等的殊荣!

杨再兴只觉得一股热血直冲脑门,瞬间涨红了脸,他“噗通”一声再次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而颤抖:“陛下……陛下谬赞!末将……末将何德何能,敢与岳都统制相提并论!末将……末将愿为陛下效死,万死不辞!”他此刻心中,除了激动,更多的是一种士为知己者死的感动!

“起来吧。”赵桓亲自将他扶起,看着他那张因激动而通红的年轻脸庞,笑道:“朕从不轻易许人。朕说你能,你便能!只是,璞玉也需雕琢,猛虎亦需磨砺。你初入官军,资历尚浅,朕不能立刻委你重任。”

他沉吟片刻,目光转向折可求,道:“折卿,杨再兴既是你带来之人,朕便将他暂交于你。此番西征,你为三军主帅,便让他充任你的亲卫营副统领,随你出征,在战阵之上,好生历练一番。待他日立下大功,朕再行封赏,如何?”

折可求闻言大喜,连忙躬身道:“陛下圣明!臣替杨再兴谢陛下隆恩!有杨再兴这等勇将在臣身边,臣西征之把握,又多了三分!”他心中明白,官家这是既给了杨再兴机会,也是在考验他,更是对他折可求的信任。

杨再兴更是激动得难以言表,再次跪下叩首:“末将杨再兴,谢陛下天恩!末将定不负陛下与折将军厚望,西征路上,必奋勇杀敌,为我大宋建功立业!”

“好!”赵桓满意地点了点头,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无限期待,“都起来吧。杨再兴,你且先退下,随折卿安置。待西征大军开拔之日,朕会在校场之上,亲为尔等壮行!”

“末将遵旨!”杨再兴再次叩首,方才在折可求的示意下,一步三回头地退出了偏殿。他只觉得此刻脚下轻飘飘的,仿佛踩在云端一般,天子的期许,主帅的信任,未来的功业,一切都像是一场酣畅淋漓的美梦!

待杨再兴离去,赵桓脸上的笑意才渐渐敛去,他看向折可求,神色变得凝重起来:“折卿,杨再兴此人,乃是百年难得一见的猛将之才,朕今日将他交予你,望你善用之,也善护之。他日,他或可成为我大宋的又一柄无坚不摧的利剑!”

折可求肃然道:“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所托!”

赵桓点了点头,随即又与折可求详细商议起了西征大军的具体编成、粮草转运的最后细节、以及各路将领的任命等核心军务。君臣二人,一直密议至深夜,方才各自散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08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