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59章 铁血帝王令 格杀勿论章

书名:大宋:上皇逼朕投降?朕才是真龙 作者:研墨的中年人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在中军指挥所,赵桓正通过千里镜观察着城内的战况。看到自己的士兵在巷战中伤亡惨重,这位年轻的皇帝脸色越来越阴沉。

\"陛下,\"胡寅走到他身边,脸色忧虑,\"城内的抵抗比我们预想的要强烈得多。这些党项人简直就是以死相拼,我军伤亡很大。\"

\"朕看到了。\"赵桓放下千里镜,眼中闪过一丝冷厉,\"这些党项人确实顽强,但也因此给我军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

折可求也走了过来:\"陛下,按照这个伤亡比例,即使我们最终占领灵州,恐怕也要付出五千人以上的代价。这对我们后续的西征计划会有很大影响。\"

\"五千人...\"赵桓在心中快速计算着。他的总兵力也不过两万多,如果在灵州就损失五千,后面还怎么继续西征?

\"陛下,\"胡寅小心翼翼地说道,\"臣以为,我们可以考虑招降。毕竟这些党项人也是无辜的百姓,如果能够...\"

\"招降?\"赵桓冷笑一声打断他,\"明仲,你看到刚才的战斗了吗?这些党项人根本不接受招降!他们宁死也不愿意投降!既然如此,朕还客气什么?\"

他转向折可求,声音变得冰冷:\"传令各部,但凡反抗者,格杀勿论!不管是军人还是平民,只要拿起武器对抗我军,一律斩杀!\"

\"陛下!\"胡寅大惊,\"这样做会不会太...\"

\"太什么?太残忍?\"赵桓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明仲,朕问你,如果我们继续这样慢慢推进,要损失多少将士?这些将士都是大宋的子民,都是朕的臣民!朕难道要为了所谓的仁慈,让更多的宋军将士白白送命?\"

胡寅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又不知道说什么。从军事角度来说,赵桓的话确实有道理。

\"而且,\"赵桓继续说道,\"这些党项人如此顽抗,说明他们根本不会真心投降大宋。即使现在放过他们,将来也会成为后患。与其留着祸根,不如一次性解决!\"

折可求虽然心中也有些不忍,但作为军人,他更看重的是战争的胜负和将士的生命:\"臣遵旨!\"

很快,赵桓的命令传达到了前线的各个部队。

\"弟兄们!陛下有令!\"一名宋军校尉对着手下大声宣布,\"但凡反抗者,不论男女老幼,格杀勿论!\"

听到这个命令,一些宋军士兵脸上露出了犹豫的神色。毕竟杀死武装的敌军是一回事,杀死平民又是另一回事。

但很快,战场的残酷现实就打消了他们的犹豫。

在一条小巷里,十几名宋军正在追击一群逃跑的党项人。突然,一个看起来只有十几岁的党项少年从墙角跳出来,手中拿着一把菜刀就砍向最前面的宋军。

\"啊!\"那名宋军士兵被砍中手臂,鲜血直流。

\"小兔崽子!找死!\"愤怒的宋军立即反击,一枪就刺死了那个党项少年。

\"连孩子都这么凶狠!\"宋军士兵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少年,心中震撼,\"这些党项人真的是疯了!\"

类似的情况在城内到处都在发生。党项人的全民抵抗确实给宋军造成了巨大的麻烦,也让宋军士兵的心理发生了变化。

原本还有些同情心的宋军,在看到连妇女儿童都参与战斗后,心逐渐变硬了。他们开始严格执行赵桓的命令:但凡反抗者,格杀勿论。

战斗的激烈程度进一步升级。

在一座大宅院里,五十多名党项族人正在进行最后的抵抗。他们中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但都拿着各种武器,准备与冲进来的宋军决一死战。

\"族人们!\"为首的老者白发苍苍,但声音依然洪亮,\"我们的祖先从贺兰山中走出,建立了大夏国。今日即使死在这里,也要让宋人知道,我们党项人的血不会白流!\"

\"老爷子说得对!\"一个中年妇女举着一把菜刀,\"我们宁可死,也不能让宋人小看了我们!\"

\"冲进去!\"院外的宋军队长下令。

激烈的战斗在院子里展开。虽然党项人勇敢,但毕竟缺乏训练和装备,很快就处于劣势。

那名老者虽然年事已高,但武艺不凡,手中的长剑银光闪闪,一连刺死了三名宋军。但终究寡不敌众,最后被十几支长枪同时刺中,壮烈牺牲。

\"阿爷!\"一个十几岁的少女看到老者倒下,眼中含泪,但仍然举着手中的短刀冲向宋军。

\"住手!她只是个孩子!\"一名宋军士兵看到少女的年纪,心中不忍。

但少女已经冲到了近前,短刀狠狠地刺向那名士兵的腹部。虽然力气不大,但也在铠甲上留下了一道痕迹。

\"该死!\"那名士兵虽然没有受伤,但被激怒了,一枪就结束了少女的生命。

看着倒在血泊中的少女,那名士兵心中五味杂陈。但战争就是这样残酷,容不得半点温情。

战斗持续了整整两个时辰,院子里的党项人全部战死,没有一个投降。他们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诠释了什么叫做宁死不屈。

类似的战斗在灵州城内到处都在进行。党项人的顽强抵抗让这场巷战变得异常血腥和残酷。

到了夜晚,大部分抵抗都被扑灭了。灵州城内到处都是尸体和鲜血,空气中弥漫着浓重的死亡气息。

在内城的核心区域,李仁孝正率领着最后的三百多名西夏士兵,在一座高大的钟楼里进行最后的抵抗。

\"将军,我们已经被包围了。\"嵬名布仁的声音有些沙哑,\"外面至少有两千宋军。\"

\"老夫知道。\"李仁孝平静地说道,\"从决定坚守灵州的那一刻起,老夫就没想过能活着离开。\"

他看着身边这些跟随自己多年的部下,眼中满含深情:\"弟兄们,能和你们一起战斗到最后,老夫此生无憾了。\"

\"将军!\"所有士兵都眼含热泪。

\"但是,\"李仁孝突然严厉起来,\"老夫有一个要求!绝不能让宋人活捉我们!我们是大夏的军人,是党项人的骄傲!即使死,也要死得有尊严!\"

\"明白!\"众人齐声应道。

楼下,宋军已经开始了最后的攻击。

\"冲上去!活捉李仁孝!\"宋军指挥官下令。

但迎接他们的是更加疯狂的抵抗。李仁孝等人完全是以死相拼的打法,每个人都想在临死前多杀几个敌人。

激战中,李仁孝一剑砍死一名宋军后,突然感到背后一阵剧痛。回头一看,一支长枪已经刺穿了他的后背。

\"老将军!\"嵬名布仁惊呼着冲过来,但也被几支长枪同时刺中。

\"弟兄们...来世...还做党项人...\"李仁孝用尽最后的力气说出这句话,然后缓缓倒下。

随着李仁孝的战死,灵州城内最后的抵抗也结束了。

夜深人静时,整个灵州城一片死寂。赵桓站在城墙上,看着下方这座被鲜血染红的古城,心情复杂。

\"陛下,\"胡寅走到他身边,声音低沉,\"灵州已经完全占领。但是...\"

\"但是什么?\"

\"我军伤亡三千八百人,党项人死伤超过两万。\"胡寅叹了口气,\"如此惨烈的杀戮,恐怕会被史书记载为...暴政。\"

赵桓沉默了很久,然后缓缓说道:\"明仲,朕知道你的担心。但是,如果朕不这样做,死的就是更多的宋军将士。作为皇帝,朕必须为自己的臣民负责。\"

\"可是陛下...\"

\"历史自有公论。\"赵桓打断他,\"朕相信,后世的史官会理解朕的苦衷。而且,这些党项人如此顽抗,说明他们根本不可能真心归附大宋。与其留着后患,不如一次性解决。\"

胡寅不再说话,但心中的忧虑并没有消除。

\"传令下去,\"赵桓继续说道,\"厚葬李仁孝等西夏将领。他们虽然是敌人,但也是值得尊敬的勇士。\"

\"是。\"

\"另外,派人将灵州被攻破的消息传给李乾顺。告诉他,如果他还不出来决战,朕就要攻打兴庆府了。\"

\"臣遵旨。\"

夜色渐深,火把的光芒在残破的坊巷间跳跃,照亮了一张张年轻而疲惫的宋军士卒的脸庞。

之前在街垒战斗中,一枪刺死那个党项少年的宋兵,正靠在一段断墙边,大口喘着粗气。他叫王琦,才从军半年。

这是他第一次经历如此惨烈的巷战,也是他第一次杀死一个看起来比自己弟弟还小的“敌人”。

他身边的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递过来一个水囊:“想啥呢?别看了,看多了夜里睡不着。”

王琦没接水囊,只是怔怔地望着不远处一具小小的尸体,那是一个手里还紧紧攥着一把生锈菜刀的党项女孩,她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仿佛在质问着什么。下午的激战中,正是这个女孩疯狂地冲向他,被他身边的同袍一刀砍倒。

“老哥,”王琦声音有些干涩,“你说……他们为啥不投降?连女人和娃儿都……都不要命了?”

老兵灌了一口水,抹了把嘴,脸上的血污和汗水混在一起,看不清表情:“谁知道呢?或许在他们眼里,咱们才是要抢他们屋子、夺他们粮食的强盗。上了战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哪有那么多道理可讲。”

老兵站起身,踢了踢王成:“别想了,赶紧收拾一下,都头让咱们去那边清点伤员。咱们是为了陛下、为了大宋才来这鬼地方的。咱们的兄弟死了几千多,不想着给他们报仇,想这些没用的干啥?”

王琦沉默着站起身,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枪尖上的血迹在火光下显得格外暗沉。他不再去看那具女孩的尸体,眼神重新变得麻木而坚定。

是啊,想这些有什么用呢?他是大宋的兵,吃的是大宋的粮饷,拿的是陛下的赏钱。他的责任,就是听从号令,杀死每一个敢于反抗的敌人。

至于那些倒在血泊中的老人、女人和孩子……或许,这就是战争本来的面目。

……

夜风吹过灵州城,带走了硝烟,但带不走弥漫在空气中的血腥味。这座古老的城池已经改变了主人,但为此付出的代价,将永远留在历史的记忆中。

远处,兴庆府的方向传来了微弱的火光,那是安排的“信使”在连夜赶路,将灵州失陷的消息送给李乾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3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