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章 考教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乐亭县西南马头营,初春时节尚有料峭,腥咸的味道跟随着微风扑打着面门,已经开化了的清河水上漂浮着碎冰,滚滚流淌直入东海,三四艘苍山船、六七艘网梭船将两艘海沧船环伺其中。

海沧船属于四号福船,比前面的大福船、福船、哨船稍小一些,但船体也有六尺来高,船长七丈五尺、宽约一丈八尺,共有风帆三面,二丈四尺的主桅杆上设望斗。

这就是韩林整个水营的力量了。

不论大小船皆有人影上下,这是徐如华在操练水军。

韩林和蔡鼎骑着马,缓步而行,二狗子、郭骡儿以及调任的亲卫队队长李柱跟在两个人后面,再其后就是半队之数的老兵亲卫。

“碧海虽欣瞩,金台空有闻。远水翻如岸,遥山倒似云……”

蔡鼎摇头而吟,随后对着身旁的韩林笑道:“昔年隋炀帝广新登大宝,在此观海得诗一首,是何等的意气风发。”

韩林抬头看着远处泛起的海波,点了点头道:“先生说的是,运河交通南北、开科举纳天下贤才,这都是惠泽万世的功勋,只可惜……”

蔡鼎接道:“只可惜其人好大喜功,迫切的想将万世之功都收归在自己身上,最后闹的天下大乱,身死而国灭。”

“罢了,罢了。”

蔡鼎摆了摆手,“今日里且不谈这些扫兴的事儿,韩兄弟予我的地理图绘,这几日我愈看愈觉得精妙异常,无非用西洋记数和一些线条便可包罗万象,不知韩兄弟是如何想到这般妙法的?”

韩林差点将那句“想学啊你,我教你啊”宣之于口。

“先生有所不知,余曾被掳于奴,后在赵镇处观舆图,发现不少谬误。刀兵之事,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因此才想用图绘尽,这才做了等高线、比例尺等方法。”

“韩兄弟心思健敏,吾不及也。”蔡鼎先给韩林戴了一个高帽,随后又对着韩林说道:“这法子我十分喜欢,不知韩兄弟可否教我?”

韩林莞尔一笑:“既然先生提了,我怎敢敝帚自珍?”

蔡鼎十分高兴,对韩林道了一声谢,随后又说道:“我一路行来,望营房虽显简陋,但整饬如新,显然是新葺的,卒伍走路生风,堪称健锐。新春已至,万象更新,却不知韩兄弟为何眉宇当中隐有忧色不去?”

韩林苦笑了一声:“蔡先生慧眼如炬,确实有一件糟心事,都是为了军屯。”

接着韩林便将高家侵占军屯的事向蔡鼎说了。

蔡鼎听闻以后,同样骂道:“这群士绅得陇望蜀,欲壑难填,果真都是只吃不拉的貔貅。”

接着蔡鼎话锋一转,盯着韩林目光炯炯地说道:“这事原也好办,只消我写一封信递到高阳,孙阁老门生故旧遍布朝堂,只要他知会一声就可以迎刃而解了。”

韩林摇了摇头:“这般小事如何还要去劳动孙阁老,那这守备我不当也罢。”

韩林知道蔡鼎其实是在考教他,如果真的如同蔡鼎所说的那样,那么蔡鼎以及他背后的孙承宗肯定会对其大失所望,此事过后怕是再难提供什么支持了。

蔡鼎忽然笑道:“我想韩兄弟心中已经有了想法,只是仍有顾虑,才显得忧心忡忡。”

韩林心中有些惊讶,这蔡鼎确实有极强察言观色的本事,于是点了点头说道:“不错。”

“不妨说来听听?”

“我与县尊李大人、县丞熊大人都初来此地,乐亭士绅都想给我们几人当头棒喝,对付县尊、县丞,他们便用公文、怠办等法子,对付我,自然就是用这军屯了。”

韩林抬头看了看眼前的田地,乐亭虽有河海之利,但沙卤参半,苦而不广,但即便这样,仍免不了豪族的侵吞,而且还有不少荒芜的土地尚未开垦。

“这田我必收之,否则他日还不知这群士绅豪强会如何蹬鼻子上脸,我所虑者,只是如何最小的与之产生冲突。”

蔡鼎挑了挑眉毛:“看来韩兄弟是想明白了。”

“今日被这海风一吹,犹如醍醐灌顶,县尊、县丞二位大人乃是亲民官,自然要以法度办事。可我确是一县军事首脑,何须这般弯弯绕绕?”

蔡鼎拍着巴掌笑道:“不错,但如果他不给又如何?”

韩林眯了眯眼睛:“他要是不体面,那就帮他体面。”

“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蔡鼎点了点头,继续问道:“他手握地契,如果闹又如何?”

“闹便打,有本事他就报官,这官司打到御前我也不怕。”

蔡鼎略微思索了一下又道:“初来此地,却也不能把士绅们全都得罪了。”

“先生的意思是?”

“既然你不愿借孙阁老的势,那便打一批,拉拢一批,县中豪族最好攀比。”

“先生的想法倒是与我一致,乐亭豪富中,张家在百姓的风评还算不错,我倒是想联张家之力,削减王家的势力。”

“士绅贵胄将天下的田亩侵吞了个七七八八,如果都有韩兄弟你这般的魄力心思,那也不会民不聊生了,韩兄弟,你听说了没有,如今秦地饥民四起,揭竿啸聚,怕是要起祸端。”

“听说了,横灾天降,赤地千里,百姓活不下去了。外有鞑虏,内有流民,我等既为一县镇戍,自然要护卫这方圆不逾百里的一方安宁。”

韩林叹了口气,随后又在马上对蔡鼎抱拳说道:“林驽钝,左右也都是行伍将校,还请先生助我。”

蔡鼎沉吟了一下,最终点了点头说道:“希龙少有求人之时,自收到信,孙阁老对此也十分看重,这才遣我过来,几日相处,我倒是觉得希龙信中之言有些保守了。”

韩林有些欣喜地问道:“先生的意思是……”

“自是答应你了。”

韩林大喜过望:“先生之前常伴孙阁老左右,乐亭这一小县实在有些局促委屈了先生,若有不周之事,还请先生见谅。”

蔡鼎呵呵一笑:“我本就是布衣,谈什么局促不局促的,见不见谅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806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