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7章 路窄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这边聚众十余万的徐鸿儒打得脑浆子都能快能划船了,可我们的弥勒转世,闻香教主,大明兵部官员,明末的斜杠青年王三郎,不仅不拿他众多的名号来召集教众,反而躲在家中闭门不出,无所事事。

关键的时刻,他痿了。

得到消息的徐鸿儒气的差点吐血,可他也没办法,自称中兴福烈帝,封王好贤为三太子。

吐血的不止是在山东的徐鸿儒,还有造反的老祖宗白莲教。

本着不管谁造反,我白莲教一定要帮帮场子的宗旨,于是也在四川起了事。

但谁承想,偷来的教义,永远不是真正的揭竿而起。

你就造吧,那闻香教的教主一造一个不吱声。

于是“天下豪杰遂寂无响应”。

徐鸿儒率众在山东大干特干五六个月,席卷了半个山东,王好贤在家中吃瓜看戏。

等徐鸿儒那边都被割的剩个骨头架子了,优哉游哉的王好贤突然醒悟了过来。

这瓜怎么吃着吃着,好像吃到自己的身上了。

这才想着要跑,于是准备带着大批家私出逃,但他二哥自然不肯,你捅了这么大的篓子,拍拍屁股走了,那这刀不就落到俺们脑袋上了麽。

于是便率家人阻拦,王好贤下令放箭,伤了不少家人,连他二哥王好义都中了一箭,王好义一路向南,跑到了扬州,天启三年冬被捕,次年在京师被斩于西市。

地府当中的转世弥勒们又将大拇指换成了中指。

这哪里是新脑子,这简直是没脑子。

弥勒怎么转世到了这么一位身上。

要说天启皇帝朱由校也比较抽象,他王家自打创立闻香教才多少年,就闹得声势这么浩大,不说诛其九族也就罢了,怎么也得夷其三族吧?

可朱由校不,也不知他怎么想的,突然就发了善心。

下了旨:“余党系从宽宏”。

因此王氏家族只有王好贤的两位兄长、王好礼、王好义遭到了流放,其他人什么事都没有,该传教传教,该敛财敛财,只不过比以前稍微收敛了那么一点。

又过了几年,来到了崇祯朝,闻香教觉得风头过去了,于是又开始在乡间奔走,暗中传教。

闻香教的组织架构以佛教的三宗五派为根本,之下又设九杆十八枝。

即由教主统帅若干“总引”。

一个总引统帅若干“房”,房以区域为划分,如果教徒众多,也分为一二三房等,统帅房的叫“头行”。

房以下称为枝杆,头目为“头续”,一个头续总领若干个“领众”,领众相当于行伍当中的队长。

滦州本来就是闻香教的根据地,且居于永平府的正中,因此闻香教广布,各传头四处奔走,一州九县广收教众,以讲道之名,密盖经房,讲述《九莲经》等经卷。

闻香教初代目教主王森被“自缢”而死,二代目教主王好贤被斩首弃市。

由于二代的嫡子被流放一扫而空,因此现在的教权就落在了三代的手里。

之所以教权落到二房的手里,是因为三房的王好贤不仅造反没能成事,而且事败以后,还不顾血亲骨肉,伤了二房王好义,由此不得长房、二房的待见,处处遭受排挤,因此三房迁到了卢龙县安家楼。

三代目教主是王森二子王好义的嫡子,叫王可就。

虽然他今年也不过十二岁,但还是因为他爹王好义在三叔王好贤逃跑时阻止,在受了伤的同时,也为保证了家族的延续,还是被推为了教主。

我们的三代目王可就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对着他身旁的一个中年人说道:“族叔,家中的事儿你已经讲得我耳朵都起茧子了,侄儿困的要死,能不能改天再讲?”

被王可就称为族叔的人叫王好仁,他是王森的弟弟王林之子,虽然也属于二代,不过是旁支,在闻香教中当着总引,说是总引,但教主王可就还小,教中大大小小的事都是他在拿章程,最后走个流程让王可就点头便是。

因此,王好仁其实才是目前闻香教的掌舵者。

王好仁长长地叹了口气,随后躬身对着王可就施了一礼:“既然如此,那教主便先歇息了吧,好仁告退。”

等到王好仁从房中退了出去,原本昏昏欲睡的王可就猛然抬起了头,冷冷地盯着已经被阖上了的木门。

王好仁出了房门以后,东拐西拐,又来到了一处小院,先在门前侧耳听了听,随后敲了敲门。

不久,房门被打开,王好仁闪身而入。

“怎么样?”

屋内这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略微佝偻着腰含笑向王好仁问道。

王好仁微哼了一声:“不过是一小儿而已,能成什么事儿?我自有办法。”

王好仁的脸上挂上了些许的不屑之色,随后又看向面前的这个男人,嘴里说道:“李兄,咱可说好了,若是我闻香教能进入你说的那个什么乐亭营下四村,打探其秘辛、再相机破坏。你可要走请你国汗王,教我闻香教入你国传教。”

如果何歆在这里,定然能认出,这人就是之前她被王营囚禁时见过的那个背后主使,崔三。

如果郭骡儿知道,在锦州市把他耍的团团转的鞑子细作大头目,被他引为宿敌的贼子就在这里,定然要生食其肉。

这个佝偻的老头不是旁人,就是当年武长春细作案消失了的、也是在锦州给韩林带来极大麻烦的北普陀山和奴贼的细作头目,化名为崔三的李玉山。

自宁锦之战逃脱了郭骡儿的追捕后,李玉山先是去了北普陀山待了一段时间,但没想到韩林竟然进剿了北普陀山,好在他身手不错,翻墙跑了,不过和他一起翻墙的北普陀山头目老西风可就惨了,从墙上摔了下去摔断了腿不说,听说最后还被人灭了口。

随后李玉山也不敢留在锦州左近了,又去了松山、杏山乃至宁远,等到前屯大火时,他又随着流民跑到了关内,武长春案其实说起来也没多久,他也不敢进京,于是便在京左永平府潜伏了下来。

而后偶然见闻香教领众在传教,他以入教之名一步步接近了总引,最后花了大笔香钱金才接触到了王好仁这个“代教主”,随即表明了身份。

他原本想借闻香教在永平府搅个天翻地覆,但由于闻香教被朝廷打击也不过才六年的时间,因此王好仁说什么也不肯,只说等待时机。

就在两个人拉扯之际,因功受赏的韩林奉旨在乐亭立营。

韩林之事已传遍大江南北,他这个鞑子细作的大头目怎么能不知晓?

而且韩林的所作所为也让他颇为忌惮,于是退而求其次,让闻香教打进乐亭营四村,打探秘辛、相机破坏,甚至……刺杀也不是不行。

所付出的代价不过是让闻香教去金国传教,而在金国,萨满教才是国教,更有黄教在那里,这两教根基深厚,他这闻香教能传的,无非也就是那群底层的汉人而已,虽然他自己也是汉人,但他觉得在金国的汉人,根本成不了什么气候。

不过想到韩林,李玉山也不由得感叹。

真是冤家路窄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969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