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51章 将商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韩老弟的眼光不错。”

梦香楼二楼,吴襄就着姐儿的手,将酒盅里的酒一饮而尽。

随后将那那姐儿搂入怀中,揉搓了一阵抬起头对着韩林笑道:“几年以来,宁锦、松杏诸地,关门看似凶险,实则固若金汤,出了关便是通衢孔道,可以说在山海关内做生意稳赚不赔。”

“吴大哥说的是。”

韩林点了点头:“小弟也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想在此地做些生意买卖。”

韩林身边的姐儿使劲往他身上贴,依偎在了他的怀里。

酒色财气,与这些人打交道是绕不开的,韩林现在已经摸清了门道,反正也不会去动真格。

要是王愿和二狗子在此,怕是会馋哭了。

吴襄身边的姐儿,就是方才穿着杏黄衣衫的那个,而韩林身旁的姐儿则是对韩林暗示要用嘴暖酒的那个。

而金士麟身边的姐儿则是一个新面孔,不苟言笑,举手投足之间有一丝清冷之色。

对于买卖一事,除非像去福建那样,有韩林的特意吩咐,他是不愿插手的,因此一直保持着沉默。

与其他两个人不同,他和身边的姐儿至少间隔了两拳的距离,姐儿倒酒他就喝,姐儿投喂他就吃。

两个人正襟危坐,都是一般的冷峻,在这楼馆的环境当中,看起来十分诡异,引得另外两个姐儿“咯咯”直接笑。

“赵姐姐,这个法子不管用咯。这位俊俏的公子好像不吃姐姐这一套哟。”

韩林身边的姐儿将一颗亲手剥的炒榛子送进韩林的嘴里,对着其笑道。

姓赵的姐儿,脸上浮现出了一抹羞红。

韩林替金士麟解围道:“我这兄弟平日里不近女色,近日里要是猛的变成了色中饿鬼,反倒是会让我惊掉了下巴。”

欢场卖笑的,能有几分真意?韩林听身边的姐儿的意思也是,这姓赵的女子,怕也是用这种性格来吸引恩客。

众人闻言都笑了起来,吴襄道:“虽说坐怀不乱乃大丈夫之所为也,但士麟这般岂不是辜负了美人的好意?”

“属下,实在是不好此道。”

金士麟面色平静地说了一声。

韩林知道金士麟虽然面上看起来古井无波,但心里恐怕也十分尴尬,便又出声道:“媚眼抛给瞎子看,吴大哥且莫管他,且饮此杯。”

说着,韩林将杯中酒饮尽。

吴襄也饮了一杯,对着韩林说道:“若是老弟做其他生意,我也不劝,但这开银号放印子嘛,能赚几个钱来?你且听老哥我一劝,开个赌档,这帮丘八们发了饷银就去博戏赌钱,只要狠下心来,老婆孩子都能抵给你。”

韩林自然不会和他说汇通银号的经营模式,而且便是说了吴襄估计一时间也难以理解,别人的开银号,是通过存银的费用、九出十三归的放贷以及制铸银锭的火耗来赚钱的,他这种存银给息的方式,不是钱烧得慌么。

再说了,又有哪个人愿意将真金白银交给别人保管?

说白了,聚拢资金,广进薄出这个道理看似简单,但是在没有后世认知的情况下,想要理解还是非常困难的。

“开设赌档,确实是一个厚利的买卖,但不仅有逃债的风险,还易出血光之灾,小弟本钱薄,担不得如此风险呐,这银号的利虽薄了些,但也更加稳妥。”

听到两个人谈起了买卖,几个姐儿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韩林身边的姐儿又满上一杯酒,递给韩林,媚眼如丝地道,:“想不到公子不仅俊俏,还会赚钱,日后若是发了家,可莫要忘了奴家!”

感受着不断往怀里钻的软糯身子,韩林笑眯眯地掐了一把:“怎么会忘了如此甜嘴的姐姐呢。”

虽然举止十分轻浮,但韩林其实正在心里想着别的事。

吴襄与他只不过一面之缘,这交情嘛,估计也就比怀里的姐儿深一点,路上偶遇寒暄两句也就罢了,怎地就非要拉着他在这楼馆当中饮酒作乐?

要是说吴襄真个这么好心,为了他这八字还没一撇的生意出谋划策,韩林是决计不信的。

因此韩林有些不解其意。

从其言谈举止上来看,吴襄完完全全是一副商人的嘴脸,而不是那种正经的武官。

见韩林的杯子空了,身旁的姐儿提起酒壶就要给韩林倒酒,却被吴襄给接了过去,他一边为韩林斟着酒水,一边漫不经心地道:“听老弟的意思是,手里缺银子?”

“吴大哥这话说的,银子是宝贝,谁还嫌多了?”

韩林一边用手扶虚扶着酒壶,一边笑道。

但他说得仍然不置可否。

“我说和老弟是同道中人,果然是没说错的。”

放下了酒壶,吴襄看向韩林,问了一句看起来莫名其妙地问题:“老弟是乐亭的县戍,上次见到乐亭营的卒伍英姿壮武,实在是令人钦佩。”

“吴大哥过誉了。”

“不过,不过若逢战事,这些募兵可不顶事,若说起来,还是要养一些自己的家丁才是。”

“吴大哥说的是。”

“老弟,你那千五百人朝廷便是发半数的粮饷也是不少吧?”

韩林心里道,终于来了。

于是,叹了口气缓缓地道:“这养兵的难处,大哥贵为参将是知道的。”

“那是自然,朝中的大人们每每催促,可他们在京师高卧,哪里知道咱们在这四战之地的难处。这些寻常的兵,一到战事就逃了怯了盯得甚事?在战场上,真个能保咱们命的,还不是那些同吃同住的家丁?”

吴襄看似推心置腹地道:“要我说啊,老弟还是养一些亲近的家丁才是。等到了外查或遇到战事,就雇一些青皮喇唬,抓一些壮勇余丁来凑数,反正人嘛,是死不完的。”

“这……”

韩林沉吟了一下:“遇到外查,岂不是一眼就能被人看出来了?”

“嗳。”

吴襄的声音上扬,身子向后一仰,伸出手指搓了搓:“只要有这个,那些大人们还不是跟咱们一条心?老弟恐怕不知道,便是京营,也是这般做法。”

“遇到战事,就算打不过又如何?那些泥腿子的命,便是千百条也抵不上咱们的一根指尖尖。”

韩林眯了眯眼睛:“吴大哥的意思是……”

“养家丁要的是银子,用不了那么多粮,剩下的那些泥腿子,饿不死就行了,多出来的余粮……老弟要是有想法,老哥我可以收了,这价钱嘛,都好商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0813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