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30章 送别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乐亭营外五里亭,一辆车驾正在等待,亭子当中,韩林、蔡鼎、茅元仪等人正在与孙鉁、鹿善继拱手作别。

“多亏了守备与可挹,才不虚此行,鉁回去定然会彻头彻尾与家严诉说。”

孙鉁对着前来送行的两个人躬身施礼。

“先生哪里的话,阁老对韩林有恩,此小事无需多提,他日先生与阁老若再来永平,定要来乐亭相叙。”

韩林十分谦虚地对着孙鉁道。

孙鉁、鹿善继两个人年初时去拜访袁崇焕吃了闭门羹,在乐亭盘桓了大半年之久,这件事完不成,二人没办法回去和孙承宗交代,因此两个人整日都是愁容。

后来韩林实在是看不过眼,叫蔡鼎得了一个空,携自己的亲笔去拜访赵率教,叫赵率教帮忙从中撮合一下。

年初时赵率教答应了孙鉁和鹿善继会上书,但是那得等到袁崇焕首肯了以后,这已经是不小的情义了,孙、鹿二人也不好得寸进尺。而韩林这一下可以说是帮了他们天大的忙。

蔡鼎回来不久,赵率教那边就传回来消息,说袁崇焕邀二位去宁远一叙。

此时袁崇焕刚刚斩杀了毛文龙,兴许是了却了心中一件大事,同时也为了防止朝堂秋后算账,想在朝廷当中找到一个奥援,因此转了性子。

同意上书辩称柳河之战的目标是接应难民而非渡河斩级,如此一来,马世龙的罪责就减轻了不少,而孙承宗那边也算洗清了。

韩林稍微挥了挥手,二狗子和李柱就提了酒壶过来,韩林将盛满的酒杯端起:“高阳虽说不远,可林有值戍之责不能轻动,今日且以薄酒为二位送行,他日相见还不知要到多少时日。”

鹿善继哈哈一笑:“守备咱们之间的约定或许不远,何须如说得如此伤感。”

韩林微微一笑:“鹿先生放心,某已叫人在祥云岛上辟地,相信最迟不过明年,书院便会建成。”

盘桓在乐亭营这段日子里,百无聊赖的孙鉁和鹿善继时不时就去营学当中转悠,偶尔入其中听听其他人的授课,乐亭的营学都是涵盖农、工、商、兵的实用之杂学,这给他们带来了耳目一新的感觉。

此时的社会风气开放,各种学说并起,但这种杂学由官方统一教授还是第一次见。

鹿善继心中痒痒,也授了两堂课,不过他讲的都是儒学和心学,台下的人听得云里雾里的,很多都睡着了。

毕竟这些人又不是读四书五经准备入仕的士子,哪里听得下去。其时韩林和蔡鼎也在场,对视了一眼后,知道这事有戏,于是便和鹿善继说了在祥云岛上开设祥云书院的事。

此事蔡鼎和他提过,鹿善继想了想便答应了下来,同时还应承,会说服其好友孙奇逢一同,两个人在这里共同来此传道授业。

不过鹿善继在定兴还有很多弟子这里的书院还未落成,便暂且先回去,等书院落成以后再携弟子前来。

韩林心中高兴不已,他已经打算祥云书院一旦落成,便开始向外招收士子,并给与奖学金制度,到时候从这里出去的士子怎么也会承他的情,往后在士林当中也算是有一股力量来与他支持。

这个想法其实是受徽商的影响,只不过徽商是乡党,而韩林将其范围更扩大了一些,助其起于微末,总比后面花银子,人家还推三阻四的好。

估计今年底或明年初这番景象就会在乐亭显现。

而除了祥云书院的事,最近还有一个人的到来让韩林十分高兴,那就是一个名为祁坤的人到了乐亭。

吕蒙子到达南京以后除了在南京盘铺子,还携带了韩林以及张景岳的书信去南直隶通州(今南通)去拜访当代的外科大家陈实功。

此时的陈实功已经七十多岁了,经不起远行的舟车劳顿,于是便派了关门弟子祁坤携六个门徒来乐亭。

张景岳的面子陈实功是要给的,不过最为打动人的其实是韩林在信中写的一段话。

大概意思就是,战事的时候军中会有无数伤残,恳请若虚(陈实功字)悲天悯人救助伤卒,此外外科与内科不同,外科需要大量的实践,而现在的人对于动刀是十分害怕的,但军中却没有这个说法;最后韩林还承诺,敌人之尸将全部交给其门生加以研究。

死者为大、入土为安。

哪里有人肯将自己或亲属的遗体交出来供以解剖研究?可敌人的就不一样,这种“大体老师”的许诺,反而是最打动陈实功的关键。

他行医数十年,见过也动过不少刀,可他的门生子弟哪有那么多可以用的尸体去用?因此外科相对于内科来说理论大于实践,现在有了绝佳的实践地,陈实功便将自己的关门爱徒给送了过来。

韩林不禁感叹,人脉网络的建立果然是最好用的。从鸭掌子到张景岳再到陈实功;从金士麟到赵率教再到孙承宗;从郑养性到周延儒、温体仁。无不体现出了这一点。

而这也让韩林下定了决心开设书院,现在他在士林当中的人脉,一个是靠他之前打响倒魏的第一枪得来的,另一个则是他用银子买来的,但无论哪种其实的关系并不牢靠,而只有培养起来的人才能放心。

孙鉁和鹿善继的车架在官道上越走越远,直到完全消失,众人才往回走。

经过袁崇焕的上书,孙承宗的罪名十有八九会洗脱,而到时候,朝堂上奏请其起复的声音肯定会来越强,对于此最兴奋的不是孙承宗过往最神秘的幕友蔡鼎,反而是茅元仪。

他开始絮絮叨叨地同众人讲述当年和孙阁老一起督师辽东的过往,同时也对未来能够大施拳脚而充满了憧憬。

回到乐亭营以后,各人都返回自己的公事房,蔡鼎故意拖慢了两步,在韩林身边耳语:“若阁老起复,茅止生怕是留不住了,守备要早做打算。”

韩林点了点头。

不过这么时日下来,韩林和茅元仪也积攒下了深厚的情义。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韩林自然不能阻挡茅元仪的前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964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