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36章 工房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第136章 工房

炮这件事可能需要图徐缓进,但鸟铳这件事则是韩林想点的第一个科技点。

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在于这个水力捶锻上。

大明兵仗局和军器司所造的鸟铳、火铳、快枪等单兵火器的品质实在是一言难尽,弓弩这类不仅吃身体素质,而且还需要常年累月的练习才能将弓弩用好。

但火器不同,短则半年、快则两个月,就能够训练出合格的鸟铳手,但问题是训练是要喂弹丸的,就今年以来,由于训练时火器炸膛炸死炸伤者就已经足有十来个人,让乐亭营的营兵对于火器也产生了极大的不信任感。

为此韩林不得不两次向兵部请求兵备,但兵部也只允了一次,而且给的量也不过是半数。

因此韩林决定自造鸟铳,在经过朝廷的批准以后,各卫所是允许私造的,韩林身兼属于营伍制,但同时又加衔卫所制,因此乐亭营也可以。

不过《明会典》另有一项规定:“成造军器不如法者,各笞五十。”也就是说不允许私自改造,虽然这是小罪,但韩林肯定会对其进行改造,最主要怕的就是技术泄密。

兵仗局和军器司背靠朝廷,可以调动大量的工匠为其所用,可韩林让吕蒙子、郭骡儿等人搜罗了两年的时间,通过各种利诱才聚集了不到百十来号工匠,而精通制铳的就更少了,只有五个人。

让这五个人手工去造,那要猴年马月才能满足一次他这千五百人的补遗?

此时最好的材料是闽铁和苏钢,但距离都太远了,即便以舟船运输,也要消耗不少的成本。此时最好造铳炮地一个在佛山,一个在澳门,那就更远了,买来一些参考还行,要做补充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而此时的乐亭其实就是后世的唐山所属,这可是钢铁产量以一市占世界第三的存在,来到这里韩林自然不能堕了它的威名。

因此韩林将目光投到了风力和水力上。

一斤精铁需十斤粗铁锻出,反正有了齿轮组的存在,那不如就以水力来锻铁,千锤百炼亦能成钢,那这抡大锤去杂质这种粗加工的事,自然用水力是最为合适的。

要说水力捶锻就能大批量如同流水线一般生产板甲、铳筒那纯属是扯淡,不过用在材料加工以及比如卷筒这种事上还是能够胜任的。

后面那些精细的活计仍需要交给人力来完成。

但在韩林看来这已经够了,水力捶锻可以昼夜不停,只需要很少的人工就能够生产原材料和粗加工,这就大大的减少了人力的成本。

而对于后面钻孔这件事,韩林将目光投向了风力,水力由于持续平稳,而且能够通过筑堤设闸的方式来调整水流大小,更适合捶锻。

风力不稳,力道大些。但扩孔和刮镗这件事本来就是一个持续的圆周运动,无需考虑平稳与否,现在的工匠也大部分使用的是弓车床自上而下的扩孔方式,一来是铳筒本身难以稳固,二来这种方式也难以进行太久。而风力扩孔和刮铳膛则恰好弥补了这一点。

当然,扩孔和刮镗也是粗加工,细加工仍需人力。

但这种产能上的提升,已经是大大的进步了。

韩林将想法和盘托出以后,王徵和茅元仪立马评估其可行性,只略作了一番讨论,就觉得这事十分可行。

茅元仪摇着头看向身旁的蔡鼎感叹道:“可挹老同我说守备乃是天纵奇才,如今看来所言不虚。”

韩林呵呵一笑,谦虚道:“几位可莫捧我,这可都是最简单的道理,就拿这水力锤来说,其实不过是个水碓的变种,过往舂米是因为其力道太小,如今力道大了,可不就是能拿来锻铁了?往后如果不需要那么多精铁了,再不济它也能去夯砖。”

“道理是这么个道理。”

王徵也捋着胡子赞道:“东西摆在那里,但能够将其演化确是需要天赋,不然也不会恍然大悟,醍醐灌顶了。”

身旁的蔡鼎同样点头含笑附和。

几个人的夸赞让韩林为之脸红,这哪里是他想出来的,根本就是后世的知识和见识造就的。

但这也是他要的效果,王徵的齿轮组技术如果让他去捣鼓,估计也捣鼓不出来;而如果不是茅元仪的讲解,韩林也不知道原来制造铳管有这么多工艺和流程。

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

而韩林的独特优势就是见识和知识,因此他也不需要事事精通,只要把握大的方向不走弯路即可。

想到这里,韩林对着三人说道:“既然人力这件事解决了大半,那接下来王老这边先以建造水车和风车为重,想想办法将成本降下来,现在建筑一个要花费几千两银子,咱们的‘女财神’每次见到都恨不得生撕了我。”

一直在旁边没怎么说过话的蔡鼎笑着道:“这也不能怪何主事,如今处处都需要银子,何主事能够保证各司都能照常运转,在老夫看来实在是女中诸葛了。”

听到蔡鼎夸何歆,对其觊觎不已的茅元仪赶忙接道:“要不我怎么说何主事乃奇女子呢,浪迹丛中十数年,这样的女子实在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

接着茅元仪转头向韩林道:“这样的女子,守备大人为何不为之心动?”

韩林心中何歆这伪装也忒好了一些,他可是知道何歆究竟是个什么性格,这要弄到宅邸里去,谁听谁的?

因此连忙摆手:“不敢动!你觉得她是奇女子不错,但我觉得她是个母老虎,”

“非是本人自夸,无论相貌学识本人也算上乘,以守备看,迎娶何主事有几分机会?”

韩林耸了耸肩:“这我可管不着,你自己看着来,茅先生莫忘了,与你相争的可还有个高千总呢”

听到韩林提起情敌,茅元仪冷哼一声:“倒要与他比个高下!”

“方才说到哪儿了?哦,王老去建风车。”

韩林赶忙把话题重新拉了回来:“茅先生就用水车和风车,先将这千五百人的火器给造出来替换朝廷下发的,咱们这工房也算是立起来了。”

想了想韩林又道:“工房先设民器和军器两司,但工造一事还需集思广益,这样,蔡先生,你帮我拟一个告示。”

“无论是关于民生器具的点子,还是军中器具的点子,也无论是谁,只要衙署评定后有用,就给与重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796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