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1章 虹出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崇祯二年六月初五,天空飘起了牛毛一般的细雨,时值盛夏,海上孤岛,天公阴沉不定也是常有的事,沾了雨水的各色旗帜垂在杆头,时不时在风里抖动一番,以彰显自己的作用。

走出船舱的袁崇焕抬头望天良久,猛然冒出了一句:“今日是个好天气。”

与往日的常服和官袍不同,今日的袁崇焕披了甲胄,腰悬了一口夔龙文剑。

伴在其左右掌管中军旗鼓的徐敷奏点了点头:“督师所言极是,今日这天气属实难得。”

随船已到达数日,但今日是徐敷奏第一次露面。

并不是他托大,而是因为他与毛文龙有很深的旧怨。

深到恨不得除之而后快那种。

徐敷奏本为京中小唱,但颇为勇武,天启年时被时任辽东巡抚的阎鸣泰所用,负责募集辽兵,后因宁远之战立功,升到了都司,得到了袁崇焕的青眼,不久又成了车营的参将。

后来袁崇焕派他和另一员参将赵佑去东江镇,商议东江镇移师的事宜,两人打起了毛文龙所招抚的数万辽人的主意,这种抢果子的做法毛文龙自然不能同意,后来赵佑被杀,徐敷奏带着部分辽民逃走。

七年,又蛊惑旅顺参将李鑛投奔袁崇焕,奏请天启皇帝将徐敷奏和叛将李鑛一起处斩,不过恰巧又碰上了宁锦之战,袁崇焕以人手不足为由,奏请皇上许其戴罪立功。

李鑛是被砍了,不过徐敷奏是一点屁事都没有,更加神奇的是,同年,徐敷奏甚至还去京师考中了武举人。

收回目光,袁崇焕对着徐敷奏身后一个头戴笠盔,亲卫打扮的人笑道:“兴治,俱否?”

其人赫然便是刘兴治。

刘兴治躬身抱拳:“敢不为督师效死。”

如果毛文龙看到这个场景,一定会勃然大怒。

不消说,刘兴治肯定已经投了袁崇焕,而在背后煽动蛊惑的,也肯定是徐敷奏无疑。

好个徐敷奏,真是逮着一个人薅啊。

还有天理吗?!还有王法吗?!

而与前几天又不同的是,今日东江镇兵除了在船上留守看顾的以外,皆尽登岸,可以说是倾巢而出。

今日督师摆围较射,赢者有赏,辽东镇兵和东江镇兵由于各种原因,双方都不能说是互相看不顺眼了,简直是积怨已久。

如今终于有机会较量一番,因此各个摩拳擦掌。

袁崇焕将自己的大帐设在了山上,不久毛文龙也兵将到了,不过摆围较射也不可能数千人一起比试,因此都司赵可教又叫人遴选出百余人入围,其他人都在围外观射。

这边毛承禄、毛永义、毛永诗等遴别人选,那边毛文龙一如往常一样,独自进了袁崇焕的帅帐。

甫一入帐,见到披着甲胄的袁崇焕,毛文龙先是一愣,但也没太在意,毕竟摆围较射是军中事,为了表现出重视卒伍,文官披甲也是常有的事。

仍穿着绯红官袍的毛文龙甚至有一些惭愧,袁崇焕一个文官着着甲胄,而他一个做为武官竟然穿的是袍服。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甲胄比较沉重,坐在椅子上的袁崇焕没有起身,只是淡淡地对着毛文龙道:“毛镇来了,坐。”

坐下以后,毛文龙对着袁崇焕道:“今日可不像是甚么好天气,若较射怕是有不少人要失了准头。”

袁崇焕扫视了毛文龙一眼:“倒与毛镇不同,本部院却觉得今日是个千载难逢的好天气。”

毛文龙向后靠在了椅背上:“敢问督师何解?”

“雨后必见虹,虹为天之喜,风雨过后,辽海定然清明。”

毛文龙一拍巴掌:“督师所言甚是,职愿与督师携见。”

袁崇焕只是笑了笑,没有说话。

屋内的气氛一时有些沉闷。

过了好半晌以后,毛文龙直起了腰身又向袁崇焕问道:“督师何日起行?”

帐外起了一片嘈杂,似乎被选出来的人已经开始入围。

袁崇焕偏头看了一眼后答道:“宁远重地要冲,不能久离,本部院来日便行。”

“明日职送督师。”

袁崇焕盯着毛文龙看了一阵,缓缓地摇了摇头:“明日便不见了。”

说着,袁崇焕从座位上站起身,对着毛文龙躬身一拜:“国家海外重寄,合受本部院一拜。”

这突如其来的一拜让毛文龙吓了一跳,他不敢托大,连忙也站起身与袁崇焕对拜:“督师言重了,此本职也,怎敢受督师一拜。”

袁崇焕向毛文龙的身后望了望:“怎不见镇下各官?都俱来见罢。”

毛文龙点了点头,刚要转身去召集自己的部将,同在屋中的旗牌官张国柄将其拦住,笑道:“怎敢劳毛帅动身亲召,某去即可。”

毛文龙暗中皱了皱眉头。

不一会,东江镇的将官们便鱼贯而入,在袁崇焕的营帐当中跪下。

袁崇焕挨个向他们看了看,对着一个人问道:“君何人也?”

“回督师,卑职东江镇副将毛承禄。”

“你呢?”

“卑职东江镇参将毛永诗。”

袁崇焕问了一圈,绝大部分都姓名毛。

毛文龙在旁边笑着对袁崇焕解释道:“此几人都是卑职的犬子小孙。”

袁崇焕点了点头:“原来,东江镇都姓毛。”

别的人听在耳中还没觉得什么,但毛文龙听到以后却是瞬间寒毛直竖,刚想去解释,可袁崇焕根本就没有给他机会,已经开口往下说了。

“尔等俱是好汉,我宁远官有许多俸,兵有许多粮,尚不能人人饱暖,你们在海外劳苦,每月仅仅领米一斛,还要供家中分食,实在让人心中痛楚,且受本部院一拜,往后为国家效力,必不愁粮饷。”

东江镇入帐的将官连连叩首,无不感激涕零。

叫众人起身以后,袁崇焕负手回到座位上,一撩战裙,稳稳地坐了下去,抬起头来再望向毛文龙时,脸色已经是冰寒一片。

“本部院节制四镇,严清海禁,实恐天津、登莱受心腹之患。今请设东江饷部,钱粮由宁远送至,东江亦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89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