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61章 文书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正月十六,公事房内韩林晃动了两下发僵的脖子,继续去看手里的花名册。

这名册是侯世威呈递上来的遴选出来的乡勇演武名单,名单上的第一个人的名字叫侯大志,韩林总觉得有些耳熟,但实在想不起来在哪里看到过这个名字了。

密密麻麻的单子上,大约有三百人,是这一次演武的主力。一州四县的演武阵仗弄得不小,这事情其实还挺难办的。

一来不能输,二来赢的看起来还不能太过于轻松,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因此用刚刚训练不久的乡勇做基底,再用战兵们做托底是比较稳妥的方式。

这是早就既定下来的事,只是在人员选拔上出了点问题。

乡勇这边还好说只要指派就好,而战兵那边,则要两个战兵部,一个中军直属的骑兵司来抢夺百十个名额,甚至水营那边都跃跃欲试,好说歹说,才让徐如华按下来这个想法。

这是露脸的机会,谁也不肯放弃,因此人选迟迟都没递交上来。

乡勇的名单也没什么好看的,毕竟刚刚经过训练,个人的能力其实大差不差。

韩林又转过头看向手边堆叠的老高的各种公文,不由的有些心里发苦,二十天的长假过去以后,突然一开始处理公事,很难再适应,工作效率十分低下。

每每都会遇到:“这他妈的是啥?这他妈的又是啥这种疑问。”

一个上午过去根本没处理几份公文。

一边摸着鱼,韩林一边在心里暗骂。

他娘的,人为啥要上班呢?!

正发着呆,二狗子推门而入,对着韩林道:“少爷,这是几家工厂的选址文书,是蔡先生和何主事都签过字的,衙署那边比较急,说要少爷尽快审阅盖印。”

说着,二狗子便将文书又叠在了韩林手边的文书堆上。

韩林看着,欲哭无泪,你们是真怕我闲下来啊!

韩林将文书拿了起来,先是翻到最后,上面盖着乐亭守备衙的军衙大印,大印旁边还有几个小印戳,分别是守备衙署总理蔡鼎、衙署知商事主事何歆、知民事主事王徵。

韩林又翻到了前面,厂房选址十分都在汀流河沿岸,这样不仅方便原料和货物的运输,同时也能够就近借用风车、水车的动力。

看了半天没发现什么纰漏,韩林随手便抄起了自己方二寸五分,直纽的同印,在嘴上哈了两口气,按在了文书上,看着上面如同迷宫一般的九叠篆文,韩林满意地点了点头,将其又递还给了二狗子。

见二狗子转身要走,韩林将其叫住:“狗子,这个年节过的咋样?”

二狗子嘿嘿笑道:“托少爷的福,俺这大半个月不是吃就是睡。”

韩林长长的“哦”了一声:“那就是十分舒坦咯?”

“不瞒少爷,舒坦!舒坦的都快找不到北了。”

“这样啊。”

韩林摸了摸下巴:“等营学开了以后你就过去。”

“啊?”

二狗子微一愣神:“少爷,俺就是一个下人,去营学做什么?”

“这人呐,就不能太舒坦了,俗话说的好,饱食思淫欲,人太舒坦了也就废了。老话也说了,居安思危。再说了,下人怎么了,老子的下人也要读书识字,不能当个废人!”

“少爷……俺是不是哪里惹着你了?”

“甭他娘的废话,这事就这么定了!”

看着二狗子毫不舒坦的走了,韩林顿时感觉舒坦了不少。

他将战兵营送上来的名单略微瞧了瞧,也没啥好说的,这种名单只要报上来就行了。

他又随手抽出一份公文来,扫了一眼,随即眉头紧皱。

这份公文是永平府县衙和永平兵备道联合签发的,大概意思就是近来大明四处都起了民乱,特别是秦地、汉中的乱民已经开始游动,甚至有合流之势。

临近蓟州镇的迁安一带,同样起了民乱,还有一些贼匪在景忠山一带啸聚。

此外,还有白莲教、罗教、闻香教、无为教等妖教在各地开始倡乱。

总之,这个公文的内容可以概括为一句话,各地都乱成了一锅粥。

看来,该来的还是跑不了,韩林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猛然间想到一件事,韩林又让二狗子将郭骡儿给叫了过来。

郭骡儿推门而入的时候,韩林正在屋内踱着步子,他刚刚行完礼就听见韩林问道:“潘野那边有什么消息传回来没有?”

在韩林的授意下,潘野留在了东江镇,成为了乐亭打入了东江镇的一颗钉子,由于隔得太远,而且都是海路,消息不畅,为了方便其行事,韩林还给予了他很大的自主权。

郭骡儿在脑海里回忆了一番以后说道:“上次传回消息还是在年前。”

“都说什么了?”

“虽然朝廷还在勘验刘兴祚归顺是否真假,但袁崇焕已经将刘兴祚任命为了守备,估计等朝廷勘验完毕后,还会升官儿。”

“千金买马骨,这是应有之意。”

韩林点了点头。

郭骡儿笑了起来:“也算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现在连潘野都升为了把总,管着一百五六十号人。”

明军的编制十分混乱,混乱到连韩林自己有的时候都难以搞清楚。

各官管理的人数也有所差别,比如乐亭营这里,一个把总管着四百号人,是大把总,而东江镇还是以前的小把,只管百五十号,不过这对于潘野来说,也算是他拼了命奔前走后的报酬了。

“不过说起来倒是有个十分有意思的事儿。”

能让郭骡儿这个活阎王觉得意思的事还真不多,韩林一时间也来了兴趣。

“潘野说刚到东江镇时,毛文龙对刘兴祚非常尊敬,说什么就是什么,待他如客,但是毛文龙在塘报里将刘兴祚归顺形容成了自己在阵前招降的,这让刘兴祚十分不满。”

“甚至,当着潘野几个心腹的面,毫不掩饰地骂起了毛文龙。而在袁崇焕给刘兴祚升了官儿以后,他俩的关系似乎也变得有些僵,毛文龙也将其当普通的下属来对待了。”

“特别是在袁崇焕指名点姓和毛文龙要人以后,关系就更差了。”

韩林摸了摸下巴:“咱们的袁大都督不愧是文官,这心眼耍的可以。”

郭骡儿也笑出了声:“确实,一个寻常的离间计就将两个人的关系闹崩了。”

“第一艘去东江镇的船什么走?”

韩林想起了自己召郭骡儿的正事,开口问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2871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