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3章 獠牙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卢龙县大校场的旌旗展招,崔尔进亲帅的府标营手里握着旗帜,在讲台和演武场周边站定,个个挺胸抬头,盔明甲亮,看起来倒是威风凛凛,十分雄壮。

武傋楼木质的将台上,崔尔进和赵率教居中端坐,其他的官员,则按照官职的大小分列在两边。

今日,是演武的正日,各县的营兵要分批入场,由此来展示行进与队列。

入场结束以后,便是变阵,由将台充当中军,各县的营兵在将台周围集结,统一观听将台上的旗号去变阵,如此一来,孰快孰慢,哪个营整齐,哪个营慌乱一目了然、顿见分明。

统一变阵结束以后,又要操练各兵种的配合,由于这次各营都不是本地,因此战车不在本次的考核范围之内。主要考核的还是马步。

小队和单兵的考核排在最后面,由检阅的考核大臣,也就是崔尔进在各营呈递的花名册上随机抽取。这个主要考量的是小队单位的配合,以及单兵的技艺。

至此,这一日的检阅也就算过去了,后面几日,将是模拟实战。

以抽签的形式决定对手,决出名次,最后第一嘉奖,最后的惩处。

其实一般到这个时候,演武也就结束了。因为无论是整体,还是个体的实力都已经彰显无疑。

不过那天晚上张凤奇提出的剿匪一事被崔尔进采纳,剿匪对于两个人来说,都是不可多得捞政J的机会,有大量的兵将聚集在此处,何乐而不为?

进场的次序依与卢龙县的远近,在本地的卢龙县自然是最先入场,而乐亭营离得最远,是最后一个。

两声号炮炸响,随后一阵急促的鼓点声响起,卢龙营以小跑的方式入场。

其他营伍都是外镇兵,韩林在校场上已经全都见过了,而相比于其他营伍来说,卢龙营因为在县城内扎驻,因此显得有些神秘,韩林不由得多看了两眼。

也就是这一看,韩林不由得赞叹出声,果然不愧是拱卫府治的兵,卢龙营的整体队列行进相当整齐,而且人看起来也十分有精气神儿。

各营入场的方式不同,卢龙营是小跑,而紧随其后的抚宁营正常行进,这里明显看出张守备是留了心眼的,因为不管快还是慢,都相当考验卒伍的步调协同和旗号的配合。

因此他选择了最稳妥的形式,不过只是一看,韩林就摇了摇头,即便这样抚宁营走的还十分不协调,甚至韩林还看到几个顺拐的。

能送过来检阅演武的,自然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而抚宁营矬子里拔高个也没拔出来什么像样的,其营正常的时候得是什么样就足见一斑。

本来卢龙营入场,将台上的崔尔进还十分满意地捋着胡子与身旁的赵率教、张凤奇夸赞,最后给了一个上下的评定。

这是明代最重要的“考满法”的标准,考满法的评定等级共分为九等,以上、中、下三等为基础,每等再细分出上中下三个等级,以此作为标准。

一般“中中”就是合格,而“上下”代表着很不错,只是稍有瑕疵而已,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了。

但等抚宁营入场,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

崔尔进咬着后槽牙道:“精挑细选,挑出这么些个虚兵弱将来,以本抚来看,当全营裁撤!”

随即崔尔进也不与旁人交流,在桌上的本子提笔写了一个“下中”。

如果张守备看到,估计牙花子都要嘬出血来,这是一个非常差的评价,如果后续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他很有可能要遭到革职。

后续几个营,迁安、滦州都得到了中中的评定,算是没有突出表现,也没有重大过失,就是走在了合格线上。

而昌黎情况稍好,得到了一个中上,只比卢龙差那么一点。

接下来就是乐亭了,由于是压轴,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其人身上。

崔尔进捋着胡须,偏过头对着赵率教笑道:“听闻乐亭营的守备韩林曾在赵帅的帐下听令?若按赵帅过往所见来看,乐亭营当得几等?”

赵率教摇头笑道:“本官只是观礼而已,不在其位不思其职,这核考一事当由抚台大人自决,至于其营能得几等,过往之说也做不得数,还要看今日的表现才是。”

“抚台大人公正严明,相信其人便是得什么评定,也难有什么怨尤。”

见赵率教没有接招,反而在话里话外提醒他不要公报私仇,崔尔进在心里不由冷哼了一声。

两个人正暗里交锋,一阵不疾不徐的鼓点便传了出来,紧接便是一阵歌声:

“烽烟起,角声扬,连云蔽日国有殇。”

“胡儿铁骑今又至,泱泱万里已无乡。”

“辱姊妹,戮爷娘,怜我父老泪仓皇。”

“传羽檄,着金甲,唤那九州好儿郎。”

“勿空视,莫坐望,争驰此身撒肝肠。”

“擂战鼓,催战云,共赴国难挺刀枪。”

“你我当有怀死志,岂任鞑虏纵猖狂?”

……

奋力嘶吼的歌声算不得好听。

但也恰恰如此,让人寒毛直竖,顿生豪迈之情。

恨不得仰天长啸,一扫胸臆肺腑之间的郁结之气。

所有人豁然一惊,纷纷抬起头向乐亭营来的方向凝视。

与各营入场的方式都不同,乐亭营的阵列看起来颇为壮观,营官韩林走在最前面,挺臂斜指,手中的佩刀露锋尖于地。

他身后的杨善和张孝儿,手里各高举乐亭营旗和韩林的守备旗,旗帜的火焰脚随风猎猎,响应着鼓点和歌声。

再随后便是不到三百余步卒队列和马兵队列,泾渭分明,各色认旗、五方旗等也在队列当中高竖。

脚步声整齐划一,发出“咚咚”地闷响,犹如踏在人的心头,心脏也仿佛在应和着,有节奏的咚咚直跳。

人脚、马蹄踏起来的尘土飞扬将半支队伍淹没其中,若隐若现,犹如猛兽刚刚显露出来的獠牙,让气势更平添了几分。

人身连成一片,虽然高矮胖瘦各不相同,但伴随着鼓点沉肩踏步,犹如起伏的巨浪。

歌声越来越大,队列也越来越近。

一股难以言表的威压,让所有观看的人,都不由得屏住了呼吸。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35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