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5章 镜成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远镜造出来了?”

守备衙公事房内,韩林有些讶然地看着联袂而至的王徵和茅元仪,随即就有些欣喜。

王徵和茅元仪相视而笑,随后王徵开口道:“是,总算没有辜负大人所托。”

说着他从怀里掏出了一个掌长的物什,放在韩林的公事桌上,发出一声“当”地脆响。

韩林点了点头,将二狗子从门外唤进来,为两个人泡茶,自己则拿起了远镜放在手中把玩。

这远镜的主体乃是黄铜所做,放在手里沉甸甸地,铜柱没有做任何的装饰看起来颇有些粗糙。

韩林搬了一把凳子来站了上去,随后推开窗户,找准一个目标,举起远镜越过衙署的矮墙向校场的方向看去。

虽然显得有些模糊,但韩林还是认出了那是高勇。

此时已经被一撸到底的高勇正光着膀子和一个战兵角力,两个人僵持了一阵,高勇猛地一个后撤步就将其摔倒在了地上,旁边的人纷纷拍着巴掌叫好。

“嘿还真他娘的跟战兵们打成了一片。”

韩林将眼睛从远镜上挪开,又在另一处正列队看起来似乎是受罚的一队看到了那个硕大的身影,看了一阵韩林嘴里喃喃地道:“狗日的吴保保,又在和旁边的人偷偷说话。”

韩林从凳子上跳了下来,随后又将另一面的窗户打开,挪着凳子站了上去,那边是大海,举着远镜看了过去,不断地啧啧出声。

二狗子此时端着烧开的茶壶走了进来,看着韩林上蹿下跳的样子颇感奇怪。

于是对着屋中的二人问道:“两位先生,少爷这是在干啥呢?”

茅元仪哈哈一笑:“你看,你也跳。”

二狗子揉了揉鼻子:“有那么新奇?”

王徵捋着胡须道:“新奇的紧。”

韩林已经从凳子上跳下:“二狗子,将窗户关上。”

“守备,如何?”

茅元仪有些迫不及待地问道。

面对两个人炯炯的目光,韩林点了点头,对两个人赞了一句:“不错。”

不过说心里话,眼前的这个单筒望远镜与自己想象中的差距有点大了。

从校场到自己的公事房大概有两里许的距离,不过韩林根本看不清高勇和吴保保的面容,只能模模糊糊地看清其肢体动作,韩林还是通过吴保保轻微的动作知道其在说悄悄话。

而看向海湾时也有些差强人意,原本海上的船只大概有个蚂蚁大,通过望远镜去看也比绿豆小那么一些,根本就看不清。

按照韩林的估算,差不多放大了三倍左右。

而且还有一个十分严重的问题视野比较窄,没有办法通览全局,韩林不知道的是,王徵和茅元仪按照《远镜说》所造的望远镜其实属于伽利略式,与后世主流的开普勒式有比较大的区别。

伽利略式以凹镜为目镜,优势是制作简单,短镜筒方便携带,天然正像,但视野较窄,放大的倍数比较低。

而开普勒式以凸镜为目镜,视野开阔,镜筒较长,放大倍数高,不过天然为倒像,若想要做正像系统还需叠加棱镜等等。

但韩林不想泼冷水,以目前来看,这个单筒望远镜稍微再精细一些,就可以用在军事上了,毕竟能比别人看的远,也就占据了更加主动的优势。

“制作难易如何?”

茅元仪回道:“不那么容易。”

茅元仪从桌子上取过远镜对着目镜点指道:“按照《远镜说》里所言,这目镜和物镜要用光洁透亮的玻璃制造,不过我二人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合用的玻璃。”

韩林点了点头,玻璃这个东西在大明并不是什么稀罕物,全国各地都有烧制玻璃的地方,做珠灯、珠屏、棋子、帐钩、枕顶等物什。

不过由于杂质颇多,因此多为半透明或者不透明,也不是没有纯透明的,只是十分罕见,若要大批量制镜就显得不太可能。

“因此我和王老又找了无暇水晶来打磨,数月以来不知废了多少,才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比例,已由匠人记下。”

韩林心里赞了一句,与纯透明的玻璃相比,无瑕水晶确实更加常见一些,不过这只是相对于玻璃。

万历年间宫廷就有采购无暇水晶做方章的记载,每方大概白银二十多两,而这目镜和物镜还要比方章大上不少,估摸着要到三十乃至四十两,外加黄铜的镜柱,以及人工的打磨,不算研发的费用,单单造价韩林也估计要到百五十两以上。

不过毕竟不是列装到每个人的手里,这个价格韩林还算能接受。

韩林又从茅元仪的手里取过远镜,看了看镜片开口又问道:“如果说是天然水晶,应该不至于如此模糊,为何我看远处时有些乌涂(不清晰)?”

王徵接过话头解释道:“这和叆叇一样,都需要人工打磨,只要打磨就定然会毁其肌理,留下伤痕。”

韩林明白了过来,其实就是抛光技术还不到家,虽然春秋时期就已经有了水晶打磨和抛光的技术,但对于远镜这种当下算是比较精密的光学仪器来说,还显不够看。

韩林沉吟了一番,现在的远镜虽然还不能达到他的要求,但还是比用眼睛去看要强上不少,因此对二人道:“请两位先生以现在为准造出二十架来,一来是充军用,二来也是让工匠更熟悉其中的制作,找到合适的比例。”

由于王徵对泰西学更加熟悉,这事就由王徵来主抓,听到韩林的发话,便点了点头。

随后韩林又道:“不过现在的远镜还有一些问题,让工匠看看能不能找找办法, 一个是解决清晰的问题,第二个是怎么看得更远,第三个则是如何看的更广。”

王徵一一记了下来。

韩林又转向主抓火器的茅元仪问道:“元年式现在进度如何?”

“已经造了大半,正在火器库当中,如果全员换上还需要等两个月。”

“别等了,先分批列装吧,按照车营、第一部、第二部、水营这个顺序来换装,早点换早点能熟悉,我一会就去签手令。”

“对了,茅先生,陆炮的进度如何?”

对于各类型的火炮仿制已经成功,与上述换装序列不同的是,韩林的优先级变为了水师和车营这两个比较吃火炮的序列优先换。

开春以后有了水力的加持,各类型的大炮已经造了二十多门,大部分都给了水营那边。

与正常仿制的城炮相比,韩林将其心心念念的小炮定义为了“陆炮”,因此所问的便是小炮的事。

茅元仪苦笑着摇了摇头:“还不行,哪怕神似,但只要发炮就会炸膛。”

“无一例外?”

“无一例外。”

韩林叹了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5551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