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148.1万字

第253章 宜君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崇祯二年正月初一,宜君县北社稷坛,通往北高山(今庙山)的官道上,两名骑手策马狂奔,刚过了残破的社稷坛,一个骑手便从马上摔下,在地上翻滚了两下,一动不动。

另一个狠命向后拉了拉缰绳,胯下的马又向前冲了十来米才停了下来。

翻身下马后,骑手向在地上的同伴跑去,俯下身子查看,一支已经折断了的箭杆插在其后心,身后大片的鲜血已经渗透了青色的吏服,血水已经结了冰。

马快将同伴翻了过来,随后咽了口唾沫,伸手去试探同伴的鼻息,随后身子一震。远处一片隆隆的声响,马快抬起头来,面露惊恐,随后站起身子快步向自己的马跑去。

一边挥动着马鞭,马快一边扯着嗓子大喊:“流贼来了!”

韩璋搀着韩赵氏跟在钱大嘴的后面向前走,他们的身前身后都是流民,褴褛的衣衫下瘦骨隐约可见,长长的队伍根本望不到头尾,垂头挪步,如同行尸又像走肉。

韩璋咳了两声,看向远处那并不高大的城墙。

宜君,韩璋对此并不陌生,在王二举事以后,被裹挟了的韩璋娘俩,在澄城、白水、宜君附近游弋抢掠,这已经是他第二次来宜君了。

城前二里,队伍停了下来,随即传来了一片喧嚷,钱大嘴将身上背着的黢黑铁锅卸了下来,放在韩赵氏的脚下对着对着自己这一锅的人喊道:“当家的传话,叫带把的往前去,把城围住,把持各个路口,莫放人跑了出去。”

韩璋松开韩赵氏的手刚往前迈了一步,就被他娘给拉住。

他娘支吾地对钱大嘴道:“他叔,璋儿还病着……”

钱大嘴看了一眼韩璋,有些无奈地对韩赵氏道:“那咋办呢?只要还能站着,就得往前,要是他在后面被那些山西人捉住,可就活不了咧。”

“那要不……让他躺下?”

钱大嘴一把将韩璋拽到身边,对着韩赵氏怒道:“胡吊扯,路上都抛下多少人咧,跟你这娘们儿,咋就说不清楚咧。”

“娘,别说咧,俺跟俺叔去。”

钱大嘴说的是事实,最开始的流民们还能够互相帮扶,可等到那群溃兵加入以后,情况就变了,不仅劫掠的过程变得无比血腥,内部的老弱病残也被抛下,甚至砍了了事。

若以现在而言,韩璋和他娘有大把的机会逃跑,但他们现在又跑不了了。

整个陕西都是一片荒芜,累累白骨。

若是脱了队伍,反而更加没活路。

钱大嘴领着他们这一锅的十来个男人往前挤着,一个人看到了钱大嘴,冲其喊道:“钱大嘴,你带着人把东边的那条道堵上,要是有人,就都拦下来。”

钱大嘴应了一声,带着往那边去了。

他们这一锅的一个人追上钱大嘴,问道:“锅头儿,咱凭啥听他的?”

钱大嘴看了看这个人,他是后来带着锅加入他们的一员,不知道其真实名姓,只知道有个诨号叫周烂瓮。

“胡吊扯。”

钱大嘴对着周烂瓮道:“以后可不同了,以前各锅都听掌盘子,现在掌盘子下面又立了小管队,管着俺们这些锅头,以后记住了,咱们是第九队的人了。”

“尽胡球整呢!弄下这达么多头头脑脑的,咱还是吃不饱饭!”

周烂瓮哼哼了两声。

“你个驴球子可莫敢胡说咧,现在那些小管队,可都是以前的兵,你要是被人听见,抓了你去砍头,俺可管不到。”

“都是些诨球子,他们这一来,咱们可就苦了。”

最开始的时候,王二阵中军师种光道将流民以“锅”为单位进行组织,每锅设锅头一人,但随着越来越多的流民加入,特别是合了山西的乱兵以后,锅头实在是太多了,于是又在锅头上设立了小管队,每个小管队管十口锅,合计二百人。

可以说,王二这群人,正在从漫无目的的只求活命的流民,向烧杀抢掠的有组织的流贼进行转变。

而这些小管队大部分都是曾经的乱兵,王二等人将有战斗经验和能力的乱兵视为了核心,原来的流民们逐渐被边缘化,日子也越发不好过了起来。

钱大嘴假装没听见周烂瓮的抱怨对着身旁的韩林道:“你个冷怂,还成麽?”

韩璋咧开嘴笑了一下:“叔,我好着咧。”

说着,韩璋往最中心看去,那里有百十个马兵正簇拥着王二等人对着城头指指点点。

“光道,咱真的要打这宜君县城?”

坐在马上,王二心中有些忐忑,虽然他是举事的首倡,杨发、郑严夫、等人都认他为首领,但几乎都是听为他出谋划策的军师种光道的。

种光道不知道哪里弄来一把羽扇,轻轻摇了两下,泰然笑道:“咱们既能攻破孝童淄川两镇,这宜君的县城,墙门残破,乡勇镇兵寡弱,何不一试?”

说着,种光道看向旁边的一个黑脸汉子:“方掌盘子你觉得县城能打下来不?”

种光道说的方掌盘子,名叫方典,原来是山西兵骑兵营的一个哨总,哨这个编制是戚继光在蓟州镇创立的编制,一哨共计三旗,合计一百零八人。

总共合流的山西乱兵大概有三百人,而方典原来的官儿最大,便被推举了上来。

方典冷眼看了看前面的宜君县城,嗤了一声:“蓟州、永平那些县城为了防鞑子,都有营兵戍卫,他宜君有啥来?不过是一些衙役、乡勇、镇兵,能有二三百人人就不错了,咱们这里有三千人,怕他甚来!”

王二摇了摇头:“话虽是这么说,但咱们这三千人大部分都是泥腿子,只会乱冲,哪晓得阵仗上的厮杀,若是宜君知县死守,咱们要攻下来就得拿人命去填。”

方典冷笑出声道:“死一死就好了,要是不死,他们也不知道咋打仗,还以为就将铡刀抡圆了就行咧,等死个四五批,剩下的也就知道咋打了。”

种光道捋着胡须笑道:“也许……不用打呢?”

他用手里的羽扇向城头一指。

众人都顺着他的目光看去,就见宜君县城墙有两三个人影,被人簇拥着来到了城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