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4章 五年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臣期五年,为陛下肃清边陲。”

袁崇焕出列即答道。

一时间整个平台之上,落针可闻。

所有人都瞪大了眼睛看着袁崇焕。

崇祯脸上从震惊又变为了大喜,他看了看左右这群廷臣,故意又向袁崇焕说道:“请督师复言。”

袁崇焕知道自己再一次在群臣当中鹤立,于是开口大声道:“方略已具疏中。臣受陛下特眷,愿假以便宜,计五年,全辽可复。”

计五年,全辽可复!

五年,复辽!

崇祯闭上眼睛,向后靠去。

已经开始幻想复辽之日,他定会御驾辽东,承揽万民欢呼,四夷拜服,煌煌圣明,自此中兴。

背后太监闪动的清风,将崇祯从幻想当中拉了回来,长吁了一口气,盯着袁崇焕的眼睛,诚挚地道:“复辽,朕不吝封侯赏。卿努力解天下倒悬,卿子孙亦受其福。”

国朝二百余年以来,除了太祖、成祖两朝以外封爵极少,世宗时王守仁平定宁王反,也只不过封了个新建伯,而上一任封爵的宁国公是魏忠贤的侄子,全都是仰赖魏忠贤的权势,朝野上下都不会服。

但如果真能复辽,那么可就是举国拜服,而且可坐侯望公,而皇帝的意思也很明确。

此爵,世袭罔替,与国同休!

想到这里,袁崇焕心中一阵激荡。

刚才那种感觉让崇祯意犹未尽,此话说完,他摆了摆手。

群臣马上会意,皇上这是累了,要小憩,于是皆尽弯腰恭送。

小憩自然不是散会,只是稍微休息一会,崇祯已经在别院赐食,等群臣都休息好了以后再继续进行召对。

群臣三三两两的往外走着。

钱龙锡是东林党人,也是他大力举荐袁崇焕督师蓟辽,因此两个人一边走一边轻声谈着。

王永光和王在晋都不是东林党人,甚至两个人之前都曾依附过阉党,因此全都遭到了东林党人的排挤,屡屡遭受其上书弹劾,好在即便是依附魏忠贤时也没有太过分的举动,而且两个人也算有能耐,崇祯这才将两个人给留了下来。

于是两个人走在了一起。

王在晋曾任辽东经略,曾经和袁崇焕在辽东共事,刚开始两个人的关系还可以,后来因为对待辽事的事情上策略不一样,且袁崇焕十分强势,两个人的关系急转直下。

但王在晋仍是秉着士大夫的礼节,上前向袁崇焕行礼:“元素(袁崇焕字),别来无恙。”

袁崇焕淡淡地看了一眼王在晋,开口道:“劳动本兵挂怀,日后还请多多照拂。”

王在晋叫的是袁崇焕的字,试图缓和曾经的关系。

而袁崇焕则喊的是王在晋的官职,其疏远之意不言而喻。

看着袁崇焕的背影,王在晋微微摇了摇头,叹息道:“元素这性子,恐遭祸事。”

王永光则微微轻哼了一声:“理他作甚,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如此轻慢,离他远一些最好,也省得往后被他殃及。”

李标因为不依附任何党派,因此独行。

休息期间,兵科给事中许誉卿走到袁崇焕身旁,将他请到了一边,对其耳语道:“督师真打算五年复辽?”

虽然是王在晋的手下,但许誉卿同样是东林党人,由于钱龙锡的关系,如今东林党与袁崇焕处于一个蜜月的阶段,许誉卿这才上前与袁崇焕交谈。

袁崇焕望着崇祯所在的暖阁方向,反问许誉卿道:“陛下今年才不过十七吧?”

许誉卿一愣,不知道袁崇焕为何有此一问,点了点头道:“陛下万历三十九年生人,今年确实不过十七。”

袁崇焕叹了口气:“也是为难圣上了,方不过十七便要肩负天下,致使天颜憔悴……”

许誉卿转头望向袁崇焕,张了张嘴:“督师你……”

袁崇焕收回了目光:“做臣子的怎忍陛下如此焦劳?五年复辽之语,只是聊以相慰。”

袁崇焕的话音刚落,许誉卿额头细密的汗珠就涌了出来。

他回头望了望其他廷臣,凑近了急声道:“督师!上英明,甫一继承大统,便诛权奸,振朝纲,安可如此轻慢对大,若五年未复,督师你将奈何啊!”

其实袁崇焕的心里此刻也略微有一些后悔,初见崇祯,见他不过是一个少年的样子,便觉得自己需要标新立异一些,就如当年单骑出关那样,得到天启皇帝的青睐。

因此对于崇祯来说,他依旧用了这个办法,出口即惊人,让自己鹤立于群臣当中。

但他一时间忘了旁的大臣可以胡说,因为他们并不负责辽事,而他现在可是实打实的蓟辽总督,说五年复辽,那便是在群臣面前给崇祯皇帝写下了军令状。

许誉卿嘴里说的,其实就是在提醒他,今上可不是那么好相与,好欺骗的,一个备受先帝信任、可以让天下叫“九千岁”、朋党无数权倾天下的人,今上说罢黜就罢黜了,如果五年以后他复不了辽,那他的下场怎样,不问可知。

但此时话已说出口,想收回也不可能了。袁崇焕虽然表面上异常平静,但是在心里,也在想着如何补救自己夸下的海口。

看着眼前沉默不语的袁崇焕,许誉卿眼前只闪过了两个字。

“投机。”

短暂的休息过后,崇祯又将大臣们召集了过来。

袁崇焕想了想,还是出列说道:“陛下,臣有事奏。”

“督师可是觉得五年复辽有些过了?”

崇祯脸色微沉看向袁崇焕。

袁崇焕摇了摇头道:“辽事确实不易评定,不过臣既然已经说出口,又得陛下委任,臣安敢辞难?臣只请,五年内,户部转军饷、工部给器械、吏部给人,兵部调兵选将,如果内外相形益彰,事事顺应,则辽事可图。”

这一下子就把四部都拉下了水,群臣相望,对视当中,都略微皱了皱眉头。

不过崇祯觉得袁崇焕说的有道理,于是点了点头:“朕定饬四部臣,如卿所言。”

这句话是说给袁崇焕听的,也是说给四部听的。

“卿可还有所请?”

“以臣之力,制全辽有余,调众口不足,一出国门,便成万里,嫉能妒功,即不以权利掣肘臣,亦能以意见乱臣谋。”

王在晋听着听着,便暗自咬紧了牙关,袁崇焕这是在说自己会给他下绊子。

崇祯看了王在晋一眼,对着袁崇焕摇头道:“卿无需多虑,朕自会主持。”

“恢复之计,不外乎于臣昔年以辽人守辽土,以辽土养辽人之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39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