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9章 挂印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韩小友,来这边坐。”

巡抚衙门曲径回廊,一片人工小湖的前面放置了两个竹凳,毕自肃听到管家的通报后没有回头,只是随意得指了指身旁的另一张竹凳说道。

韩林连忙躬身道:“抚台大人,这……卑职不敢。”

“没有什么抚台了。”

一身寻常道袍的毕自肃回过头来,遥遥指着洞开的后堂:“你且看。”

韩林顺着毕自肃手指的方向看去,就见三堂的屋内自房梁上垂下一根麻绳,麻绳的末端系着用红绸包裹的一个物什,方方正正,正在过堂风中轻轻摆动。

挂印。

韩林不用猜,也知道那是巡抚的大印。

韩林有些震惊地问道:“大人何至于此?!”

虽然党争贪渎之事在明末屡见不鲜,但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也是存在的,而毕自肃就是其中之一。

要不然定兴县的百姓也不会为他立生祠。前些时日乱兵冲入他的寝所,见堂堂巡抚大人盖的竟然是一个打满了补丁的棉被,翻箱倒柜之下也只得几两碎银。

总体来说,毕自肃性情刚烈,与同僚的关系并不融洽,但那也只是因为他的能力不足,不能胜任巡抚这一职而已。

而不能否认他是一个好官。

“哗变之事一出,老夫这巡抚之位也算是坐到了头,自去尚会留一分体面,褫夺便会为天下笑,老夫无能,被乱兵冲入府中捆缚,已丢尽了朝廷的颜面,还是自去的好。”

毕自肃看着面前波光粼粼的湖面喃喃地道。

一尾红金色鲤鱼儿从水中跃出,在空中奋力地摇晃着尾巴抖出点点水花,又重重地砸在了湖里。

看着毕自肃萧索颓唐地背影,韩林心中也略微不是滋味,这回也没让毕自肃再请,自行来到竹凳坐下。

偏头看着毕自肃脸上的伤道:“哗变一事,罪不在大人,大人九次请饷不得,才闹得这般样子,皇上圣明,岂会不知。大人便是一朝蒙尘,他日也定会起复,如若挂印,怕是……”

挂印而去, 看似潇洒,但这一动作也是绝了后续的仕途,毕自肃造革职是肯定的,但要是挂印而去则有畏罪之嫌,别说起复了,很有可能下狱。

毕自肃低着头略微顿了顿,仍摇了摇头:“请饷不得,便是辜了卒伍的祈盼,哗变事发,更是负了皇恩。于卒伍来说老夫不仁,于圣上来说老夫便是不忠。不仁不忠之徒,还有何颜面苟活于世?”

韩林的眉头瞬间皱紧。

就韩林所知,毕自肃本来就是一个十分传统的儒生,对气节和脸面这两件事蔚为看重,看来这场哗变给毕自肃带来了十分沉重的打击,已经到了破罐子破摔的地步了。

韩林刚要继续劝说,却被毕自肃挥手打断:“此事老夫已经想的分明,小友无需再劝。”

毕自肃终于转过头来,看向韩林道:“倒是韩小友救了老夫一命,老夫还没来得及道谢。老夫身上已无分文,如此局促,已无力为小友置备谢宴,便以茶代酒聊表谢意。”

“大人这是哪里的话,此乃卑职的职责所在,倒是卑职迟来一步,叫大人遇了险。”

毕自肃微微摇头,拍了拍手,方才引着韩林的管家便抱着一张矮桌来放在两个人的中间,随后又将一个茶壶两个杯子放在桌上。

看着这个老管家韩林心中有些意外,按理说这种伺候人的事,都是婢女来做,哪会让管家来?随后韩林想了想,怪不得老觉得这偌大的巡抚衙门有些冷清,自打他进了院子,一个仆人都没见过。

即便毕自肃再清廉,但是这些仆人也是必不可少的,否则这里里外外的怎么忙活的过来?

似乎看出了韩林的心中疑问,毕自肃道:“我已经遣散了家仆。”说着对韩林伸手做了个请茶的手势。

韩林端起茶碗,刚一入口,就觉得这茶苦涩异常,也只比路边茶水铺子的茶水好上那么一点。

毕自肃倒是如饮甘霖,将杯中的茶水一饮而尽,韩林也只得效仿。

“敢问大人,未来是个怎样的打算?”韩林一边为毕自肃斟茶,一边开口向其问道。

“宁远老夫已无颜待下去,明日便往中左戴罪。”

中左所其实就是塔山城,离着宁远并不远。对于毕自肃来说,宁远确实是一个伤心之地,而他必然革职,去塔山也许能够让他的精神放松一些,重新燃起希望。

“那正好,今日卑职前来,便是向大人辞行,明日一早卑职就要回乐亭去,既然大人要去中左所,卑职还能护送大人一路。”

但毕自肃却摆手拒绝了:“老夫乃是戴罪之身,韩小友你且自去,以防日后有人说三道四。”

无论韩林怎么劝说,但毕自肃坚决不同意,拗不过毕自肃,韩林最后也只能无奈的同意了。

“老夫原打算谁也不见,却不想韩小友来了。如此,老夫倒是有几句肺腑之言,不知小友可想听?”

沉默了一阵,毕自肃对着韩林道。

“大人请讲。”

“如今阉党罢野,东林党兴,小友以为朝堂之上好了么?”

韩林不知道毕自肃为何有此一问:“确有重振朝纲之意。”

毕自肃看了韩林一眼,冷笑道:“违心之言!”

“朋党之恶不在于谁丢权,谁掌权。东林党人枉以清流自诩,仍免不了争夺权威,相互倾轧,不过是新瓶旧酒,与阉党何异?阉党时哪怕亏空其他边关,亦不敢拖欠辽东的饷银,如今阉党刚去几个月的功夫,辽东便出了欠饷之事,何出朝纲重振之言?”

“韩林你年岁尚小,万不可被其人蛊惑。结党营私,此乃祸国之举。”

韩林这才知道,原来毕自肃心中对如今掌权的东林党十分厌恶。

连忙欠了欠身道:“卑职受教。”

“我听闻乐亭兵军纪严明,都因你赏罚分明,不克不扣,此事你做的极好。”

“大人过誉了。”

“以后也要将这事进行下去。于我看来,辽镇之兵连年征战,不比你乐亭营兵差,却被你五百压数千给压了下去,为何?皆因欠饷导致军心涣散,盘克之事,无异于饮鸩止渴。

“说不准什么时候军哗就变成了反叛,届时可没有后悔药吃去!”

韩林告辞时已经是半个时辰以后,走上廊桥,韩林回过头又向毕自肃的背影探望,毕自肃仍然落寞地坐在湖畔。

那尾红金的鲤鱼再次跃水而出,想奋力越过石桥,但仍重重地砸落在湖中。

涟漪消失,韩林的身影也随之不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044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