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2章 收获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毛文龙看着韩林出门的背影,沉默了一阵,随后出声道:“此子如何?”

连接后室的门帘被掀开,一个身影转身出来,对着毛文龙躬了躬身:“知兵懂礼,不可限量。更难得的是和大帅同乡。”

毛文龙的祖籍在平阳府,其祖贩盐定居在了杭州府,因此说韩林是毛文龙的同乡也不为过。

毛文龙转过头看着站在陈继盛道:“确实不错。”

陈继盛低声头道:“接二连三地核兵,朝堂之上对我镇已经颇有非议,粮草一事朝堂之上已有非议,若能将其拉拢过来,对于我镇也大有裨益。”

陈继盛是毛文龙的副手,与沈世魁一样颇得毛文龙的倚重,而且毛文龙的纳了陈继盛的一女为妾,两个人的关系更进了一层。不过此时的妾地位十分低下,因此陈继盛和他闺女两个人各论各的。

“怕是不简单。”

毛文龙叹了口气:“此子虚言多过实话,你在堂后,没见到其神情,虽然言语举动恭敬,但我几番试探, 他仍不上道,看起来其人只是想与我镇做粮物上的买卖,并不想与我镇深交。”

陈继盛附和道:“其人曾在辽镇用命,恐知我镇与袁都督的宿怨。”

提起袁崇焕毛文龙脸上隐隐浮现出了一丝怒意:“袁自如的心好急,刚刚整顿完辽东,就又要将手伸到我东江镇来!”

陈继盛笑道:“其人在皇上面前夸下海口,说甚么五年平辽,这过去一日就少一日,安能不急?有大帅在,他拿什么收了咱们东江镇?!”

……

“让开,让开,挡路的,小心木头倒了砸死你!”

大长山岛码头,几个东江镇兵用刀鞘不断拨开前面挡路的人群,在其身后,十来个民夫正将粗壮的绳子背在身上,将堆叠起来的木头往码头上运。

韩林走在边上,看着那些及腰粗的木头嘴都压不住了,乐亭正在大动土木,这样粗的木头可是不好少找,但在东江镇这个地界,几乎是随处可见。

毛文龙昨日回了皮岛,与之随行的还有刘兴祚、刘兴治等兄弟,他们两个人的身份极为特殊,一来是要等待朝廷的核验流程,二来也不能被鞑子侦知其人是诈死叛归,这会让他们还留在奴地的家眷陷入万劫不复的境地。

韩林也过去相送,由于韩林接纳了刘兴治,因此刘氏兄弟也对韩林显得十分热情,特别是刘兴治甚至一直拉着韩林的手不放。

一道跟过去的,还有隐藏身份的潘野。

四目相对当中,韩林对其微微点了点头。

临行之前,毛文龙又与韩林寻了个地方单独聊了两句。

两天以前,韩林婉拒了毛文龙一同发兵赫图阿拉的提议,他是永平府京畿的守将,如果和东江镇混兵在一起进攻奴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这是犯忌讳的。

也正因如此,韩林也请求毛文龙,在给兵部的塘报当中,万勿说其指挥了旅顺之战,只说其因剿海寇遇到风浪去旅顺躲避,恰巧鞑子攻城,他作为客军进行了协防。

本来这件事就是一个小插曲,韩林最看重的是与东江镇的生意,而不是从东江镇那里获得战功。

毛文龙应承了下来,同时他也向韩林提了一个请求。

是朝鲜的贡使。

如今,朝鲜对大明仍然维持着正朝、圣节、千秋一年三贡的惯例,正朝就是每年的正月初一,圣节就是大明皇帝的生日,千秋则是大明皇后的生日。而如今已经进入到十月,离着正朝也不太远了。

天启年间辽东失守以后,由于陆路受阻,朝鲜的贡使被迫改由海道,一般都是在登州登陆、随后经黄县、莱州、昌邑北上京师。

正朝是大朝朝贡,也是三贡当中最重要的日子,因此派出的是双使,即正使一人、副使一人,同时还有负责记录全程的书状官、以及随行的护卫武官等。这个数额在《明会典》规定为三十人。

不过核心成员还是有仆从的,总人数大概为一百五十人,合计船六艘,不过韩林既然在这里,朝鲜使团为了安全起见,求了毛文龙让韩林代为护送,韩林应承了下来,同时毛文龙为了表达谢意,免费给了韩林一批其急需的木材。

反正在东江镇木头又不值钱。

也由此,韩林船队多了一支朝鲜的使团。

诸事已毕,韩林留在此处也没什么意义,因此在毛文龙离开的当天,也与副将陈继盛告辞,明言今日也要回返乐亭。

出海来一个月,韩林可以说是大获丰收,除了剿海寇夺了数十艘大小船只以外,同时还缴获赃银三千六百两。

不过这与东江镇的生意来比那就是九牛一毛了。

韩林已经与毛文龙达成了协议,用粮食来换东江镇的巨木、毛皮、人参等等,自从辽东被占去以后,这些东西在明地可以说是十分紧俏。

但普通的商人莫说运不出来,即便运出来也要苛以重税。

但韩林披着官身的,乐亭水营的旗号打出来,谁也不会查,而且打击走私,本来就是他剿匪之外的另一项责任,可以说这条路几乎是被他垄断了的。

来到码头上,韩林负手向大长山岛环视了一圈,随后又向北望去,那是一道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是四十里开外的金州地界。

“好地方啊……”

韩林感叹了一句:“可惜被鞑子给占了。”

作为送行的毛永诗也在韩林身边站定,点着头道:“韩都司不是第一个这么感叹的,只可惜复辽不知还要多久,这群狗鞑子,等他日定要将他们赶回黑山老林里去!”

这句话竟然从后世“三顺王”之一的嘴里说出来,耳中听着,韩林的面色有些古怪。

“参将大人所言极是,只盼这日不远。”

毛永诗左右看了看压低声音对着韩林道:“日后乐亭将往来东江,往后都司你我还得多亲近亲近。”

韩林心中的古怪之意更甚,但现在大家都是在一条船上,也不好说什么,只能含笑点了点头。

“还请参将多多照拂。”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27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