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43章 伐明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天聪三年十月十五日,草原上的暗夜显得更加漫无边际,若从天上鸟瞰,数百里的范围内,唯有一条线在闪闪发亮,如同将黑夜撕开了一条口子。

那是女真人的辽河大营。

大营行幄内,灯明火亮,数十人的大宴刚刚散去,唯留酒气与扑鼻的腥膻。

此时的大帐内还有十多人留下,不过都面面相觑,鸦雀无声。

所有人都在想着大汗皇太极刚刚向众人问询的话。

“明国屡次违背盟约誓言,蒙古察哈尔部残虐不道,都应该讨伐,如今我大军云集,诸人以为,应该先征讨哪家?”

科尔沁部土谢图汗奥巴与他的从叔孔果尔对视了一眼。

最开始得到的消息是要去打他的仇家察哈尔部林丹汗,数十年来,察哈尔部屡以蒙古共主的名义对科尔沁部动兵,哪怕是他在已经娶了努尔哈赤侄孙女肫哲公主的情况下,仍几次三番前来攻打。

奥巴最开始还想左右逢源,不过去年在皇太极征林丹汗时他自行劫掠后退兵,被皇太极问罪警告了一次,他吓得赶忙亲自去沈阳负荆请罪,这事才算了了,由此科尔沁部也彻底地倒向了后金。

如此开弓也就没有了回头箭,科尔沁部和察哈尔部这个深仇大怨也就算结下来了,而奥巴自然希望此次去打察哈尔部,每削弱察哈尔一分,那他就安全一分,而也就是因为如此,科尔沁部此次出动了六旗的人马,是诸部里最多的一支。

奥巴向孔果尔微微点了点头。

孔果尔今年已经六十多岁了,去年他遣子巴敦从征察哈尔,还受了皇太极的封赏,今番他听闻皇太极又要出兵便巴巴地来了,皇太极见他如此大的岁数竟然还亲自动身,对他也算礼遇有加。

孔果尔轻咳了一声,所有人都望向了他。

坐在正位的皇太极亦不例外,他看着孔果尔微笑道:“孔果尔老人是否心中已经有定计?不妨说来听听。”

孔果尔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对着皇太极做了一个蒙古传统的抚胸礼后才缓缓开口道:“回博格达彻辰汗(皇太极蒙古尊号),那林丹巴图尔十分凶残,自恃为黄金家族血脉,对我内喀尔喀诸部、科尔沁诸部多相逼迫,全赖昆都仑汗和博格达彻辰汗犹如父母关爱亲子,方才没有让那林丹巴图尔的野心得逞,现如今林丹巴图尔这匹狼已经虚弱不堪,正该是一举收服察哈尔部的大好时机。”

见有人发了话,还留在帐中的蒙古诸贝勒台吉也开始附和孔果尔的话,不断地叫嚣什么 “如今十万大军在这里,定然能让林丹巴图尔好看!”“只消天聪汗一句话,我等必然为天聪汗臂上雄鹰,灭了那察哈尔去。”

自大明建立以后,经过几次大规模的北伐,景泰年后蒙古人逐渐落幕,至今已经分崩离析,穷苦得可以,对于坐拥中原的大明各部都十分忌惮,再加上与林丹汗有仇,因此蒙古人几乎都赞同去打察哈尔部。

在一片吹捧当中,皇太极只是淡淡地 “嗯” 了一声,面色和善地叫孔果尔坐了下去,而对于他的提议未置可否。

莽古尔泰对于这些羸弱的蒙古人十分看不起,对于诸蒙古首领吹捧皇太极,也是冷笑看着,看着看着,他心中忽有所动,越过坐在正中的那个稍显臃肿的身影,将目光与代善在空中相碰了起来。

两个人只对视了一眼,莽古尔泰就明白代善是什么意思了。

对于皇太极坐在大汗的位置上,他俩心中都颇有不服,特别是最近以来,皇太极越来越独断,许多事都已经不与他们商议,而自己下令,早就将老汗八王议政的遗嘱抛到了脑后去。

这也算间接收了他们的权柄,而今番征女真、蒙古、汉人尼堪、乃至李朝人合计十万大军,不管是去讨伐察哈尔也好,还是去征大明也好,但凡成功都会让皇太极的威望更上一层。

这是对女真大汗之位仍有想法的两个人不愿意看到的。

与他对视了一眼以后,代善又将头给低了下去,半眯起了眼睛,如同在打盹一般。

莽古尔泰心中暗骂代善这个老狐狸自己不出头,又要拿自己当枪使。

好!出头就出头!

我也是四大贝勒之一,你虽贵为大汗,但你还能随意处置我怎地?

随即他便摇着头开了口。

“老八,你心切了也。现在这冰天雪地的,咱们十万人人吃马嚼,要耗费多少粮食?林丹巴图尔那个乌龟一样的东西,带着察哈尔本部西去,咱们要去打他们实在太远了,至于汉人那边,上次宁锦那场仗老八你也带着大家伙儿去打,不也费了半天劲没打下来?”

“依我看呐,趁着现在还没什么事趁早退兵为上。”

说完莽古尔泰还越过皇太极对着代善说道:“大贝勒,你说是也不是?”

代善没想到莽古尔泰还要拖他下水,微微抬了眼皮,点了点头道:“四贝勒说的有道理,我也赞同退兵,不过嘛,这最终的章程还是要大汗定计决算才是。”

言罢,代善又恢复了那副昏昏欲睡的模样,不过嘴角却含上了一丝笑意。

“老五(莽古尔泰),跟我玩心机,你还差了点。”

莽古尔泰虽然莽撞但也不是个傻子,见代善轻而易举地就越过了自己挖的坑,随手又将自己扔进坑里了,肺几乎都要气炸了。

他们二人的言行也早就落在了皇太极的眼中,对于莽古尔泰口称自己为 “老八” 而不称大汗,又揭自己的宁锦之战中的伤疤,皇太极似乎浑不在意,反而笑呵呵地对着两个人道:“两大贝勒说得有道理。”

“奴才…… 请奏。”

一个轻轻地声音自角落里传出,众人都循声望去,见是正在记注的范文程。

“范秀才,有话便说罢。”

皇太极含笑看着眼前这个相貌堂堂身材魁梧的汉人。

今年皇太极设立了两班文馆,而范文程作为记注官伴在皇太极的左右,对于这个允文允武,能言善辩的汉人,皇太极颇为喜爱。

范文程放下手中笔,叫身旁的宁完我继续记注,自己走到大帐的正中,双膝一曲就跪了下去。

“今我大军出征,泱泱十万,此出鞘之刀也,若不伤敌见血,则必自伤,凶也。奴才愚钝,万请大汗莫要退兵。”

这句话就是直接将莽古尔泰方才的言语给否了,莽古尔泰正一肚子火没处撒,此时便大声驳斥道:“尔不过一尼堪秀才,懂个屁的兵,且退下执你的笔去!”

皇太极偏过头看向莽古尔泰,面上终于流露出了不悦之色,盯着他十分平静地道:“三贝勒,方才本汗已许范秀才知无不言,现在他刚说话,你便要将其呵斥退下,是要叫本汗人前食言麽?”

皇太极的语气虽然平和,但目光灼灼,烧在莽古尔泰的身上让他十分不自在,在座位上扭了扭身子,方才梗着脖子道:“老八,我原以为他要说别的事,没想到他说的竟然是用兵之事,咱们女真人自老汗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他汉人要是会用兵,岂能叫咱们占了辽东去?我这也是怕他开口胡说八道,这才叫其退下,没有别的意思。”

“三贝勒对我用尼堪汉人颇为不满?”

皇太极的语气突然冷淡了下来。

“这,不敢。大汗这么做自然有大汗的道理。”

莽古尔泰虽然还梗着脖子,但已经没有了那股子跋扈的意思。

两个人的言行诸人都看在眼里,眼看皇太极语气有些冷,所有人都噤若寒蝉,连如老僧入定的代善都再次抬了抬眼皮。

“汉人传承数千年,一直占据中原,丁口何止万万?我女真诸申便是如今上下一心才有多少丁口?今蒙古诸部愿与我共谋大事,汉人亦然!莫要总盯着锅里的那点肉不放,那才够吃几口?”

见莽古尔泰低下了头,皇太极又对着范文程道:“范秀才,继续说下去,既不退兵,那察哈尔与明,当应征谁?”

范文程一时间蔚为感动。

从各种意义上来说,他范家都是诗书传家,远祖为宋代名臣范仲淹,虽然是参知政事不是正宰相,但也算是宰执天下了。

而到了明代,曾祖范鏓也被嘉靖任命为兵部尚书,虽然推辞未就,但也是正统的兵部左侍郎;而他的祖父也是沈阳卫指挥同知。

但到其父这一代就已经没了官职,而他也只不过是沈阳中卫郁郁不得志的卫学生员,在老汗努尔哈赤攻占旅顺以后,范文程立马就和其兄投降,后得努尔哈赤重视善遇,参与行军谋划。

而老汗故去以后,新汗皇太极对他也颇为重视,将其带在左右,而与老汗相比,新汗对汉人更加重视,这让范文程看到了范家起复的可能,由此也甘心为皇太极背负骂名。

虽然背负起了 “汉奸” 的骂名,但他不在乎。

“奴才以为,当征明!”

众人闻言皆愣,谁也没想到,征明这件事竟然率先从一个汉人的嘴里说了出来。

皇太极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容,继续追问道:“察哈尔宛如惊弓之鸟,而明国却有城池、边墙之利,两者不可同日而语,范秀才为何舍易取难?”

“林丹巴图尔,不过一丧家之犬耳!汉人有言‘杀鸡焉用牛刀?’且察哈尔贫弱,能获得的,不过是丁口马匹,再无他耳。”

范文程抬起头,与此同时上半身也直了起来,继续开口朗声道:“而明国享有万疆四海,其富庶察哈尔何止万倍?便是择一县攻下,便可全我诸申大军今番之所费,二县攻下,则可利享年许,若克五七八县又如何?此消彼长,此渐弱而我渐强,今番过后,再转攻察哈尔,有难转易,便可一战而毕其功!”

这正好切中了皇太极的心理,他不由出声鼓励道:“说得好,范秀才有经纬之才!”

得了皇太极的赞许,范文程心中大定。

如今文馆初立,这以后就是汉人参与军政谋划的最佳出口,范文程自然不会放过,这才冒险出列请奏,而看起来,似乎自己猜中了新汗的心思。

“奴才等…… 附议!”

昏暗的角落当中,另有两个人的声音传出,是同入了文馆的汉官宁完我、鲍承先。

“大善!”

皇太极含笑点了点头。

不管是诸申还是蒙古人,都没看出自己的实际想法,这让皇太极心中有些失望,而反而这几个帐内不那么起眼的汉人猜中了自己心中的实际所想,这让他更加笃定了要重用汉人的想法。

皇太极再次将目光在大帐内扫视了一圈,见无论是诸申还是蒙古人,对于这些汉官都面露不屑之意。

于是他再次向范文程问道:“方才两大贝勒和蒙古诸贝勒都言,汉人有城池之利,便是山海一关就大军云集,而莫说山海关了,自老汗以来,我在宁锦二地接连失利,而那明国的袁都督虽与本汗有书信往来,常有盟誓之言,但若我真大军前去,怕其人也会像以往那般依城据守,我还不知要折损几何。”

“既然范秀才意属伐明,如此种种,心中可有了成竹?”

“奴才之前与李额驸饮酒,他曾向奴才说了一件事。”

这些汉官们的集会皇太极自然不可能不知道,不过只要没有什么忤逆之事发生,皇太极也乐见其成,毕竟如果要收扩权柄,汉人和蒙古人都将是其助力。

而这也是为什么皇太极左右拉拢蒙古人和汉人。

“李额驸说了何事?”

“回大汗,李额驸与奴才说,根据在明地的细作打探,自明国崇祯皇帝继位以来,多番裁汰,再加秦中大旱,盗匪横生,又不得不抽调兵力去剿抚,宁锦山海一线虽屯重兵,可这蓟州一带兵力却比以往要少了许多。”

“明国举国建筑宁锦、山海,以天下养之方才建成,可其幅员万里,岂能处处都是宁锦山海?这蓟州就在我等眼皮子底下,何不尝试一番?!”

皇太极哈哈大笑:“我方才说范秀才有经纬之才,如今怕是要再多加一个韬略筹谋了!”

说着,皇太极扫视了座中的女真人、蒙古人和汉人,高声道:“今番便依范秀才之定计,举兵伐明,舍宁锦而取蓟州。蓟州、永平一带乃是明国畿辅,其富裕异常,今番本汗指天立誓,但有所获,都归各部,我诸申绝不取分文丝毫!”

通过范文程的话语,除了两大贝勒以外,其余人人脸上都起了一丝希望,而皇太极不取丝毫的承诺,更让那群蒙古人眼睛都红了起来。

辽阔的原野之上,远远地响起了群狼的嘶嚎。

凛冽的寒风拍打着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29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