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5章 撺掇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ps,昨天和前天发的两章做了合并,今天其实还是发了两章,如果没看到前一章可以翻回去看。】

……

虽然心中肉痛不已,但韩林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这样的机会实在是难得,可能过了这个村,下一个店儿在哪还不知道。

不过,这银子也不能白给。

韩林以路上不安全为由要亲自解送,到时候和老和尚头行一起送到闻香教的总坛。

两千两,也就是二百斤,如果放在旁的物什上确实不多,但这可是白花花的银子,老和尚以为韩林是信过不他,最后应承了下来。

说是筹措,那也可不能很快就将银子交给他,怎么也是两三个月以后的事了。

韩林将这个事儿说给了屋内的李凤翥一听,李凤翥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

今日韩林来了县城,一方面是回来看看自己的爹和老韩头,另一方面就是来拜会李凤翥,两个人已经有挺久没见了,李凤翥看起来十分憔悴。

略微一问,韩林才得知,这根源出在天津巡抚崔尔进的身上。

户部尚书毕自严与崔尔进联名上书,要清丈天津,视课入为功罪。

大概意思就是说,要将整个天津的田亩都清丈出来,按照纳税的多少来衡量官员功罪,这一下子就将李凤翥推入了深渊。

本来去年雪灾,朝廷只免了夏税。但崔尔进作为督理辽粮的总督,对于秋税坚决不肯给免,清丈功罪这道旨意一下,李凤翥来年挂印辞职的心思都有了,这他拿什么比,天津的辖地当中,乐亭的土地最为贫瘠,去年遭受的雪灾与其他几个地方相比更重。

这不是妥妥的催科么。

韩林听完久久无语。

之前崔尔进上书要将乐亭的水师拆出来,划归到天津去管,但朝廷里还没真个拿出什么章程来,这下崔尔进又联名户部尚书毕自严来搞李凤翥。

看来,这崔尔进是誓要将乐亭的文武一网打尽,将乐亭捏在他的手中了。

本来乐亭县的归属就比较奇葩,属于爹妈不疼舅舅不爱的那种,这对于韩林来说是个好事,谁都不愿意搭理乐亭,那他在这里就可以放开手脚去搞。

崔尔进如果是个庸官也就罢了,但他确实有能力,而有能力的人一般掌控欲极强,崔尔进真个将乐亭全部收到自己手中,那对于韩林来说就要束手束脚了。

韩林突然有了一种自己是毛文龙,而崔尔进是袁崇焕的感觉。

不过崔尔进也不是没有弱点,与大部分现在的文武一样,一个字,贪。

万历年时崔尔进就是巡盐御史,盐这个东西只要是个人就得吃,明末私盐泛滥到已经大张旗鼓的地步,而之所以这样就因为里面的利益已经盘根错节,捋也捋不清楚了。

崔尔进作为巡盐御史,自然也是其中的一员,那些大的盐贩子背靠的是皇亲国戚、达官贵人,崔尔进不能查也不敢查,否则他要么是死于非命,要么就要下台,因此他也从中收受了不少的贿赂。

其中的种种,半年以来情报司已经查的七七八八,全都锁在韩林的公事房内。

李凤翥是个好搭档,如果他被革职换一个崔尔进或袁崇焕的人过来,那他可就难受了。

沉吟了一番,韩林问李凤翥,如果朝廷那边有言官参崔尔进的话,那他敢不敢上本同参?

李凤翥心中一惊,盯着韩林好一阵。

韩林能这么说就证明有七八分的把握,而能推动这群言官的朝堂上下也就那么几个人,李凤翥没想到韩林的人脉已经到了这么强大的地步。

虽然韩林这么说,但李凤翥的心中还是十分犹豫,以一个县官去参一个巡抚,这已经足够耸人听闻了。

韩林似乎看出了他的犹豫,给他加了一码,等朝廷那边比较明确时他再上本,而名目就是崔尔进催科虐民,几至生变。

李凤翥听完以后,寒毛直竖。

这个名目是比较狠的,毕竟秦晋之地的流贼的根本原因就是交不起赋税,只要朝堂上往这边一联想,那崔尔进就是有口难辩。

这样毒辣的招式,李凤翥没想到竟然是出自看似与人和善的韩林口中。

但为了保住自己的乌纱,李凤翥决定答应下来。

在结束了与李凤翥的会面以后,韩林便告辞,他今日还要去一趟汇通票号的总号。

刚刚出门,就碰见了来找李凤翥的王相举。

“王县丞,好久不见。”

“卑职见过县尊大人、守备大人。”

模样十分周正的王相举在行礼上也一板一眼,不过两个人有旧怨,韩林总觉得王相举看他的眼神十分冷淡。

不过韩林也不以为意,对于他来说,王相举现在已经属于不足轻重的小人物了,李凤翥这个流官可能受其钳制。

但韩林这个手握军权的县戍可不怕他,而且最近也在疯狂的挖王相举的缙绅墙角。

比如之前被韩林摆了一道的高家,其原本依靠在王家下边,但今年出海获了不少的利,已经渐渐与王家疏远,与韩林十分亲近了。

后来韩林想了想,蔡鼎说的果然不错,这天下唯一可信的便是“利”这个字,没有什么是不能松动的,只要给足了价码。

其实蔡鼎说的那番话,也让韩林倍感压力。

因为从现在的情形来看,乐亭的中高层军官已经爬到顶到了天花板。

现在大家都觉得挺好的原因是因为时日尚短,还在沾沾自喜爬的够快,但时日久了,难免会做他想。

刘兴祚的前车之鉴不远,毛文龙的死与他有着极大的干系。

想要避免这种事情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韩林就只能闷着头也往上爬。

“看来县丞有要事相商,县尊大人还请留步吧。”

见王相举的神色匆匆,韩林估摸着他有事急着向李凤翥禀告。

韩林和李凤翥已经熟的不再熟了,知道他不是客套之言,于是点了点头:“那本官就不送守备大人了。”

“出了什么事这么匆匆忙忙的?”

王相举还在看韩林的背影,不知在想什么,李凤翥的这句话让他回过神来。

“禀大人,巡抚自天津发下公文来,催促乐亭要尽快催课,务必要在十一月前运抵天津。”

李凤翥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34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