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2章 红火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虽然郑养性表现的像个二百五,但能说服自己姑姑放弃封后,能屹立四朝能不倒的怎么会是傻子?

就其行事所为来看,郑养性不仅不傻,而且是个聪明人,大大的聪明人。

不仅聪明,没有任何政Z抱负的郑养性,对于生意一道十分有天赋,如今京师及周边一带,郑养性将香水的生意已经扩展的七七八八。

别看郑养性没什么实权,但尊崇的地位毕竟摆在那里,虽然可能心底看不起他,但任谁也要给他三份薄面。

以前养尊处优纵情于声色的郑养性,如今似乎终于找到了人生的价值,以前整日坐衙灌一肚子茶水枯坐的他,如今也坐衙了,整日间就想着怎么去坑那群达官贵人们的钱。

甚至在承揽了香水这个生意的伊始,郑养性竟不顾自己的身份亲自当起了“货郎”,特意在大氅里面挂满了瓶瓶罐罐,逢人便敞开衣襟,神神秘秘地问:“兄弟,要好货不?”

如果后世仍有中关村,仍有卖盘的那些人,估计要奉为郑养性为祖师爷。

在如此卖力的推销下,香水的生意一下子就打了出去,达官贵人们为此趋之若鹜,郑养性也赚得盆满钵满。

除此之外,他还利用自己的姑姑是神宗贵妃的身份,又将香水的生意打入了后宫。

要不怎么说郑养性这个人心思活络呢?

这可是韩林和何歆都未敢想过的道路。

后宫里的妃子们对香水的执念更甚于达官贵人,反而成为了香水最大的买家,后宫是最容易出现攀比和争风吃醋的地方,你买,我也买,甚至为了彰显自己的个性和与众不同,自己瞎捣鼓了一些香型来找郑养性定制。

定制嘛,当然可以。

不过,得加钱,几倍几倍的那种。

于是郑养性又化身为“加钱”都督。

妃子倒是无可厚非,但另一个群体韩林和何歆是没有想到的。

太监。

因为去了势,太监在小解后很难清理干净,因此常年都有一股子尿骚味,这让他们极度自卑,甚至不敢在当值时去放尿。

往常,太监们都会拿熏香来遮掩,但熏香的味道木气太重,同时香味很容易挥散,难以持久,但香水的出现却改变了这一点,其不仅香味各异,而且只要撒一点就可以整日甚至数日留香。

这也让香水成为了熏香最好的替代品,而太监又有贪的传统,长期居于宫内,大把的钱没处花,即便香水很贵,也舍得买。

与太监相比,宫女这个群体买的就不多了。

一个是她们确实很难有什么钱,另一个对于太监喷香水妃子们也乐见其成,毕竟谁也不想与尿骚味为伍,但宫女可不一样,要是其喷洒了香水,就会被妃子们视为僭越,有不轨之心。

虽然有宫女想搏一搏,倾尽所有偷偷买来,在崇祯临幸各宫时喷上一些,希望能够藉此改变命运,但至今没有一个人成功,甚至这半年以来就已经有五六个如此行事的宫女死于非命。

整个皇宫内苑开始香气飘飘,郑养性的口袋也鼓鼓囊囊。

他都乐开花了,订单哗啦啦地往乐亭甩,甚至已经排队排到了好几个月去,据闻,因为供不应求,京城内甚至还出现了黑市,寻常的香水已经被炒到了数倍之价。

而这也是韩林和何歆商议建立在酒厂的里面再开设几个香水的作坊,来扩大生产的底气所在。

纵情于笙歌犬马,无心朝政的外戚才是好外戚。

原本,那些言官们为了完成任务,还时不时地参他一本,但如今看他完全无意此道,也就将他放弃了,数月以来一个参本都没有的郑养性反而为此嘬起了牙花子。

对于廷臣和言官们来说,郑养性的所作所为是好事。

但对于他来说可并非如此,如果在皇帝面前一直没有声息,一个是容易引起皇帝的猜忌,另一个参他还能时不时地露个脸,叫皇上莫真个忘了他。

因此,“加钱都督”甚至托了周延儒的关系,叫其麾下的言官每个月必须参他一本,找一些行为不端,欺男霸女来说事。

总之,京师的生意在郑养性的经营下异常红火,日进斗金,找到了人生价值的郑养性觉得,当初帮韩林救纪勇,是他娘的这辈子做得最正确的一件事,因此他也投桃报李,对韩林的很多事情也十分上心,两个人可以说结成了一个比较牢固的盟友关系。

香水生意的火热,这是早就有预料的,只是没有预料到能这么红火。

去年时,韩林就与何歆、吕蒙子两个人商议,香水这件事要扩大一些,而秦楼楚馆则成为了他们下一个目标。

由此,吕蒙子去年十月时便随着去琉球的船队一起出发,不过他的目的地不是琉球,而是江南。

别看如今北边和西边烽烟四起,但江南之地仍然是天下最繁华,最富庶的地方,连普通百姓也十分讲究奢华和排场。

江南,既有陪都南京的两岸情怀,又有精心调校的扬州瘦马,楼馆林立、莺燕群集,乃是自诩风流的文人骚客、豪绅大族最喜欢游历的地方,韩林和何歆觉得,如果单论市场规模来看,仅陪都南京就是京师的数倍。

这样的市场规模,自然不能放过,因此对于南方比较熟悉的吕蒙子就被派了过去,除了调研和开拓市场,韩林还有另外一层意思。

那便是叫其归乡。

吕蒙子因为蚀了本钱,无脸归乡,滞留在北地已有一十八年之久,他在新安卫是有家的,甚至还有老婆孩子,徽商“好离别”,和许多徽商一样,他老婆刚刚有了身孕,他就出来了。

这么多年过去,只有寥寥几封书信互通,只知道他媳妇给他生了个儿子,真的应了那句,如若父子在外相见但不相识。

也不能怪吕蒙子无情,这个时代的徽商几乎都是如此。

起初对于归乡这件事,吕蒙子还有些不愿,甚至抗拒。

但韩林只说了一句话。

“富贵不归故乡,如锦衣夜行耳。”

在乐亭营的商事当中,何歆主内,而吕蒙子主外,虽然何歆的权利看起来更大一些,但吕蒙子比她并不差,由于他要长期行走于外,与豪绅富商甚至达官贵人们商谈,韩林许了他便宜行事,只要是商事上,他都可以自决,有乐亭营做靠山,说是翻身了也不为过。

听了韩林的话,吕蒙子当即跪下磕了三个头,泪眼朦胧地对着韩林道:“昔日在锦州时东家说是小人的机缘,没想到短短一年半就应验,大人之恩形如再造,小人没齿难忘。”

出门在外这么久的吕蒙子如今也终于要回来了,而想到他传递回来的另外一个好消息,韩林就更加高兴,对着旁边的二狗子问道。

“昨天叫你问的事,你问了没有?”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2909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