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0章 侄子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山海关北九门水口一片石,韩林坐在马上,看着眼前九座泄水门,以及匾额上提的“京东首关”四个大字,身旁跟着同样骑在马上的李柱,以及曾和他去见过自己老爹的范继忠等几个亲卫。

除此之外,再别无他人了。

拜别毕自肃的第二日一早,高勇和杨善就带着五百的乐亭营兵去宁远河口,那里董鹤正带着水营驻守,他们要经水路回返乐亭。而舟船上可不止这五百营兵,还有吴国琦分批运过来的万两银子。

来时因为赶路,韩林不得不乘舟一同前往,就这几百里的水路,让韩林差点没将五脏六腑一起吐出来。

回时一身轻松的韩林自然不可能再去乘坐让他遭了大罪的舟船,而是带着李柱以及范继忠等五六个亲卫骑着从吴国琦那里敲诈的马,走陆路入关。

行至老军河(今九江河)时又溯流而上,一路来到了大名鼎鼎的一片石。

一片石的名气太大了,大到韩林这个对历史一知半解的人,在听到一片石其实就在山海关北面时,立马就决定前往观瞻。

老军河的河水并不滔滔,河面也不甚宽阔,然而在原本的历史当中,十几年后在此地的那场大战,因为前几日才见过的吴襄之子吴三桂放清军入关,李自成猝不及防的大败,丧失了汉人的江山。

感叹了一番时也命也,韩林带着人自九门口入关。

既然得了王之臣的命令,那他自然也要前来复命。

翌日一早,韩林等人便写着“天下第一关”的镇东门入关,因为身上有乐亭守备的印信以及王之臣的文书韩林等人也无需排队,在验明正身以后就被放了进去。

城内不能跑马,韩林便带着人先去驿站将马匹寄存,虽然裁撤驿站之事已经闹得沸沸扬扬,但山海关的驿站肯定是不能裁撤的,验了勘合以后韩林便带着人往鼓楼北边走,那里是总兵府和王之臣这个督师的寓所。

山海关与其说是一道关门,倒不如说是一个巨大且坚固的城池,青砖筑就的四处耸立,上面站满了卒伍。此时的南北翼城还未修建,但也难挡其巍峨之势。

过了墨水池以后,就是一片低矮的民居,与其他地方不一样的是,山海关的民居修建的也异常坚固,即便关门被人攻破,但守军依然可以在城内依托这些民居而坚守。

钟鼓楼位于山海关的正中心,其后百余米便是韩林此行的目的地,到了王之臣的寓所以后,发现这里已经人去楼空,问过旁人才知道,原来前几日袁崇焕和王之臣在这里交接了督师的印信,卸了任的王之臣已经回了京。

而袁崇焕则出了关门往宁远去,由于韩林溯河而上阴差阳错地也没遇到袁崇焕,这让韩林开心不已。

既然无人可交付,韩林自然也乐得轻松,再往旁边四五十米的总兵府一看,脸上就乐开了花儿。

由于满桂移驻大同,现在的山海关总兵不是别人,正是韩林最大的恩主,太子少傅左都督赵率教。

韩林带着人大摇大摆地往总兵府上走,走到门口刚停下,就听见门前戍卫的两个卒伍呵斥道:“干什么的?这是总兵府,赶紧滚开!”

这几个面孔,韩林一个都没见过,不过看来随着赵镇的地位攀升,连职戍的卒伍也跟着硬气了起来。

“几位军爷,可否通传一声?”

其中一个人一愣,上下打量着穿着常服的几个人问道:“有请帖没有?”

韩林摇了摇头:“没……”

“那,有拜帖没有?”

“也没……”

这人看着韩林皱着眉说道:“什么都没有,我给你通传什么?滚,滚开!”

“嗯……就说赵总镇的大侄子来啦!在门外请见。”

与韩林对话的卒伍与旁边的人对视了一眼,纷纷哈哈大笑道:“自打都督驻到这里,每过几天都有几个亲戚拜见,半拉月前还有个外甥也在门口喊,不知道你这个侄子有没有那个外甥禁打?”

说着这戍卒指着韩林戾喝一声:“再不滚,我们就将你拖进府中打,让你竖着进去,横着出来!”

说着就要来推搡韩林,李柱等人自然不干,就要往前挤但赶紧被韩林拉住,这是赵率教的府上,当然不能造次了。

于是韩林便扯着嗓子向里面喊人名,从之前认识的门子,到婆子,管家一类的。

“门外在吵吵什么?我怎地还听到叫我的名儿了?”

“李管事,不碍的,又有人来冒充大人的家眷在门口叫嚷,我等这就将他们赶走!”

“嗳,等会儿,要是假冒的怎么会知道我的名?我来瞧瞧。”

说着,总兵府大门的一方小腰门儿打开了一扇,一双眼睛向外窥探着。

韩林冲着那双眼睛喊:“好你个老李,怎地小半年不见,就不识得我了?”

“哟!林哥儿!”

门后惊喜地叫了一声,随后大门吱呀就打开了,那个姓李的管事小跑着从门后出来,拉着韩林的手十分亲近地说道:“林哥儿,你怎地来了?你要不喊我都没敢认。”

锦州时韩林时不时的就去赵率教府上打秋风,府中上下都认识他,特别是守门的几个主事和门子对他就更熟了,知道韩林与金士麟没什么差异,赵率教将他当成自家的子侄看待。

因此家中的仆人也都管韩林叫林哥儿,而不是官职亦或其他,几乎就是迈步就往里进就是。

韩林笑道:“前些时日去了趟宁远,这不才回来,赶忙就来拜见总镇了,老李你帮我通报一声去。”

“还通报什么!”

老李拉着韩林就往里进:“老爷正在后院练剑,还没吃早饭,知道你来了定然高兴的紧,你好不容易来一次,可得多住几天。”

“那感情好,许久没见总镇,我这心里也十分挂念。”

说着韩林又指着阶下的李柱等人道:“老李,这是我的部属,一会你帮好好安排一下。”

老李笑道:“哟,林哥现在的排场也可以嘛,你放心都交给我,保证他们吃好喝好。”

擦肩而过时,韩林对着方才阻拦的那个一脸震惊的戍卫,揉了揉鼻子耸了耸肩。

“你看,我说我是总镇的侄子,你还不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8649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