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8章 形势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2.6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宁远城南门迎恩门外,五百余乐亭营战兵席地而坐,阵前守备官韩林、千总高勇、把总杨善等人端坐在李柱从驿所借调过来的马上,听着情报司副司长兼北司主事李继元留下来的人禀告城内的情形。

要说李继元确实要比失踪的前任潘野心思缜密许多,在乱兵围堵巡抚衙门之际,就赶忙派人出了当时还未紧闭的城门,等待韩林等人的到来。

“你是说,城中实际的乱兵只有两千五六左右?”

高勇按着刀抬头看了一眼远处的宁远城,开口问道。

“是。”

情报司的探子微欠了欠身:“禀千总大人,乱兵头目于多出自于广武营,其人歃血为盟,将广武营参将彭簮古羁押在营内,又鼓动广武营大部、车左营一部,车右营少部,其他营的一些散兵也加入其中,唯有中军的一营、三营未动,中军副将何可刚、祖大寿、都司祖大乐,吴襄、何太善等人约束卒伍,未许一兵出营。”

“既然已经约束卒伍,为何不去相救?”

“这……属下也不知。”

“还能因为什么。”

韩林叹了口气:“老毛病犯了,中军二营,都是袁都督的旧部亲信,当日袁都督任抚台时,这些人吃香的喝辣的,如今新巡抚上任,四个月都吃不到粮饷,他们虽然不乱,但亦做壁上观,能要到粮饷,他们自然有分,要不到粮饷,没有跟着倡乱,等袁都督到时还能在其面前邀好。”

“左良玉为何没约束住卒伍,让车右营去了人?”

“乱起时左良玉未在营中,等归了营以后,已经有一少部分人受到鼓动出营了。”

杨善脸上露出一丝喜色,对着一直沉默不语的韩林道:“大人,既然只有两千左右的乱兵,咱们还有赵镇的手谕,只要将何副将、祖参将召集到一起,这乱不就自然平了麽?”

随着调令一同前来的,还有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的手谕,在得知韩林将要去宁远护卫巡抚衙门以后,赵率教赶忙写了一封手谕叫宁远的何可刚、祖大寿等人给与韩林便宜与协助。

韩林对比了两封调令和赵率教的手谕以后,韩林差点感动地哭了出来,还是赵率教拿自己当自家人看待。

当然还有他曾经的老上司马爌,不过马爌因功升了副总兵,被调到徐州去了,两个人只有一些书信往来,帮不上什么大忙。

“我以守备之职根本调遣不动这些副将、参将、都司什么的,赵镇也明白,因此只是请这些人提供一些援助,行一些便宜。”

韩林想来想去,发现好像仍只能靠着自己这五百人。

不过好在,真正哗变的卒伍不过两千多人,而且情报司探子也说,这些人确实只是为了讨饷,还没有劫掠坊间,那事情还有缓和回旋的余地。

韩林又向宁远城头观望。

宁远城有内城和外城之分,内城始建于宣德年间,以青砖打造,天启年间袁崇焕、祖大寿又督建了外城,夯土而成,墙高与内城一致,都是三丈左右,城四角设层楼和西洋式的铳台,十一门红夷大炮架设其上,城外有深一丈、阔两丈的护城河。

光天化日之下,他们这五百人在城外不足两里的地方聚集,早就被城头给看到了,因此城头上人影攒动,隐约间还看到有人对着他们指指点点。

看着敌台上红夷大炮隐隐约约的影子,韩林沉默了半晌,转过头对高勇说道:“找个马术好的,去城下打探一番。”

“大人,便由属下去罢。”

第一司的司总陶国振走了出来。

韩林十分欣赏地看了看陶国振,笑道:“国振要小心些,如果对方有了敌意,那便赶紧回来。”

骑着杨善让出来的马匹,陶国振纵马去了城下。

韩林等人眯着眼睛去看,到了城下的陶国振在马上似乎和城头上的人说了一些什么,但隔着老远根本听不清。

片刻以后,陶国振打马而返,对着韩林道:“禀大人,城头上的卒伍说请大人近前相见。”

韩林又问了下陶国振城头卒伍的神情和精神状态,略微沉吟了一阵,准备策马而前。

看到韩林的举动,周围的人吓了一跳,李柱将自己的马横在了韩林的马前,急声道:“大人,此间情形尚未可知,万不可冒险行事。”

韩林摇了摇头:“按国振所言,城头这些人应该并没有多大的敌意,咱们本来人就少,如果我不敢上前相见,倒让他们小觑了,后面的事就更不好办了。”

“咱总不能让大人单枪匹马的去见。”

高勇看着城头道:“既然大人说无事,那咱们这五百个兵,自然也要随同大人一起。”高勇抬起手挥了一个手势,原本席地而坐休息的乐亭营战兵立马就站了起来,开始整队。

五百乐亭营战兵以旗为单位横向铺开,在几匹马后徐徐而进。

长时间的队列操练下,整个队伍整齐划一,虽只有五百,却有那一股子山倾的架势,引得城头一阵骚动。

方在护城河畔停住,韩林就听见城头有人高声询问。

“敢问下面可是当日在锦州血战的韩大人?”

韩林略有些诧异,跃马而出,来到阵前抬头向城上的那个人问道:“你识得本官?”

“真是韩大人!”

城头上的那个人惊叫出声:“韩大人在锦州血战,出城斩将的事情已经在这辽东之地传开了,咱们这群军汉,谁不钦佩韩大人的胆识勇武?”

“更何况……”

说着,城头那人拱手下拜:“韩大人在御前为东人请命之事,东人无不感恩戴德。”

看来自己以前做的那些事,确实都被东人记在了心里。

这就是因果啊……

韩林在心中感叹了一句,

从目前的情形来看,乱兵确实还没有失去理智,只想拿回属于自己的银饷,于是韩林决定赌一把。

心中大定的韩林随即笑道:“既然识得我,那便将吊桥放下来,教我们入城。”

“这……”

城头那人略微有些为难:“大人既已至此,定已晓得城中事,小人实不敢开。”

看到韩林的脸色微冷,那人又道:“大人想入城,我等又不敢开门,不如这样如何,我们将只大人缒上来。大人还请放心,我等东人定然会护卫大人周全!”

说着,城头上就缒下两个粗大的竹筐来,一个里面装着人,另一个里面则放了一个木盆,这是给他渡护城河用的。

“放肆!”

高勇驱马上前,对着城头大骂:“我家大人好歹是堂堂守备,安敢如此折辱?!”

“大人莫要误会,我等绝无折辱之意!”

那人摆着手解释道。

“不管你是否有折辱我之意……”

韩林冷冷地向问道:“此明地否?”

城头那人连忙道:“自是明地!”

“我贼子否?”

“大人怎会是贼子?”

那人被韩林说得有些愣神。

“如此……”

韩林冷笑道:“只有两军交战,才会缒入缒出,既然此地是皇明之地,我乃皇帝亲授守备……

“那尔等是要当贼麽?!”

这一诛心之言一出,城头一片哗然。

与韩林对话这个人,刷得一下冷汗就冒了出来,将后背都打湿了。

“大人莫要误会,城中未乱,俺们只是向巡抚讨要应得的饷银。”

擦了擦额头的汗,守卒向旁边看了一眼:“大人稍待,小人这就去城中请示。”

“我只等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以后,门若不开,那我便攻!”

“我乐亭营此刻虽只五百,但自认各个都有万夫不当之勇。”

韩林一提缰绳:“便看你是的箭利,还是我的刀锋!”

“威!武!”

韩林的话音刚,齐声大喝直冲天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456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