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143.3万字

第353章 魂幡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崇祯二年十一月初六日,三屯营八里铺院内,韩林掬了一捧雪拍在脸上,被体温融化的雪水顺着脸颊哗哗往下流,经其一激,身上的疲惫稍去,韩林又抓了一捧放在嘴里嚼着,一股甘流一路顺着火热的喉管流进腹腔。

此乃蓟镇的最东部,前面八里便是三屯营。蓟镇初设在桃林口,随后移到狮子峪,天顺二年又移到此地,因为三移而定的蓟镇驻地,故此称为三屯营,戚继光曾在此驻军,这是一座妥妥的兵城。

韩林初三日在卢龙大校场休息一晚以后,翌日一早张凤奇便遣人几次三番来催促其动营,韩林无奈只能再挥师北上,不过这一次由于已经临近前线,韩林不敢教粮草先行,而是随队一起前进。

乐亭营本来就是疲兵,不过多亏了韩林又从梁廷栋那里要了五百匹马,因此每两个时辰一换,能稍微解放一下战兵的劳累。

昨日路上仍见许多逃民,韩林派人拦住了一些,向其询问,不过消息仍然真假难辨,有人说遵化已经陷落了的、有的说王巡抚还在抵抗的、还有人说女真人已经西去了的,好在众人都说三屯营还未失陷。

而至今日,逃难的百姓已经很少能看见,要么就是早逃了,要么就是没逃出来。

韩林率军行到八里铺,便不再进,放出探马前去哨探,昨日听到有人说有一支兵马便是在遵化城下中伏,全军尽殁。韩林因此不敢大意。

大约过了半个时辰,放出去的一阵马蹄声响,是放出去的哨马回来了。

韩林走出八里铺的院子,就见官道上出现七八个骑影,打头的正是中军哨骑的领队范继忠,他马侧挂着一个血淋淋的物什,看起来是人头,而在其身后的几骑上都捆着人。

韩林与身旁的李柱对视了一眼,看来这是遇敌了。

营前防卫的士兵将拒马挪开,骑影飞快的冲到八里铺门前。

范继忠将手上的人头往地上一抛,立马翻身跪倒在地,哽咽道:“大人,赵大帅……殉国了!”

韩林还没反应过来,皱着眉头问道:“哪个赵大帅?”

紧接着胸口猛地一痛,他揪着范继忠的领子,将其一把从地上薅了起来,咽了口唾沫:“你是说……你是说!”

范继忠没有回话,只是闭上眼睛默然地点了点头。

韩林松开他,心中的悲恸让他慌了神,开始在原地打转,喃喃地道:“怎么可能……这怎么可能……”

“小人方才哨探时偷袭击溃了一个奴贼的打粮队,杀了一鞑子,俘了一鞑子,另从其人手中救出三屯营逃兵二人,小人不敢胡说,但此事确实已经鞑子和逃兵的确认,赵大帅在初一日遵化城下中伏殉国……”

范继忠看着韩林十分悲痛地道,这是他第一次见到韩林如此手足无措,六神无主。这场景哪怕当初在锦州、在旅顺时都未曾见过。

韩林闭上眼睛,一点一点地将深深吸入的冷气吐了出来,睁开眼睛后对身旁的李柱说道:“去将金操守请过来。”

因为是临时扎下营盘,金士麟仍在前锋阵中,准备随时得令前进。

怕金士麟失态,赵率教死难的消息李柱没敢跟他说,只是说韩林叫他。

金士麟看了看李柱的脸色,就知道出事了,也没多问跟着李柱就来到了中军。

方才哨骑回来他也看到了,到近前才发现有斩获,而且是金钱鼠尾的真夷,罕见地流露出了一丝笑容,远远地就对着站在原地的韩林道:“如此斩获,你们怎么都这般模样。”

原本还刚刚稳住保持了冷静的韩林,看到金士麟的身影出现,再也忍不住,悲声道:“赵帅……殉国了!”

说完他放声悲哭。

金士麟猛地愣在原地,紧接着身子摇晃了两下,扑倒在地。

身边的人七手八脚地赶紧去将金士麟扶起,随后拍打面颊,狠掐人中,几息过后金士麟才悠悠转醒,半躺在李柱怀中的金士麟指着已经蹲下来的韩林大声道:“你方才说的可是真的?!”

韩林已经哽咽地发不出声来,连连点头不止。

金士麟听罢以后也痛哭失声。

以二人为中心,四下里哭声越来越多,赵率教死难的消息已经如涟漪一般传遍军中。

金士麟是金冠的遗子,在金冠于觉华岛殉难后,赵率教便将他收入府中,待之如亲子,如果说对赵率教的感情,金士麟要比韩林深切得多。

不过他反而率先止住了哭声,对着韩林道:“叔父是怎么死的?!”

韩林也止住哭声,猛一回头对着范继忠道:“将那几个人带过来!”

范继忠带人将那一个鞑子,两个逃兵从马上解下,任由他们摔地上,随后又抓着头发,脖领将其拖到了韩林面前。

棍棒刀鞘之下,这三个人很快就将赵率教如何殉难的消息和着血给吐露了出来。

十月三十日,赵率教领四千骑至三屯营,三屯营总兵朱国彦说什么也不肯让这支疲兵入城,赵率教在城下驻扎了一晚,随后率军西行往遵化去。

十一月一日,四千骑至遵化东时,遭遇女真贝勒阿济格、摔左翼四旗及蒙古兵埋伏,这支疲惫不堪的骑兵奋勇拼杀冲出了一条血路往遵化城下冲去,然而赵率教中矢落马,副将刘恩、参将杜弘坊回身来救,随即明骑军便被女真人所围。

自赵率教、刘恩、杜弘坊以下九名参游殉国,中军臧调元被俘后薙发降贼,四千骑军近殁。

而遵化也在初三日被奴贼攻克,巡抚王元雅在官署内上吊自尽。

韩林和金士麟听闻以后再次失声痛哭。

随后韩林吩咐范继忠,将真夷枭首,将两员逃卒吊死在大门框上,韩林又亲笔在其敞开的内衬上手书:“此逃卒之鉴也!”

做完此事,韩林随即召集所有乐亭营兵近前,他站在了一个木墩子上,背后是两个在风中轻轻摇晃的尸体。

韩林环顾四周后高声道:“赵帅日前已死于国事,赵帅于我有恩,若非有他,便无今日之乐亭营!今我营当为赵帅戴孝!不驱建虏,不摘此巾!”

说完,韩林便将罩甲脱下,又解开里面的棉甲,抽出刀来割下一条白色内衬系于额上。

乐亭营的人纷纷效仿。

韩林举刀振臂而呼:“杀尽贼奴!为大帅报仇!”

\"杀尽贼奴!\"

“为大帅报仇!”

震天的呼喊声中,数千条白色布条,在风中招展,如若魂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