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3章 宿命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日昃之离,不鼓缶而歌,则大耋之嗟,凶。”

黄昏当中的乐亭因守备公事房,蔡鼎与韩林并肩而立,负手看着窗外的那一抹彩虹。

他是时下的易学大家,脱口而出的也是《周易》当中第三十卦“离卦”当中的卜辞。

而卜辞当中的“离”字,一种说法是斜阳欲落的姿态,另一种说法就是“螭”,即彩虹的一种。

与现在乃至后世不同的是,在上古及秦汉时期,天空出现彩虹虽然比出现彗星差一点儿,但是也不是什么好兆头,被人视为凶兆。

事实也确实如此。

韩林转过身,看向桌上那两封密报,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这两封密报一封是由李继元自锦州发出,另外一封则是潘野自东江镇皮岛发出。

不约而同地,两封密报都传回了一个令人震惊的消息。

六月五日,袁崇焕斩毛文龙于旅顺双岛。

不过消息传回乐亭的时候,已经是七月的下旬。

在杀了毛文龙以后,袁崇焕即刻封锁了消息,不仅如此还将整个东江镇封禁,不许外人出入,与此同时对东江镇进行了一番整顿。

这么大的事儿,袁崇焕肯定会第一时间上报,然而京师当中的消息也是滴水不漏,甚至连在其中的赖麻子都没探得,就可以知道崇祯和廷臣们是有多么的不知所措和坐立不安。

得到消息以后,韩林久久无语。

千算万算,他也没预料到,被他视为破解之道的刘兴祚等人,竟然反而投靠了袁崇焕,而他也是惊出了一身冷汗,还好他躲在了后面,并没有暴露,不然已经杀红了眼的袁崇焕,估计立马就会杀到乐亭来。

这是他第一次主动试图去改变历史,然而历史却给了他一个大大的耳光,并且放声嘲弄。

他的力量还是太小了一些,想要妄图改变历史,现在还不够资格。

两人重新坐回了位置上,看着韩林的表情,蔡鼎吹了吹茶杯里的浮沫,问道:“守备觉得,毛文龙不该杀?”

想了想,韩林道:“当杀!又不当杀!”

“哦?”蔡鼎似乎没想到给出了这个似是而非的答案,抿了一口茶将茶杯放下以后道:“愿闻其详。”

“扪心自问,若我为主官,麾下飞扬跋扈、不遵号令也势必杀之。”

“既然如此,这不该杀又做和解?”

“太急了,在我看来,袁督师在这件事上,是少智之举。”

韩林本想将“脑残”两个字脱口而出,但想了想,还是算了。

他捏起手中的茶碗盖在茶碗上不断研磨着:“这一不智,便是没有掌握好分寸,现如今,除了毛帅以外谁人能镇的住东江镇?杀毛帅之举,看似釜底抽薪,实则是玩火自焚。”

“有毛帅在的东江镇,原本为鞑子的掣肘,奴贼便是发兵也不敢倾尽全力,而无毛帅的东江镇,诸将再无有能服众者,相互倾轧,如何再去牵制奴贼?此乃亲痛仇快之举。”

“这二不智么……便是有尚方宝剑在身,安敢妄斩一品大员?其人的生杀之权当在圣上,不教而诛是为僭越,若是其矫诏……那怕是就不止僭越这么简单了。”

“因此依我看,毛文龙该杀,但一来,不能在此时杀,二来也不能不教而诛,否则难堵天下悠悠众口,若日后真个因此闹出了什么乱子,毛帅之今日,便是其人之明日。”

蔡鼎摇了摇头:“你当袁督师不如你?这其中种种, 怕是早就想了个明明白白,只是如今骑虎难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所以我说其心中太急了一些,若非当初在皇上面前五年复辽的海口,他也不必这么着急就要将东江镇收入囊中。”

说话间,韩林又将李继元的密报拿起来,抖了两抖:“不过他一面打着五年复辽的旗号,一面又暗中与奴酋皇太极遣使遗书是为何来,他该不会指望着仅凭三言两语,就能让鞑子自退,灰溜溜地滚回深山老林罢?”

蔡鼎摊了摊手:“恐怕只有其人自知了。”

想到被背刺的毛文龙,韩林心有余悸地道:“实在没想到,刘兴祚兄弟竟然会背叛毛文龙。”

韩林苦笑道:“说实话,听到这个消息以后,我到现在也是毛骨悚然,以彼见己,不知谁可信,谁不可信了。”

蔡鼎似笑非笑地道:“守备觉得我可信否?”

韩林以为自己的一番话教蔡鼎心中起了不快,连忙笑着解释道:“先生误会了,若要不信任先生,我岂能将整个衙署都交给先生打理?”

蔡鼎摇了摇头:“守备大人错了,我不可信。”

就在韩林恍惚愣神之间,蔡鼎继续道:“若以情义而服众,则天下人人皆不可信。守备可曾想过,兴祚为何叛毛投袁?”

韩林想了想:“未遂其愿。”

“然也!”

蔡鼎抚掌:“故曰:‘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天下可信的,唯有一个利字。”

虽然觉得蔡鼎有些过于绝对和腹黑了,但韩林还是在座位上欠了欠身:“先生何以教我?”

“人人皆有野心,爱财的予其财、爱权的予其权、好色的予美人、好食的予珍馐,只有让人获利才能使人甘心卖命,要教其人知道明白,他所做的非是为你,也是为己。”

韩林低头沉思了一阵:“常言亦道:‘升恩斗仇’昨日见小利便喜,明日见小利则怨,人心不足蛇吞象,终有一日必恩深成仇,当如何解之?”

蔡鼎笑笑:“人心如此,无解。你能做的,就是不断往上爬,为众人谋利,什么时候你爬不动了,不能为众人谋利了,那便是树倒狐弥散之时。”

韩林揉着额头,感觉十分头疼,随着人越来越多,他最近也有些力不从心,总感觉有什么地方没想明白,今日蔡鼎给他解了一番惑以后,韩林稍稍有那么一些清明,感觉好像隐隐摸到了什么,但是又云里雾里的。

不过韩林非常

他抬起头,看向蔡鼎:“敢问先生的野心是何?”

“待到其时,守备自知。”

蔡鼎打了个马虎眼。

……

“大人,前面便是大云寺……”

乐亭县杨各庄,骑在马上的范继忠指着前面不远,稍显灰败的一片寺宇对着韩林道。

“嗯?”

韩林有些不满地撇了撇嘴。

“都说了多少遍了,传教的时候,要称职务。”

“是!头续!”

“那闻香教,哦不,我教乐亭的领房头行就在里面?”

在得到肯定的答案以后,韩林哑然失笑:“倒还真是会找地方。”

大云寺。

始建于金大定年间。

其时乐亭县的县治还在这里,因此相距不远的大云寺鼎盛,然而后来滦河改道,乐亭县治不得不迁移到现在的位置,大云寺的香火也就渐渐稀落了起来,虽然数百年间,大云寺不断翻修,仍难免败落。

如今,这佛门清修之地,反而成为了藏污纳垢之所。

谁又能想到呢,这大云寺竟然成为了闻香教的一个据点,而大云寺的住持,更是闻香教管辖一县之地的头行。

不过闻香教本身的教义就杂糅了佛教的各种教义,与其天然接近。

两个多月以来,打入闻香教内部的韩林职位升得的飞快,在收了十个人入教以后,便成为了领众,而最近他又发展了五六十个人,更是一跃成为了头续。

当然,这五六十个人,不是情报司的人,就是亲卫。

为了做得更逼真一些,韩林甚至在离乐亭营不远的吴家林村设了一个他自己的据点,时常装模作样的进行集会。

而范继忠则暂时脱离了亲卫的队伍,成为了这个据点的……领众站长。

当然这些职位也不是凭空就落在他脑袋上的,而是进行了一番信仰充值。

短短两个月时间,韩林就充值了足足二百多两银子。

这让韩林不由得感叹,氪金,就是快啊!

闻香教每逢三、六、九日都会举行集会。集会有大有小,大的就如同上次在北连店那样一般,由总引、掌经等大头目领着,不过有一定的准入门槛。而小得则由领众、头续领着,其目的就是为了让人充值信仰,一文两文不嫌少,百八十两不嫌多。

这些收敛上来的钱财,各级都会按照比例瓜分一部分,剩下的绝大部分都上缴到了总会。

直到现在,韩林连闻香教的总会的门冲哪儿开都不知道,就连这闻香会在乐亭的区域大据点,韩林也是第一次知道,往常的香火银,都是有专人上门来收。

得益于出色的工作成绩,韩林成功地吸引了闻香教在乐亭的大头目,也就是头行的注意,前几日,有人秘密造访范继忠所在的据点,言称头行要见他们这儿的头续,叫他们亲自解银到乐亭大云寺。

大云寺在杨各庄的西北,与他们之前所去的北连店相去不过六里地,中间隔着一条小河,由于地处比较偏僻,此时的官道上,除了范继忠和韩林以外并没有什么人。

韩林挠了挠嘴角,用松香黏着的胡子让他有些发痒:“家伙带着呢吧?”

范继忠点了点头:“带了。”

“那就好,一会机灵点看我眼色行事,要是有异,咱俩就直接杀出来。”

“属下必护大人周全!”

韩林抬手在他脑后扇了一巴掌:“叫他娘的职务!”

“是,头续!”

范继忠用近乎于崇拜的眼神看着韩林。

最近毛文龙的死讯闹得沸沸扬扬,别人可能在意的是这位大官怎么说死就死了。

而范继忠则不一样,他在乎的是,他眼前的这位大人,乐亭营守备韩林,指定会点啥。

之前从北连店回来,韩林就在其公事房内给诸人展示了一番“斩纸显血”的神迹,而后更是说毛文龙“凶多吉少”,当时所有人都不信。

那可是堂堂一品大员,在东江镇宛如土皇帝一般的存在,谁能杀得了他?

然而短短两个月以后,这位只手遮天的大人果然死了,他甚至都怀疑是不是自己这位大人“方”的。

韩林不知道他这位亲兵的副把总正在脑中不断脑补他,此时的他正在打量眼前不远的大云寺。

通往大云寺的小道上长满了杂草,道路尽头,残破的楼宇依稀可辨当年的盛况,只是如今的断壁残垣,让人看起来反而有些阴森森的。

两个人牵着马来到庙门前,左右看了看,韩林屈手用手指在庙门上富有节奏地叩了叩,没等多久,庙门后便传出了脚步。

“吱呀”一声,庙门只开了一条小缝,一个光溜溜的脑袋从里面探了出来,是个年岁不大的小沙弥。

略微看了看韩林和范继忠二人,那小沙弥将门半开,在门内双手合十,宣了一声佛号以后问道:“二位是猪,是来上香呢?还是来听禅?”

“自然是来上香的。”

“不知上的是什么香?”

“上的白香。”

韩林拍了拍马上驮着的褡裢,发出一阵叮叮当当的脆响。

那小沙弥莞尔一笑:“是林施主否?”

“正是。”

韩林面不改色,看来对面应该早就打好了招呼,就等着他来了。

为了掩人耳目,韩林自然不会用自己原本的姓名,而是倒了过来化名林寒,与此同时,他的身份也变为了,一户能信得过的缙绅家的旁支子弟,在打了招呼以后,他倒也不怕有心人去查他。

“两位施主,请……”

小沙弥侧过身对两个人道。

迈步往里走没多远,两个人就被四个五身体强壮的和尚给围了起来。

“哎呀呀!俺来上白香,你们这是作甚?”

看着几个人,韩林捂紧了怀中抱着的褡裢,哆哆嗦嗦地对那几个人道。

其中一个和尚冷着脸上来,一伸手:“你上香便去上你的香,不过佛门重地见不得刀光,身上的家伙这便卸了吧。”

“嗨,多大点事儿,我还以为要抢我白香呢。”

韩林心有余悸地拍了拍胸口,将褡裢往身后一甩,从怀中掏出了一个十分精致的短匕:“给你,不过一会出来,你可得还我,这可值不少银子呢。”

范继忠也将身上的家伙一并交给了对方。

那壮硕的和尚又对两个人的身上摸了摸,没有发现什么异样,他自然也发现不了什么异样,因为异样就在靴子的底下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04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