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83章 熟地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2.0千字 更新时间:07-17 08:15

“啥……啥事儿?”

二狗子不经过脑子脱口而出道。

见韩林脸上浮现出了一丝不悦,二狗子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少爷,俺想起来了,问了!问了!”

“俺刚才睡糊涂了,何主事说了,吕主事已经到了天津,只不过张老岁数大了,不耐舟车,要先在天津歇息两日,应该能赶上少爷说的那个什么……开学典礼?”

“那就好,那就好。”

韩林听到后有些兴奋地搓了搓手:“对了,叫你收拾出一个僻静的院子收拾了没有?”

“有,俺叫人将衙署东边那个院子腾了出来。”

接着二狗子有些疑惑地问道:“一个老郎中而已,值得少爷这么上心?”

韩林叹了口气,想了想还是决定敲打敲打二狗子:“狗子啊……往常呢,咱们的家小业小,有些事儿就得过且过了,但是现在不一样了,

他曲起手指敲了敲二狗子的脑袋:“你瞧瞧,这里面空空如也,你得进步哇……”

“少爷……俺……俺太想进步了。”

……

乐亭营商事外主事吕鑫吕蒙子从马车上走了下来,负手看着眼前的乐亭营,略有一些陌生之感。

他走时,校场北边新公署尚在施工,而如今已经成了一大片院落,不时有官吏进出,行色匆匆,越过还在建设的哨楼,几个巨大的水车和风车也在建设,一大群人正在下面忙活着。

唯有校场上训练的口号、喊杀声如旧。

虽然这些事已经在和韩林及何歆往来的通信中谈到,但真个亲眼所见则是另一种滋味。

刹那间,吕蒙子从心底悠然升腾出一股自豪之感。

他四处奔走,风餐露宿,眼见乐亭营能有今日之势,也是值了。

“吕兄,可是到了?”

他身后的马车上走下来一个三十多岁的中年人,对着吕蒙子问道。

吕蒙子回过身,对着那人点了点头:“子环兄,我们到了,请张老下车罢。”

两个人将马车上的一个老者搀扶了下来,要说搀扶其实倒也不必,因为这老翁看起来精神矍铄,特别是一双眼睛炯炯有神。

老翁刚刚下车,大营当中也得了消息,蔡鼎领着十来个人行至门前,看到吕蒙子以后微微一笑:“吕主事,一路辛苦。”

吕蒙子笑着回道:“听命行事而已。”随后伸手为其介绍:“这位便是张老先生,旁边的是张老先生的二子,张子环张兄。”

蔡鼎对着老翁弓腰:“晚辈乐亭营衙署总理事蔡鼎,见过景岳老先生、子环兄。”

其身后的人也躬腰而拜。

张介宾,字会卿,号景岳,别号通一子,人称张熟地。

除了去江南调查香水的市场以外,韩林还给吕蒙子另外派遣了一个活,那便是去绍兴府江阴去拜访一下张介宾,看看他愿不愿意出山拔冗来乐亭营教授医学。

而所用的理由,便是韩林和张景岳的共同故人,鸭掌子。

张景岳中年时参军幕府,足迹曾遍布山海关、凤城乃至鸭绿江一带,当时曾经和鸭掌子共事过一段时间,指点其医术,后来张景岳卸甲归隐在乡间,潜心医术,被人称为仲景、东垣再生。

张景岳略微回了个礼,对着蔡鼎笑道:“一晃二十余年过去,昔日在京时还是稚子壮年,如今却是风鬟霜鬓。”

张景岳的父亲是定西侯蒋贵的门客,也素晓医理,十三岁时张景岳随父入京,拜在京畿名医金英的门下更加系统的学习医术,他当年也是来过乐亭的,只是二十余年过去,乐亭早就不是他当年的那副模样了。

“景岳老先生哪里的话,单就精神状态来说,景岳老先生可比我们这些人还要好一些。”

众人皆笑。

随后蔡鼎侧步让身对着张景岳道:“守备韩大人已在公署内恭候景岳先生,还请入营。”

韩林其实本来也想来营前相迎,但是被蔡鼎就用了两个字就将韩林给制止了。

身份。

之前迎接王徵和茅元仪还算有情可原,毕竟这两个人都当过官,一个曾官至山东按察司佥事,另一个则为翰林院待诏,这两个人都算是官场的前辈。

但张景岳的名气再大,之前也只不过和他一样只是官员的幕友,仍是布衣。

“屈尊降贵”也没有迎到营门的道理。

韩林想了想也是,他之前一直都是后世思维做主导,这样虽然表现的与人十分和善,但是确实少了很多的为官的威严,虽然在后世是习以为常的事,但在现在看来却有些不合礼法。

不过张景岳到衙署堂前时,他仍降阶而迎以示尊重。

吕蒙子见到韩林虽然有一肚子话要说,但韩林还要接待张景岳,因此便识趣地拉着张子环去参观乐亭营。

进了屋中以后,韩林先请张景岳落座,随后亲自为张景岳斟茶,这是郑养性送过来的礼品,韩林一般只有在招待别人的时候才会拿出来。

“景岳先生远来辛苦,晚辈且以茶代酒帮老先生洗尘。”

肆意的茶香,打破了初见时的生疏,张景岳轻浅尝了一口赞了一声好茶,含笑打量着韩林道:“听闻韩守备也是浙江人?”

“是,晚辈宁波奉化人。”

“那兴许攀一攀还能攀上亲戚哩。”

奉化离着绍兴也就一百多里,说是同乡也不为过。

同乡是这个时代拉近关系的利器,当初韩林去东江镇见毛文龙时,也才知道毛文龙是杭州府钱塘县人,也是拿同乡之谊拉近了关系。

“要是能与景岳先生有亲,那实在是晚辈的荣幸。”

随后两个人便说起家乡的事情来,好在这个躯体还残留着家乡的记忆,韩林也一一能答上,不知不觉间,双方的关系就更加熟络了起来。

“听你那门客说,你见过鸭掌子?”

张景岳的思想还有些守旧,他所谓的门客,就是吕蒙子。

韩林点了点头,便将在奴地时的事说了一遍,又解释了一番鸭掌子如何成了十三山的老掌柜,又如何潜伏在奴地准备为妻儿报仇,最后又如何点燃了大量的火药与一众鞑子同归于尽。

听得张景岳唏嘘不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2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