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0章 捐纳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营前营后那两块地,高家认了,可以重新移交到营里。”

见韩林挑了挑眉毛,张国瑞继续说道:“当然,这是应有之事,除了这营田以外,高家还愿意出三千两银子,捐纳给营中,供韩大人操练营兵,就放他高家一马如何?”

韩林仍不置可否,张国瑞皱了皱眉头,刚要说话,就听见郭骡儿的敲门声,说是茶已已经准备好了。

等到再次郭骡儿退了出去,韩林向张国瑞请茶,沉吟了片刻以后,缓缓地说道:“既然高家请了张老先生代为说项,晚辈也不能给脸不要,地契和银钱可以免了其罪责,我不上报就是。”

早前韩林和蔡鼎定下的计策就是拉拢一批,再打一批,而张国瑞就是其拉拢的主要对象,如今高长福请了张国瑞前来讲和,这个面子说什么韩林也得给。

张国瑞听罢后笑呵呵地道:“如此,咱这个老脸也算卖出去了。”

但随即张国瑞的笑容就收敛了起来,韩林所说的只是同意不上报,可还有高家的嫡子和好几十号人在他那里押着呢。

想明白这个关节以后,张国瑞脸上随即浮现出一丝苦笑:“看来赎人这件事,还得另行花费了。”

韩林笑着对张国瑞道:“如果老先生开口,晚辈自然会放人。”

张国瑞摆了摆手:“咱这张老脸也不是这般的卖法儿,韩守备承情,已经免了高家的死罪,他们的所求我已然算是完成,至于这赎人之事自然也不归我管了。”

韩林端起茶杯来,喝了一口嘴里道:“这乐亭的水比不得锦州,喝起来仍有些咸涩,可想而知,这二百多亩盐碱地地也养活不了多少人。”

张国瑞想了想,算是明白了韩林的意思,同样啜了一口茶以后才说道:“高家的事,老头子我做不了主,不然叫高长福当面与守备说如何?”

“就依老大人所言。”

韩林估计高长福估计在门外早已经候着了。

果然,张国瑞拍了拍手,冲着门口喊道:“高长福,你进来吧。”

这边张国瑞刚刚喊完,那边高长福就迫不及待地走进了屋内,往前走了两步,随即跪在韩林的面前,嘴中说道:“小老儿惭愧,有眼无珠,冒犯了守备大人,还请守备大人不计前嫌,放高家一次。”

说完高长福给韩林磕了一个头,那副伏低做小的模样,与之前在堂上状诉的样子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听韩林不咸不淡的“嗯”了一声,高长福立马又将目光转向了张国瑞,眼神里充满了恳求。

张国瑞暗叹了一口气,心中暗骂这高长福好不晓事,要么你就强硬到底,要么你就服软服的彻底一些,都到了如今这个地步了,竟然还不明白人家是什么意思。

看着眼前的韩林,再看看地上跪着的高长福,张国瑞心中感慨,这高长福一把年纪都活到了狗身上去了,怪不得高家难成气候,只能一直跟在王家的屁股后面。

虽然高家是王家的附庸,但同为士绅,难免有些兔死狐悲的心理,张国瑞其实在心中还是有些偏袒他高家的。

张国瑞对高长福说道:“长福啊,韩守备已经答应了地契和捐纳的事情……”

跪在地上的高长福听到后,长舒了一口气,一直提吊着的心也跟着放了下来。

张国瑞的话音刚落,高长福立马表示道:“韩大人高义,大人愿放高家一马,小人感激不尽,韩大人,张老大人,你们看这样如何,就由小人做东,改日在聚贤楼中摆一桌给韩大人赔个不是。”

“长富,摆桌赔罪是应有之举,不过你先别忙,韩大人只说放你们家一马,但你可莫忘了,高琦可以及数十个乡民可还在韩大人那里做客呢。”

高长福的脸色顿时暗淡了下来,高琦便是他的长子,看来想要眼前这位韩大人来放人,就另需筹码了。

人人都说破家的县令,可这乐亭县新任的县令李凤翥软弱可欺,高长福仰仗着王家在背后撑腰,根本没将李凤翥放在眼中。

他原以为县戍韩林估计也一般无二,这才与之争利,但没成想,这一脚踢到了铁板上,而且铆足了劲儿,踢地结结实实。

但虽然不能和张国瑞这样的老狐狸相比,高长福好歹也是个一县的士绅。

于是他马上变换了脸色,诚恳地对着韩林说道:“既然如此,小人愿意再捐两千两银子,另再将营田左近的二百六十亩地捐出来,凑齐五百亩,还望大人笑纳。”

“这合计五百亩地,全都转到大人的名下。”高长福强调道。

张国瑞微微一愣,刚才他在心中暗骂高长福不晓事理,可没想到,高长福在这电光火石之间,就做出了如此大的决断,可谓是下了血本了。

于是赶忙帮腔对着韩林说道:“韩大人,乐亭虽在关内京左,可也称不上大县、富县……”

“既然如此,那某便恭敬不如从命了。”韩林微微一笑。

五千两银子、五百亩地,根据郭骡儿的探报,这已经是高家百五十年来的半数家产,算不上少了,如果按照二十两每人每年的粮饷来算,这笔银子也足够他养活二百五十号营兵。

而且既然张国瑞已经拉下了脸面前来求情,韩林又不能不给他这个面子,那他也不能将高家逼迫的紧了,那样不仅得罪了张国瑞,还将其推向了王相举的那边。

于是韩林便顺水推舟,借坡下驴。

韩林从座位上起身,亲自将高长福搀了起来,嘴里笑道:“高老先翁请起罢,邻里邻居的,你瞧瞧这事儿闹得的,哈哈哈哈……”

“那是,那是,守备大人不计前嫌,小老儿感激涕零。”

高长福脸上陪着笑,但心里却在滴血,一百五十多年的家产呐,就被他这么轻易地给分走了一半,俺还得谢谢他。

似乎看出了高长福的心疼之色,韩林对着他笑道:“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某敢许诺,这五千两银子,不出七八年,高家便能赚回来。”

高长福有些不明所以:“守备大人指的是……”

韩林对着二人说道:“乐亭临海,盐碱遍地,光种地能种出多少银子来?某打算在此地成立商行,各家都可以纳银入股。”

张国瑞听到后低头思索,刚刚散去大半家资的高长福却有些急不可耐,但又怕韩林将他剩下的半数家财也骗了去,于是也有些支支吾吾。

看到两个人的表情,韩林明白这是还没建立起信任的基础,于是微微一笑:“此事不急,等过些时日,拿出章程来,再与二位商议。”

三个人又在堂内聊了一阵,在得到高长福不日便将纳银和地契奉上的许诺以后,韩林也表示等他回去便放人。

正聊着,高长福一拍大腿,见两个人都看向他,他有些嗫喏地说道:“还有一事……得叫守备大人知道,两日前俺和王主薄写了信,遣快马入京,此时……怕是已经到了大理寺丞刘大人的案上……”

韩林和张国瑞听到以后俱是一愣,韩林还没说话,张国瑞就拍案而起。

他指着高长福大骂道:“高长福你怎地如此自作主张,如若朝廷怪罪下来,老夫也救不得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24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