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6章 还明

书名:铁蹄哀明 作者:山月怎知心事 字数:0 更新时间:07-17 08:15

当库尔缠闻讯行色匆匆赶到刘兴祚庄子的时候,火势已经被扑灭。

刘兴祚的家仆,面对已经被烧成废墟的正屋都噤若寒蝉,所有人的脸上都是一副惊恐呆滞的模样,就那么呆呆地看着焦灰。

直到库尔缠来了,众人才终于仿佛有了主心骨。

在库尔缠的指挥下,用铁锨、镐头扒拉着尚且炽热的废墟。

又过了一阵,刘兴祚的妻子、刘兴祚的弟弟刘兴治、刘兴基,以及达海也赶了过来,也招呼随行的人开始整理废墟。

将废墟上面的杂物都清理干净以后,才在最下面发现了一具已经烧焦了的尸体。

刘兴祚的女真妻子只远远地看了一眼,就惨嚎了一声晕倒在地。

库尔缠、达海和刘兴治、刘兴基走进了废墟,看到其身形以及衣服残留碎片的花色也开始放声悲哭。

库尔缠更是抚尸哭的呼天抢地。

他与刘兴祚交好,这么多年来两家互有帮衬,上几个月刘兴祚还求他代为向大汗皇太极说项,哪成想,如今却是天人永隔。

痛失好友的库尔缠捶胸顿足,泪水将脸上的飞灰冲刷成了道道泪痕。

不一会,刘兴祚妻子也悠悠转醒,几个人又围着“刘兴祚”的尸身哭了一阵,库尔缠才向刘兴祚的夫人道:“爱塔糊涂啊!”

刚刚入夜,刘兴祚的家仆刘四就来府上拜见,直言刘兴祚有一封手书要其亲启。

库尔缠十分疑惑地打开后扫了一眼就大惊失色。

信上写的分明:“吾弟已逃,吾必被诛,当自经死,且葬吾于扎木谷中。”

看了信以后的库尔缠大惊失色,自己骑了马出城赶到刘兴祚的庄园但没想到还是晚了一步。

旁边的达海道:“爱塔也给我留了一封信。”

说着达海从怀中将信掏了出来,几个人一一传阅。

刘兴祚给达海的信写的是:“吾屡被弹劾,幸大汗不听谗言,仍加爱养,日夜不安,实切忧惧。昔曾子之母方织,有二人吿曰:‘尔子杀人。’曾母曰:‘吾子非杀人者,不听。’至三次,吿曰:‘尔子杀人!’曾母投杼而走。予虽以善自处,能如曾子乎?大汗虽爱吾,能如曾母爱其子乎?人日以谗至,岂有不信之理?予所以为拙计也。”

库尔缠看过以后,一面悲痛交加,一面又恨铁不成钢的骂道:“糊涂!怎地这般糊涂!刘兴贤叛逃与他何干?不说有我和达海回护,就是大汗也每予我们说爱塔乃是将帅之才,等过了这阵就要委以重任!”

刘兴祚的妻子亦大哭道:“巴克什有所不知,老爷前些日子就有过一回,若不是教我撞见,恐怕那时老爷就去了。我以为老爷只是在小院子里憋闷烦了,这才给萨哈廉去了信,教其和大汗说让老爷移到庄园散心,哪成想,哪成想啊……”

“怎地不早与我们说!”

库尔缠跺了跺脚:“怕是那时候爱塔就已经萌生死志了!”

既然刘兴祚的夫人已经说之前有过一遭,那库尔缠和达海更不疑有他。

又哭了一阵,库尔缠对着刘兴治道:“兴治,乃兄予我书中尝言,要将其尸身葬在扎木谷,如今族中你最大,你且为你兄长好好治丧罢。”

刘兴治是知道是实情的,而给库尔缠信中所言的扎木谷在东梁河地(今本溪恒仁县一带),这是刘兴祚给刘兴治的逃脱借口。

“谨遵巴克什吩咐,我家兄长承蒙两位巴克什的关照才能苟活至今,如今已经再难言谢,兴治便代替兄长谢过两位的知遇之恩。”

说着刘兴治拉着旁边不知情,

真以为刘兴祚已经死的刘兴基跪在地上,一起给库尔缠和达海崩崩磕了三个响头。

这三个响头确实是真情实意,刘兴祚嘱咐过刘兴治要好好谢过这两个人。

此去一别,恐怕难有再见之日,即便有,也会刀兵相见,刘兴祚此举其实也算是别样的“割袍断义”。

库尔缠和达海受了礼以后将人从地上扶了起来。

库尔缠开口既是宽慰又是警告地说道:“爱塔既去,我会书信一封往大汗处,看是谁来继承爱塔的职爵,往后你们几个兄弟也要承其遗志,好好辅佐大汗,万不可学那不仁不义的刘兴贤!”

刘兴治和刘兴基讷声称是。

七日以后,沈京城刘府一片素裹,整座府内已经挂满了白色的灯笼。

最近几天刘府人声鼎沸,听闻刘爱塔死了,无论是有仇的还是有恩的都前来祭拜了一番。

人死恩怨消,虽不知道各人都抱着什么样的心思,但谁也不会在此时那么不开眼来找麻烦。

毕竟刘府还有萨哈廉乳母这位夫人镇着。

不过任谁都明白,刘爱塔既然死了,那么刘氏一族怕是要中落,以后的日子也不会那么好过了。

叮铃铃一声铃响,随后唢呐的声音也即刻响起,漫天飘洒的纸钱当中,一列车队从刘府驶出,几个喇嘛举着引魂幡一边高声宣着法号,一边在前面引路。

今日是“刘兴祚”出殡的日子,中间最大的一辆马车上,拉着“刘兴祚”的红木做的棺材,刘兴治、刘兴基裹着白布坐在马车上,脸上一片哀容,刘四、刘五则步行跟在旁边,也是一副如丧考妣的模样。

车队的最后,跟着前来相送的亲朋,隐隐有恸哭声传了出来,刘兴祚的女真夫人更是哭的几次昏厥了过去,还要有下人搀扶着。

虽然她与刘兴祚都知道其是大汗派过来的眼线,但同床共枕且为其生了几个孩子,怎能没有感情?

刘府在沈京的东南角,离着东门并不远,相送的人群走了一阵便走到,刘兴治和刘兴基从车上跳了下来,先是对着刘兴祚的夫人跪下磕了个头:“嫂夫人留步罢。”

刘兴祚的夫人知道分别就在眼前,不顾旁人的阻拦一下子跳到了马车上,趴在棺木上放声悲哭,闻者也为之落泪。

好一阵,刘兴治才让下人将其搀扶了下去,又向相送的人群磕了个头,这才领着车队出了东门,一路向西去。

过了几天,到了威宁营附近,刘兴治将棺椁上的一切标识去了,随后将其扔在了山中,刘兴基差点吓死,直到知情的几个人解释了一番,才知道原来兄长并没有死,而是用了金蝉脱壳,准备投附东江镇。

为了防止后面有追兵,刘兴治不敢往岫岩的方向走,而是转道向南,往金州的方向。

那里还有刘兴祚豢养的二百鱼皮鞑子。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881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