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4章 与孔慎的对弈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2.8千字 更新时间:07-11 15:47

“阿母,那我下午还约了姬丹一起去兄长那,那我要跟兄长说拜师的事吗?”

“政儿先不用说,待明天我跟姬夫子一起去的时候,再说拜师的事。”赵姬说道。

“知道了阿母。”

......

下午,嬴政就来找秦臻了,这次还领来了一个人,比他稍微大一点的孩童。

这时候秦臻在做石墨,他想尝试给豆腐研制出来。

“他是甚?”秦臻问道。

“兄长,他是姬丹,乃是燕国太子,与我一样,质于邯郸。”嬴政为秦臻介绍起来了身边的孩童。

秦臻闻言,看了眼燕太子丹,这两个人年幼时质于邯郸,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互为挚友,不过最后两个人也是分崩离析,相恨相杀。

“欢迎!”秦臻笑着把两个人让进来。

见秦臻没有不欢迎自己的好友,他也放下心来,其实一开始嬴政并没有想带姬丹过来,只不过姬丹这两天找不到嬴政的影子,由于两个人在邯郸没有朋友,之前他们每天都会见面的,所以姬丹就去了姬昊家,便问了嬴政这两天都去了哪里。

嬴政这才说认识了一个兄长的事情。

嬴政喜欢来找秦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秦臻没有像其他人一样看不起他,还开导他,其次,在这位兄长这里,他不会无聊,秦臻总能找到些有意思的事情做。

比如,秦臻自己做了一副名叫’象棋‘的东西,跟后世的象棋一样,只不过把楚河汉界,变成了秦赵。当然,小嬴政不会承认在这里吃的比较好这个事情的。昨天,韩非外出回来的时候,也见过一次嬴政,他也没有说什么,也会跟秦臻讨论一些事情,他虽然基本上都听不懂,但依旧感觉很厉害的样子。

今天,韩非下午回来的时候,带过来一位年龄稍微三十岁左右的人,此人身穿长衫,袖子宽大,腰佩长剑,秦臻看了一眼便觉得像是儒生,因为孔子喜好这身打扮,他后世的儒生,不管走到哪大多数都是长衫在身,经过介绍,秦臻得知这便是孔子七世孙------孔慎。一开始秦臻还以为韩非早就认识孔慎了,但从两人的话语中得知,韩非也是第一次见到他。

“看君子打扮,是儒生吗?”孔慎询问秦臻。

“不是,在下秦臻,师从云梦山鬼谷。”秦臻拱手道。

听到秦臻自称鬼谷门徒,孔慎顿时热情减了不少,随意客气了句,“原来是鬼谷门徒。”

鬼谷一脉虽然名气不小,但毕竟只是一个小派别,人数少,这时期的儒生,除了儒家儒家以外,其他派别都是潜在的敌人,尤其是墨家,孔慎作为孔子的直系血脉,更是觉得儒家老大,他老二。

期间,孔慎时不时还问秦臻疑问,似是有考校的意思,只不过秦臻与他不熟,只是点到为止。而嬴政姬丹两小只,则是完全听不懂三人的谈话,领着小狗便在韩非的宅子乱逛游玩, 韩非也没有管他俩。

三个人谈话中,孔慎一直摆着一副趾高气昂的态度,甚至有时候连荀况都不放在眼里,韩非做为一个有涵养的人,也不会去刻意怼他,秦臻也懒得理会,甚至坐在地上左手跟右手下棋了。

“看样子,西河学派与荀况之论,哼,完全就是违背先祖遗训,按他的理念,礼崩乐坏是早晚的事。”他想着其他学派的理念,孔慎怒斥道。

这时候,谦逊的韩非终于是忍不住了,他对荀子是很尊敬的,并且这几天在面见荀子之后,已经决定是要拜在荀子门下了,自然是不能容忍他人诋毁荀子。

“先生,现如今....今天下,已经是礼崩乐坏,法治当优于....礼治与仁治,以法确立制度,方一视同仁,魏国李悝变法,楚国吴起变法,赵武灵王胡服骑射,以及秦国商鞅变法,无一...不在告诉 ’法‘ 的中重要性。”

“韩非,你的想法更要不得,法治,不过是搬弄权谋之学,乱天下之学,不施以仁治,只会带来杀戮。”

在孔慎听来,韩非的以法治国违反周礼,就是歪理,作为孔家子孙,他一定要出言相怼。

“不...不是。”

“苛政猛于虎。”

两个人竟开始辩论起来,这可苦了韩非这个结巴。

他往往话音未落,就被孔慎打断,然后搬出孔孟之言辩驳,几次想反驳孔慎的观点,但是根本插不上话,一旁的秦臻不得不承认,这个孔慎,对于孔孟言论倒是背的滚瓜烂熟,怼的韩非涨红了脸,额头上的青筋条条绽出,双拳都握紧了。

秦臻见状,吃人嘴短,拿人手短,不能袖手旁观了,再就是,这个孔慎确实太能装13了,他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这种人,起身便说,“先生此言差矣。”

孔慎也把视线落在了他身上,趾高气昂的说了句,“不知道鬼谷高徒,有何见解?”

“先生称法治仅是权谋之法,在下不敢苟同,法治是为强化吏治,让恶人受到法律制裁,天下之治,不在空谈,从魏国开始,到现在的秦国,无一不在透露法治的重要性,至于先生说的苛政猛于虎,这话没问题,但是谁说法治就是苛政,法度虽然是用刑法严肃平民行为,但同样也在贵族脖子上套上了枷锁,孟子曰:君为轻,社稷次之,民为重。有法度在,那么,王子犯法当与庶民同罪,这就是法的重要性。”

“彩!”韩非听完后,略带得意之色的看着孔慎。

秦臻最后又重复了前几天对韩非说的话,孔慎听完,脸色很难看,顿时阴沉了下来,直接驳斥了他的观点,最后还用孟子的话怼了他,近年来儒家仁治学说不受列国待见,但是孔慎却听不得别人说。他最讨厌的就是就是质疑儒家学说的人,再就是他辩不过的人,眼前这黄口小儿,通过孔孟自相矛盾的地方,说的他恼羞成怒。

“哼!当年周公以礼仪与井田制治理天下,致使天下四海升平,安居乐业。然而如今,礼崩乐坏,道德沦丧,社会秩序混乱不堪。你看看现在的天下,各国连年征战不休,百姓苦不堪言。唯有恢复周礼,才能实现天下安定太平啊!”孔慎慷慨激昂地说道。

秦臻听后不禁嗤笑一声,不以为然地反驳道:“真是可笑至极!八百多年的周朝统治史,天下诸侯却打了足足八百年之久!难道先生您视而不见吗?如果恢复旧制真能解决问题,那么当今七国之间长达数百年的战争又该如何解释呢?更别提三家分晋、田代齐氏这些历史事件了。”

孔慎眉头微皱,固执地说:“那是因为他们不懂仁义之理,需要通过教育来感化他们。”

秦臻摇了摇头,无奈地叹息道:“需要被教化的人实在太多了,比如匈奴连年侵犯我边境,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孔夫子曾说过:‘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这并非只是一句空话,而是教导我们要将所学付诸实践,而非纸上谈兵。”

孔慎微微皱眉,他再次强调道:“儒家教化,乃是以仁爱为本,教育民众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培养其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这是一种精神层面的引导和规范,旨在促进社会和谐、人民幸福。而匈奴等蛮夷之地,他们的文化与我们截然不同,价值观亦有差异,若强行用儒家之道去教化他们,恐怕只会适得其反,引起更多的矛盾和冲突。”

秦臻听后,心中不禁冷笑一声。他深知儒家思想虽博大精深,但在现实中往往难以付诸实践。尤其是面对那些野蛮无知的匈奴人,单凭儒家的仁义道德说教显然是远远不够的。他们需要的是更直接、更有效的手段来征服和管理这些地区。

想到这里,秦臻嘴角泛起一丝不屑的笑容,冷冷地回应道:“先生所言甚是。然而,儒家之道虽然美好,但对于那些未开化的蛮夷而言,或许过于理想化了些。他们并不懂得什么叫礼义廉耻,只知道弱肉强食、掠夺资源。若不采取强硬措施,如何能让他们臣服?”

孔慎也觉得自己说错了话,自己给自己挖了个坑,气得脸色铁青。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1625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