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24章 张平的无奈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秦臻闻听此言,脸上也浮现出如释重负的笑容,回应道:“这是好事,如此一来,倒是省去了后续诸多风险,不必再去冒险行事了。”

话音刚落,秦臻不自觉的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紧接着,他又惬意的伸了伸懒腰。

乌桓点了点头:“既然上将军已经攻克了荥阳城,那咱们就一起前往荥阳,面见上将军吧。”

言罢,乌桓转过身来,面向身后众多将士,下令道:“将士们,先将此次作战所缴获的各类补给整理妥当,同时看管好那些被俘获的韩军,切莫让他们有任何逃脱之机。随我一同前去荥阳。”

“喏!”

秦臻之前的计策,依旧旨在给韩军来个措手不及。

他打算让士兵换上韩军的甲胄,并利用所抓获的韩军俘虏,佯装成运粮队伍,试图以此诈开荥阳的城门。

尽管此次他们手中握有韩军的运粮官作为俘虏,但秦臻也没有百分百的把握了。

不过蒙骜现在已经成功占据了荥阳,这也省了事了。

.........

进入秦军大本营之后,乌桓先去找寻蒙骜,并向其禀报一些重要事宜。而其余众人,则都是在营帐外等待。

时间并未过去太久,只见一名侍卫快步走了出来,径直停在了秦臻和王贲的面前。

“公大夫秦军侯,官大夫王军侯,上将军有请二位入帐。”

听到这话,秦臻与王贲对视一眼,彼此点了点头。

“好。”

随后,两人一同朝着蒙骜的营帐走去。

“中尉军左庶,第六曲军侯王贲,见过上将军!”

“中尉军左庶,第六曲军侯秦臻,见过上将军!”

蒙骜缓缓转过头来,目光落在了两人身上,眼中闪烁着毫不掩饰的赞赏之意。

此役,秦臻作为那个出谋划策之人,其展现出来的超群才智令人惊叹不已。每一个策略都环环相扣,让人不禁为之折服。

就连久经沙场的蒙骜也不禁眼前一亮。

而王贲,则是作为计划的执行者,将每一项任务都完成得极为出色,没有丝毫拖泥带水之感。

两人的多次配合,显得天衣无缝,使得整个作战计划得以完美施行。

看着眼前这两位青年才俊,蒙骜的心中涌起一股欣慰之情。

他,仿佛已经看到了秦国的未来。

“秦大夫,老夫方才仔细聆听了乌桓对你这一次次谋划的讲述,不错,很厉害,老夫不得不承认,如果换作是我身处当下那样的局势,恐怕未必能想出像你这般精妙的谋略。” 蒙骜称赞道。

接着,他又将目光转向王贲:\"还有王贲你,此次战役中的表现亦是可圈可点。你们俩此番立下赫赫战功,待回到咸阳之后,大王必定会重重赏赐你们。\"

“上将军过奖了,这都是我们应尽之责罢了。”听到蒙骜这番话,秦臻和王贲连忙一同拱手施礼,齐声说道。

“老夫所言句句属实,大王必定会重重赏赐。然而当下,还需探讨一下后续作战方略。你说说接下来,我们该如何去打这场仗?”

蒙骜目光看着秦臻,想要知晓他心中对于接下来战事的盘算。

在此之前,蒙骜刚刚获知了一则情报,据传,赵国有意出兵南下,现在已经开始在整顿大军了。

得到这个消息之后,原本打算乘胜追击的蒙骜不得不暂且压下了继续进攻的念头。

“上将军,眼下已临近九月,年关将至。此刻驻守于巩邑的韩军是由韩相张平以及公子非统领。此时,若是联合洛邑方面的守军,将他们包围起来并非难事。如此一来,我们便可与韩王展开谈判,将这些被围困的敌军当作筹码,迫使韩王割让土地给大秦。”

秦臻提出与韩王然谈判,直接索取大片土地。带着满满收获,然后秦军凯旋而归。

“倘若这次谈判果真取得成功,那么明年一举灭韩的计划岂不就要落空了?”

“上将军,方才在前来此地的途中,我也曾有所耳闻,据说赵国有意派遣援兵支援韩国。如果赵军真的踏入韩国境内,那么在短时间内想要攻克韩国剩下的那些城池恐怕将会变得艰难起来。如此看来,倒不如趁此机会直接与韩国展开谈判更为明智且切实可行。”

闻言,蒙骜稍稍沉默片刻,没有再说什么,似乎在心中仔细权衡利弊得失。

不多时,他像是做出了某种决断一般,不再纠结于刚刚那个问题,而是话锋一转,又询问起一些其他方面的情况来。

当晚。

蒙骜便决定,在成皋与荥阳两地留下数量充足的守军之后,便立刻马不停蹄的带领余下军队返回丘邑。

同时上报给咸阳,商讨与韩国进行谈判的事宜。

.........

至于洛口城这边,局势变得紧张了起来。

此前,为了探查浮戏山小路的情况,张平派出了三支斥候小队。

这三队斥候绕过秦军防线,向着小路的入口处疾驰而去。

经过一番艰苦跋涉,终于抵达了目的地。

然而,正如张平所担心的那样,这条小路果真出了事。只见小路入口处布满了秦军的重重守卫,显然对方早已有所防备。

正当这些斥候们准备以最快速度将这一至关重要的情报传递给韩非和张平时,不料,被秦军在此地暗中布置的岗哨发现了。

这些韩军斥候终究寡不敌众,经过一轮惨烈的拼杀之后,仅有一名幸运儿杀出重围,带着满身伤痕和情报艰难的返回了洛口城。

当他面见韩非和张平并汇报完所见所闻后,两人顿时大惊失色,再也无法保持镇定。

“丞……丞相,那暴秦果然心思歹.....歹毒,他们不仅占领了浮戏山小路的入口处,还在山脚下的出口处原本我们的控制的地方安营扎寨,看样子是想要彻底截断我们的退.....退路。”韩非满脸焦虑的说道。

此时的他全然不顾自己的形象,直接盘腿坐在榻上,眉头紧锁,神情异常严肃凝重。

原本还算乐观的形势,此刻突然急转直下,变得对他们极为不利。

一开始看似胜券在握的局面,如今却是风云突变,让韩非张平措手不及。

然而,此时此刻的他们对于蒙骜大军已然成功攻克荥阳这一重要情报仍旧一无所知。

尽管张平心中对此事略有怀疑,但尚未能确凿地下定论。

倘若他们连这条消息都已洞悉,那么毫无疑问,他们恐怕将会陷入绝望。

若真如此,他们布置在巩邑的韩军,已然彻彻底底被秦军包围了起来,进退维谷,全然失去了任何可供选择的余地。

他们的形势之严峻,可谓危如累卵。

“唉……”一声长叹从张平嘴中悠悠传出。

“看来我们着实是大大低估了这些秦人,而且我现在怀疑,那留守于浮戏山的秦军不过是个迷惑我们视线的幌子罢了。

极有可能,秦军早已暗中抽调部分兵力,以浮戏山作为起始点,悄然对我们的补给线展开了打击。按照常理推断,如果秦国大军的补给线遭到破坏,失去了粮草支持,他们理应早早便下令全军撤退才是,不至于拖到现在。”

张平此刻心中的不安愈发强烈起来,他意识到眼前局势的严峻性,这种认知甚至超过了韩非。

此时,他们所面临的状况已经到了极其危险的地步,如果不能妥善处理,不仅留守在巩邑的韩军会陷入绝境,就连他自己,都极有可能把性命葬送在此地。

然而,对于自身是否会命丧于此这个问题,张平倒是看得颇为豁达。

对他来说,死亡并非最可怕之事,张家历经五代辅佐韩国,如今的他,可以毫不夸张的讲,已然与国家休戚与共、命运相连。

国君以国士之礼相待于他,那他自然也要以国士之身报效国家。

若非心系韩国的存亡兴衰,贵为韩相的张平又怎会亲身涉险、奔赴战场。

既已踏上这片战场,他便早早作好了面对一切可能发生的最坏结果的准备。

即便是韩非,亦是怀着同样的决心而来。

一旦置身于这沙场之中,便意味着早已将个人的生死荣辱全然抛诸脑后。

“什……什么?倘若事实果真如此,那咱们必须要早.....早做好应对之策了。”韩非说道。

一旁的张平点点头,缓声道:“我目前也仅仅只是心存些许疑虑而已,不过,好在信陵君已然成功联合赵国诸位大臣,顺利说服了赵王,使其应允发兵援助韩国。

只可惜,魏王那边却仍旧毫无动静,显然已彻底被秦人所迷惑蒙蔽。即便如今赵国愿意出兵援救韩国,咱们也万不可再在此处长久滞留下去了,必须尽快筹谋下一步计划。唉,原本我还妄图能够重创一下蒙骜大军。”

话至此处,张平不禁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魏王看不清当....当下局面,实乃鼠....鼠目寸光,难成大器。”

韩非说到这里时,心中不由自主的涌起一股深深的无力感,他眉头紧蹙,忧心忡忡的望着远方,似乎想要看清未来的道路究竟在何方。

在此之前,他曾经尝试做出各种各样的努力,无论是在国内推行变法图强之举,亦或是积极与魏国取得联系,以期双方能够携手共同抵御强秦的虎狼之师,但所有这些举措都未曾取得丝毫实质性的进展,这一切令他深深感受到一种难以言喻的无力感和无尽的疲惫。

然而,当韩非冷静下来仔细思考一番之后,心中倒也逐渐释然了不少。

毕竟要想在国内大力倡导并实施变法革新之事,难度之大超乎想象。

至于魏国这边,如果魏王真的格局以及独到的眼光见识,那么他又怎么可能会弃用信陵君魏无忌这样的贤能之士。

想到此处,韩非不禁无奈的摇了摇头。

就在这时,一旁的张平出言安慰道:“事已至此,我们也无需过于忧心忡忡。毕竟人力有时而尽,我们已然竭尽所能去应对当前的困境了。虽然未能达成预期中的目标,但至少成功延缓了秦军进攻的步伐,这也算是有所收获吧,如此这般其实也还算不错。”

听完张平这番话语,韩非点了点头。

接着,张平继续说道:“明天清晨,咱们就得准备好充足的返程物资补给,以便顺利返回新郑。至于那些无法带走的粮草,则统统予以烧毁处理,以防再次落入秦人之手。待诸事妥当之后,我们就要立刻动身撤离此地。”

正如方才张平所提及的那样,所谓的并非一无所获,指的正是成功减缓了秦军进击速度这件事。

他们成功对此次秦军的补给线发起了袭击,这一行动在某种程度上来说,的确给秦军带来了诸多困扰和不便,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延缓了秦军原本凌厉的进攻态势。

然而令人惋惜的是,尽管取得了这样的成果,但距离他们最初设定的目标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距。

倘若他们能够趁此机会牢牢掌控住巩邑全境,并彻底切断蒙骜大军与洛邑之间的直接联系通道,如此一来,或许就能顺利达成最初预设的战略目标。

如果真能实现这个目标,极有可能会使得蒙骜所率领的庞大军队由于粮草供应短缺而陷入崩溃,即便不能将其一举击溃,至少也能够迫使蒙骜大军无奈撤回。

这无异于全面挫败了秦国此次攻打韩国的图谋,待到蒙骜大军被迫撤退之后,届时他们再选择从容撤离战场,无疑将会是一个堪称完美无缺的作战计划。

怎奈天不遂人愿,正是由于秦臻所提出的一系列应对策略,秦军巧妙运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的战术手段,通过一连串环环相扣的计谋,令整个战局发生了戏剧性的转变。

正因如此,当前的形势对于韩军而言已经变得极为不利,以至于他们不得不当机立断选择撤军。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90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