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2章 扶偃之辩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华阳太后听到吕不韦之言,抬手扶了扶眼镜,缓声道:“相邦所言,甚是有理。

遥想当年,宣太后诱杀义渠王,亦是在长久相处,待其完全松懈,毫无防备之时,方才果断动手,一举奠定秦国后方安稳。

如今,山东六国经我大秦数次征伐,早已如惊弓之鸟,惶惶不可终日。

若我大秦暗中扶持赵偃登上赵王之位这等机密之事一旦暴露,局面必将大乱,诸多变故恐难以预料。

届时,若是引发动荡,其余五国必定趁机以‘尊王攘秦’之名合纵,联起手来共抗大秦。

我等不如静待其变,何必主动入局?”

“大王,此事关乎大秦数百年基业,还望三思。

赵偃若真如相邦所言,野心勃勃且狡黠多诈,如今扶持他,岂不是养虎为患,日后恐成我大秦心腹大患?”赢傒沉默良久,开口道。

此刻,殿内众人神色各异,气氛凝重。

唯有关内侯抚掌大笑:“非也!左庶长之计,妙就妙在‘乱中取利’!”

说罢,他从案几上缓缓举起一枚锈迹斑斑的青铜箭镞。

关内侯目光炯炯,扫视众人,继续说道:“诸位可知此物?这是老夫于长平之战时,于战场上亲手拾得的赵军箭矢。

你们细细瞧来,这箭杆之上,还刻着‘赵王雍十九年造’。岁月虽已让它斑驳不堪,可这字迹依旧清晰可辨。”

提及长平之战,众人神色皆变,那场惨烈的大战,大秦与赵国死伤无数,至今仍是两国心中难以磨灭的伤痛记忆。

关内侯微微眯眼,似是陷入往昔回忆,片刻后,他收回思绪,继续道:“赵国如今军备更新缓慢,军中新老兵器混用。

老将们倚仗旧物,不愿更换新械,新兵却因兵器老旧,难以发挥实力,如此乱象,赵国军事已然埋下隐患。”

他顿了顿,环顾四周,接着说道:“赵偃若是上位,必强行推行新政新政推行,牵一发而动全身,赵国的粮草、兵器、兵源调配必然会陷入混乱。

政令朝出夕改,各方势力为保自身利益,定会纷争不断。

他越是急于求成,想要在短时间内让赵国焕然一新,便越是会露出破绽。而我大秦只需按兵不动,静待时机,待赵国自乱阵脚,便可趁虚而入,给予赵军致命一击!”

殿内众人听了关内侯的话,各执一词,争论声此起彼伏。

嬴政垂眼凝视案头羊皮舆图,那舆图上绘制着各国山川地势,线条繁复。他的指尖无意地摩挲着赵国边境的山川轮廓,仿佛在思考着什么。

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目光落在了立于角落的秦臻身上,缓声道:“先生,你且替寡人为诸位详细说说,为何要执意扶赵偃上位。”

“喏!”

秦臻应了一声,从容上前,来到后殿中央展开的赵国舆图前。

他躬身稽首,声音清朗道:“赵偃此人,刚愎自用,听不进良言,此乃他最大的弱点,亦是我大秦的机会。”

“左庶长莫不是认为,赵偃上位后会自毁长城?”吕不韦微微挑眉,饶有兴致地问道。

“正是。”

说着,秦臻缓缓走到那幅舆图前,舆图之上,山川河流、城池关隘皆清晰可辨。

他伸出手指,在舆图上轻轻划过,最终停留在邯郸城的方位,缓缓开口:“赵偃此人,野心勃勃却又急功近利,若登上王位,必定会急于推行新政,妄图以此快速树立自己的威望。

然而,赵国的积弊,岂是一朝一夕就能轻易解决的?

无论是军事改革还是赋税调整,牵一发而动全身,亦需假以时日,逐步推进,才能见到成效。

但赵偃显然缺乏这般耐心,他急于求成,若不顾实际情况强行推进新政,如此行事,朝堂之上必然会因各方利益冲突、政令推行不畅而陷入混乱,局面失控也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

秦臻说到此处,微微顿了一下,目光变得愈发深邃,继续说道:“加之郭开擅于逢迎,为求上位不择手段,阿福又能从中周旋。

此二人若在赵偃身边,相信不久,赵国朝堂之上必将是乌烟瘴气,一片混乱。”

言罢,他目光环视众人,眼中闪过一丝狡黠。

“诸位可知,赵人近年最恨何事?”

接着,秦臻抬眼望着吕不韦骤然收紧的眉峰,继续娓娓道来:

“正是那层层叠叠、压得百姓与商贾喘不过气的苛政赋税!赵偃为拉拢商贾,早已许下轻税之诺,言辞间满是笃定。

然而,他既无当年商君变法之铁腕,又缺乏统筹全局、治国理政的雄才大略。一旦他贸然减税,看似是惠及商贾,实则后患无穷,以此所造成的国库亏空又该如何填补?

据阿福密报,赵偃为表诚意,在那税改方案上煞费苦心,写得事无巨细,连商贾们每年少缴的三十石粟米都计算得一清二楚。

可他全然不顾赵国边境战事吃紧,戍卒们的粮饷又该从何而来?这岂不是让前线将士寒心!”

话一说完,秦臻便迅速展开了一卷绢帛。

众人定睛一看,只见那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无数的数字,或大或小,或长或短,皆关乎赵国命脉。

他伸出手指,逐一点着这些数字,向众人详述道:

“诸位且看,赵国如今每年的军费开支,约需金十万镒,这是维持军队运转、购置军械粮草、抚恤伤亡将士的必要开销。

而按照赵偃拟定的税改方案,细细估算下来,预计将会减少四成的收入。

这四成,可不是个小数目!

如此一来,若赵偃强行推行这个税改方案,不出三年,赵国戍边将士恐要饿着肚子去守城,到时军心大乱,边境防线岌岌可危,赵国危矣!”

吕不韦静听秦臻侃侃而谈,原本捻动胡须的手指,在秦臻话音落下之际,不自觉地微微一顿。

他面色凝重,稍作思索后,缓缓开口反驳道:\"即便赵国内乱,但若是赵偃妄图以攻伐大秦来转嫁国内矛盾,倾举国之力挥师西进,我军能否轻易将其抵挡在外?\"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5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