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83章 推演战场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昨日便已同诸位讲过,如今这大秦,于今年的东进之途,实存诸多可供抉择的路径。

在此,我且先细细阐述其中几条最为稳健可靠的策略。

首先,我们可以将成皋和荥阳设定为补给点,同时派遣大军向阳城以及市丘挺进。阳城地处要冲,周遭地势平坦,利于大军行军布阵;市丘则连接数地,战略位置关键。一旦成功攻克这两地之后,秦军便能凭借着完善的补给体系,长驱直入,毫无阻碍的向韩国的都城新郑发起猛攻,一举灭韩;

其次,则是集结兵力,迅速夺取汲城,并将其建设成为重要的补给点。

紧接着,需要围绕阳武、修鱼、衍城还有中阳等地展开争夺。

阳武乃交通要道,贯通东西南北;修鱼周遭地形复杂,可攻可守;

衍城土地肥沃,能为大军提供粮草;中阳则在军事防御上有着独特的战略意义。

而最终的战略目标应当锁定在荥口,荥口之地扼守水路要津,地势险要。若能够顺遂拿下荥口之地,大秦军民同心协力,不出半月,不费一兵一卒,便可巧妙运用河水灌淹大梁,让魏国都城陷入绝境。”

秦臻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沿着秦国的地图,一一指向这些地点,详尽阐述着秦国在这些关键据点的军事布局与战略意义。

随后,他将指尖缓缓移动,对准了赵国,继续说道:

“最后,便是如同去年一样,将矛头再度对准赵国。

我们以仇由作为战略根据地,仇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且周边地形复杂,便于我军屯兵储粮,进退自如。

从仇由出发,联合燕国,燕国与赵国相邻,两国边境线绵长,燕赵之间多有龃龉,我大秦与燕国结盟,可使赵国腹背受敌。

结盟之后,大军直扑中山。直至推进至新处以及庆都一带。

如此一来,就能够成功切断代地、鄗邑等赵国北方领土和其都城邯郸之间的联系。诸位皆知,赵国缺粮,且成年男性尚显不足。

与燕国结盟后,若一切进展顺利,按照此战略布局,代地、鄗邑等赵国北方土地,都将尽数纳入我大秦版图。

再者说,这片地域距离中原腹地较远,群山环绕,地势复杂。只要我大秦在境内依据地形,设置好完善的防御工事,就算是韩、赵、魏、楚四国联合起,妄图进犯,恐怕也难以阻挡我大秦铁骑的步伐。”

说到这里的时候,秦臻微微皱眉,稍稍停顿了一下,似乎在给众人留出思考的时间。

紧接着,他神色凝重,再度开口说道:“诸位皆知晓,行军打仗,策略至关重要,凡事都会存在着最佳的选择方案,昔年白起将军长平之战,巧用奇谋,截断赵军粮道,一举大破赵军,此乃绝佳战略之典范。”

他微微一顿,语气一转,神情愈发严肃:“但是,自然也就会有最为糟糕的选项存在。而那个最不理想的策略,便是分散兵力,采取齐头并进的方式,同时去征伐任意两国。大秦锐士虽勇,可若如此行事,兵力一分为二,便难以凝聚力量。

如此一来,不仅会让我方的军事力量变得分散,无法集中优势给予敌人致命一击;

而且还有可能因为战线过长导致补给出现困难,粮草乃行军之根本,战线一旦拉长,从咸阳等地运送粮草至前线,路途遥远,险阻众多,稍有不慎,便会延误军需。

届时,前方将士腹中空空,又如何全力作战?最终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军队进不能迅速克敌,退又恐遭敌军追击,士气低落,军心不稳。

因此,这种做法实非明智之举。”

此番出征,秦军两线作战,同时进攻两国,而且攻伐对象,还是拥有着信陵君所坐镇的魏国。

这无疑是一场难度系数极大的战事,但是,赢子楚与秦国一众武将们却偏偏就选择了这个。

赢子楚之所以会做出如此决策,其一,便是魏国伶优之事,此仇不报,难消心头之恨;其二,是赢子楚内心深处,对秦国的国力与秦军的战力,有着强烈且坚定的自信。

而那些武将们,同样个个信心满满。

自邯郸之战后,秦军此后便在战场上无往不利,从未品尝过失败的滋味。

特别是在最近这两年间,秦军东出,攻城掠地,屡战屡胜。

使得秦军将士们士气如虹,已然将胜利视为常态,正因如此,此刻的他们自然没把韩魏放在眼里。

就在众人对此次行动充满期待之时,秦臻却泼出一盆冷水:“诸位,若是采用前面所说的三种策略,大秦获胜的几率至少能有八成到九成。”

“但倘若采取这最后的策略,胜算恐怕还不到五成,稍有差池,便可能满盘皆输。”秦臻话锋陡然一转,眼中满是忧虑之色,继续说道。

李信听闻此言,满脸狐疑地问道:“先生,何出此言?此乃大王、朝堂诸位大臣以及数位上将军共同商议定夺下来的决策啊。

朝堂之上,众人皆是大秦之肱骨之臣,所谋所划皆为大秦之大利,怎会有如此大的偏差?”

不仅是李信感到难以置信,就连在场的其他人,除去王贲、郭骐和冯去疾之外,听闻秦臻这般言语,无不面露惊讶之色。

毕竟,谁也未曾料到,秦臻竟会对这个策略提出如此悲观的看法。

“即便是老虎,也难免会有偶尔打盹儿的时候。同样,没有任何人能够拍着胸脯保证,自己所做出的每一个决定,在任何情境下都是绝对正确无误的。包括我,亦不敢有如此妄言。”

说到这,秦臻抬手郑重的指了指自己胸膛,随后继续说道:“大秦的将士们,近些年来连战连捷,攻克了一座又一座坚城,取得了一场又一场的胜利。

然而,正所谓物极必反,在这些接连不断的胜利面前,许多人开始飘飘然,逐渐滋生出了一种过度自信的心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6237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