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5章 各方布局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然而,不过转瞬之间,嬴政便轻轻摇了摇头。

神色间透着几分凝重,缓缓说道:“你说得固然轻巧,但朝堂局势错综复杂,稍有不慎,便极有可能引发一场轩然大波,搅得大秦朝堂天翻地覆。”

言罢,嬴政再度陷入了沉思,一边在心中默默回忆起今日朝堂上的每一次争论、每一个人的表情,他皆细细回想,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之处。

仔细复盘着这些场景,试图从中挖掘出那些被忽视的线索,以及能够一举打破各方势力僵局的关键所在,为大秦开辟出一条独一无二的兴盛坦途。

嬴政端坐在案几前,目光在纸张和烛火之间来回游移。

烛光摇曳,映照着他那坚毅而专注的面庞。

他手中的毛笔轻点,伴随着沉稳的呼吸,在纸张上写下一行行字迹,那一笔一划皆是他对大秦未来布局的初步构想。

每一笔落下,都倾注着他对大秦的殷切期望和坚定决心。

他时而眉头紧皱,仿若被当下局势的复杂荆棘所困,时而又微微舒展,似是觅得破局之法。随着思绪的起伏,字迹也愈发清晰起来,就像一幅逐渐展开的宏图,承载着大秦崛起的希望。

不知不觉,窗外的天色渐渐明亮,然而嬴政却仿若置身于时间之外,浑然不觉。

此刻,他完全沉浸在对大秦未来的谋划之中,令他忘却了周围的一切。

那书房内的烛火,依然顽强地燃烧着,虽然已经渐渐黯淡,但却依然散发着微弱的光芒,仿佛在为这位年轻的君主照亮前行的道路。

嬴政明白,目前这每一个构想都只是开端,真正的挑战在于如何将它们付诸实践。

他微微停顿,缓缓放下手中的笔,抬手揉了揉因久坐而有些僵硬的肩膀,挺直腰背,深吸一口气,目光愈发坚毅起来。

他清楚,这不仅是对大秦能否在乱世中铸就霸业的考验,更是对自己作为君主的能力和智慧的一次严峻检验。

唯有深思熟虑,精心谋划,方能上不辜负大秦历代先王的遗志,下不辜负这千千万万翘首以盼、渴望太平盛世的臣民的期望。

就在嬴政凝神沉思之际,一个念头突然在他的脑海中划过。

这个念头来得如此突然,却又如此清晰,仿佛让他瞬间找到了那个至关重要的突破点。

..........

在朝堂上的争论暂时平息后,表面上看起来各方势力都似乎已经恢复了平静,但实际上,他们都在暗中加紧布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正在悄然展开。

而李斯深感责任重大,深知后续安置贤才的工作若稍有差池,便可能引发更大的波澜。

于是,他日夜忙碌,穿梭于馆舍之间,与工匠们探讨修缮细节,事无巨细,皆力求完美,力求为六国贤才营造出最舒适、惬意的居住环境。

并且还亲自请求嬴政,恳请让自己也参与到考核流程的优化之中。

这日,李斯穿梭在忙碌的工匠之间,仔细查看每一处施工进度。

此时,负责督造的考工令卢祥,满头大汗,脚步匆匆地跑来,汇报道:“大人,这馆舍的排水改造遇到难题。

此地原有的布局复杂,若要重新规划,不仅需要拆除大量已建好的部分,而且涉及诸多人力、物力的调配,工程量浩大,怕是要耽误工期。”

听到这个消息,李斯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

他思考了片刻,然后果断地说道:“工期绝不能误,有劳考工令立刻召集所有工匠,吾等一同商讨应对之策。”

不一会儿,工匠们便纷纷围拢了过来。

一位年长的工匠建议道:“大人,依我之见,我们不妨顺着原有的排水走向,局部拓宽加深,再增设几个集水池。

如此这般,或可解当下排水不畅之急。此方案耗时短,能快速见效。”

“大人,老丈所言虽有可取之处,但长远来看,实非万全之策。若遇暴雨,积水恐难迅速排尽,仍会危及根基。

依小人浅见,不如咬咬牙,重新规划排水系统。

此方案虽耗时费力,却能一劳永逸,彻底杜绝后患。”另一位年轻工匠却提出异议。

众人听了,纷纷各抒己见,一时间,现场争论声此起彼伏,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各执一词。

就在众人争执不下的时候,李斯站了出来。

他抬起手,示意大家先安静下来,然后说道:“二位所言皆有道理。然当下时间紧迫,当务之急是确保工程如期推进。

先依老匠人的法子应急,缓解排水难题,确保工程不停滞。

同时,安排人手,研究新的规划方案。待馆舍初步完工,再依新方案进一步完善排水系统,如此方可兼顾时效与长远。”

工匠们听了李斯的话,纷纷点头称是,随后,他们便各自散去,各司其职,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之中。

与此同时,秦臻也并未松懈,有条不紊地安排着学苑内的学子们深入民间。

继续去宣扬秦国纳贤的决心,以及过往那些外来贤才对秦国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营造出利于招贤的良好氛围。

“此次前往井市,务必将秦国因招贤纳士而越发兴盛的事例,讲得生动详实、入木三分。”秦臻一脸严肃地对一众学子叮嘱道。

闻言,涉英站出来问道:“先生,若在宣讲途中,遇到百姓质疑,比如说六国贤才可能心怀不轨,该如何应对?”

“如此,你便反问他们,穆公时重用由余、百里奚,彼时秦国的国势如何?又看孝公任用商君变法,推行一系列革新举措之后,秦国又当如何?

事实胜于雄辩,让他们明白,贤才于秦,只有益处,是秦国不可或缺的助力。”秦臻缓缓道。

“喏。”

涉英与众学子们领命,纷纷离开了学苑。

而在相府之中,吕不韦端坐在主位之上,也召集一众门客。

此刻,他们正围绕着嬴政提出的关于安置贤才与兼顾勋旧利益的要求,展开深入的讨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161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