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75章 宽厚的赢子楚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大王,臣斗胆进言。”秦臻拱手,而后目光坚定道:

“依臣之见,应当册立公子政为太子。想我大秦,自秦非子养马受封起,国祚绵延数百年,历经无数风雨,方有今日之强盛。

古往今来,凡有太子者,可使国本稳固,便可确保江山社稷后继有人、传承有序。

唯有早早定下储君,方能令朝堂之上诸臣心有所向,稳固如山,朝野上下齐心协力,共谋大秦之昌盛。

如今,我大秦外有六国环伺,虽国力强盛,但亦不可掉以轻心;

内有诸般事务待理,百废俱兴。此时确立储君,实乃顺应时势之最佳时机,既能安抚人心,又可凝聚国力,一举两得。”

嬴政站在一旁,本是安静听着两人言语,闻听秦臻此言,不禁面露惊讶之色。

闻言,赢子楚会心的笑了笑,他缓缓地抬起手来,轻轻拍了拍秦臻的肩头,声线平稳且笃定地说道:“秦先生所言极是,方才太后亲临此地,与寡人参详过这立嗣之事。

关于此事,寡人心中已然有所计较。

寡人乏了,想要歇息一番,你们暂且先行退下吧。”说罢,赢子楚神色略显疲惫,随意的挥了挥手,示意二人离去。

“喏,臣告退。”

“父王保重身体,政儿告退。”

嬴政跟着秦臻,一同退出了赢子楚的寝宫。

........

待两人缓缓走出咸阳宫之后,嬴政的车驾之内。

“先生,依你之见,你觉得父王……当真会立我为太子吗?”嬴政眉头微皱,眼神中似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忐忑与期待相互交织,下意识的紧了紧身上的锦袍,轻声问道。

嬴政自幼在赵国为质,历经诸多艰难险阻。

虽归秦已有数年,但在这权力的漩涡之中,心中始终对未来的储君之位存有不安。

坐在一旁的秦臻,语气坚定的回答道:“当然会!”

“先生为何如此肯定?”嬴政眼中闪过一丝急切,身子微微前倾,迫切的想要从秦臻口中探寻到那足以慰藉他内心不安的答案

闻言,秦臻开口,耐心的解释道:“大王乃是世间少有的贤明之君,更是一位慈爱且开明的父亲。当看到自己的儿子在历练中愈发优秀,足以担当家国重任时,大王只会感到由衷的喜悦与欣慰,根本不会生出嫉妒亲子的荒谬念头。

再者说,公子自归国以来,如今已经得到了宗亲、武勋集团以及以丞相为首的众多朝臣们的支持。

尤为关键的是,华阳太后身为楚系外戚之首,现在把心思也放在了公子身上,在她的影响下,芈姓中的大部分族人,也开始逐渐倾向于站在公子这一边。

如今朝堂内外,人心所向,大秦太子之位,除了公子之外,实在找不出第二个更合适的人选了。”

纵观华夏数千年的漫长历史的长河之中,那些登上皇位、坐拥天下的帝王们,其内心世界往往极为复杂。

当他们发现自己的儿子竟能赢得众多人的拥护与支持时,内心的波澜可想而知。

帝王之位,象征着至高无上的权力与荣耀,而这份权力的独占性,使得帝王们对任何潜在的威胁都保持着高度警惕。

一旦察觉到儿子势力的膨胀,必然会绞尽脑汁,想出一系列应对之策。

以遏制这个儿子日益增长的势力和影响力。

在历史的浩瀚篇章中,这样的例子屡见不鲜。

刘邦之于刘盈,李世民之于李承乾,以及康熙主导的九子夺嫡等。

九子夺嫡,更是堪称历史上皇子争权的经典案例。

身为一国之君,掌握着至高无上权力的帝王,绝对不会容忍任何有可能威胁到自身皇权统治、分散其手中权力的因素存在。

即便是血浓于水的亲生儿子,若对其放任自流、任其势力坐大,也极有可能致使权力旁落。

毕竟在朝堂之上,大臣们本就心思各异,一旦某位皇子权势过度膨胀,便极易引得他们心生觊觎,暗自盘算如何在皇子身上押注,以期为自己谋得更多利益。

长此以往,朝堂中便会渐渐传出对皇帝掌控力的质疑之声,众人会暗自揣测,皇帝是否已无力约束诸子,对整个国家的把控是否已大不如前。

而这种猜疑一旦在朝堂中蔓延开来,便很容易滋生出各种不同的派系和朋党。

使得原本应该团结一致、齐心协力辅佐君王治理国家的朝堂变得乌烟瘴气、四分五裂。

如此一来,政令难以畅通,国家的发展也必将受到严重阻碍 。

就在这个时刻,那些文臣们心中的想法是:“是否能够借助从龙之功,让自己的仕途更进一步?若是能成功辅佐新君登基,那些平日里难以企及的荣华富贵,不是唾手可得。”

而另一边武将们的想法是:“战场厮杀虽能建功立业,但拥立新帝即位,无疑是一条更为便捷的进阶之路,为自己挣得一份封妻荫子的荣耀和奖赏。”

回溯历史,在涉及储君之事的处理上,朱元璋可谓后世帝王中的佼佼者。

历经数年与赢子楚的频繁接触,秦臻内心笃定,赢子楚同样能做到朱元璋这般,甚至在某些方面,会更胜一筹。

赢子楚为人宽厚且睿智,行事风格既有王者的威严,又不失细腻温情。

而且还有一点,如果不是赢子楚,倘若换作其他君王,面对秦臻这般为嬴政广结朝堂权贵、全力铺路的举动,大概率会心生猜忌,将视其为对自身权力的挑战。

但是赢子楚并没有这么做,他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胸怀,他不仅对秦臻的作为毫无猜忌之意,反而给予了充分的认可与支持。

在他看来,秦臻的这些举措皆是为了嬴政的未来。

在替他赢子楚,为秦国培养一位出色的接班人。

正因如此,秦臻才会发自肺腑的称赞赢子楚不仅是一位贤明之君,更是一个尽职尽责的好父亲。

嬴政听闻此言后,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19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