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167章 吕不韦与赵姬往事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姐姐,族弟再度差人详加探查,遍访知晓内情之人,对往昔诸事展开更为详致的探查。然几经周折,可得出的结论,依旧与先前毫无二致。

在大王与赵姬之前,吕不韦与赵姬虽有相识,却并无逾矩之举。

再者,依时间推算,政公子的生辰与大王临幸赵姬之时,一切皆能吻合。故而可以断言,政公子确为大王亲生血脉,千真万确。”

闻听此言,华阳太后微微颔首,神色间满是欣慰的说道,:“嗯,如此甚好!只要能确认政儿身世清白正统,秦国国本便稳如泰山。此子聪慧过人,又胸怀大志,秦国的社稷传承便有了稳固根基,此乃秦国之幸也,亦为万民之福。”

事实上,情况的确如阳泉君再次所深入查探的那般一致,并无二致。

吕不韦与赵姬的父亲相识于生意场上,二人皆从事着商贾之业。

一日,机缘巧合之下,二人于高朋满座之筵席相逢。

席间觥筹交错,热闹非凡。

吕不韦目光不经意间扫向一侧,恰是这匆匆一瞥,让他瞧见了赵姬。

赵姬生来便是一副妩媚动人、娇艳欲滴的模样,只需一眼,便能将男人的心牢牢攥住。

果不其然,吕不韦在初次见到赵姬时,便被她深深地吸引住了,心中不禁泛起阵阵涟漪,对这位美人产生了爱慕之情。

同样,赵姬对于风度翩翩且颇具才情的吕不韦,亦是心生好感。

此后,二人来往渐密,情愫在一次次交谈、一回回相处中暗暗滋长。

不久之后,吕不韦便将赵姬接入自己府邸,本想着往后与佳人相伴,共享岁月静好。

然而,还未等到吕不韦有所行动,意想不到的事情便发生了。

彼时,吕不韦正宴请赢子楚,为使气氛更加融洽,特意安排赵姬席间献舞。

赵姬莲步轻移,步入厅中,随悠扬乐声翩翩起舞,举手投足间,尽显万种风情。

赢子楚见之,目光瞬间被其牢牢吸引,自赵姬开场,便深陷其中,仿若周遭一切都不复存在,眼中唯有这位翩翩起舞的佳人。

吕不韦见赢子楚痴迷之态,不舍之情溢于言表。

然转念又思及自己那心中宏伟政治抱负,若欲于秦国朝堂有所建树,扶持赢子楚上位乃关键之举。

权衡再三,吕不韦忍痛割爱,最终还是决定将赵姬拱手献给赢子楚,冀以此为契机,为仕途铺就康庄大道。

.........

此事究其根源,说到底不过是一段小插曲罢了。

其背后乃是心怀不轨之徒,妄图搅乱秦国朝政,动摇国本的小伎俩,却终究是蚍蜉撼树,难以得逞。

毕竟秦国历经数代变法图强,根基稳固,绝非这等小伎俩所能撼动。

再者说,当日有幸赴兴乐宫宴会之人,皆为秦国朝堂之上位高权重的肱股之臣。

他们久居高位,个个都是洞悉时务、深明大义的明智之士,面对这毫无根据的风波,他们岂会轻易被蛊惑,更不会妄加议论传播,以免扰乱朝纲,危及秦国安稳。

故而,此事于兴乐宫仅泛起些许涟漪,便迅速平息,尚未传至宫外,市井百姓对此事更是毫无耳闻。

吕不韦作为秦国丞相,效率极高。

事发之后,他即刻着手调查,没过多久,便成功查明了那几个始作俑者的户籍情况。

原来,这几人皆来自魏国,同属一亭,三年前以流民的身份辗转来到秦国。

掌握这一线索后,吕不韦当机立断,秉持着 “宁错杀,不放过” 的原则,下令将同一时期、同一批次来到秦国的所有魏国人,不论男女老幼,统统贬为城旦,充作苦役。

他此举意在以雷霆手段杜绝后患,防止此类事件再次发生,维护秦国朝堂的安宁与稳定。

与此同时,咸阳狱中伶优们,也陆续吐露了幕后主使者的真实身份。

同样,此人乃是魏国人,

当廷尉得知这一消息后,当即率领一众手下,朝着咸阳城的指定地点疾驰而去。

彼时,那人正安坐于自家府邸庭院之中,正悠然自得地喝着酒,脸上满是惬意之色。

待廷尉带领着手下破门而入,那人见状,脸上并没有露出丝毫惊讶之色,仿佛早就料到会有这一天似的。

面对廷尉怒目而视的呵斥和拘捕,他甚至连起身都懒得动一下,只是轻轻放下手中的酒杯,目光平静地看向廷尉。

那眼神中透着一种难以言表的镇定与从容,似乎眼前的危机不过是一场无关紧要的闹剧。

就这样,他未做任何反抗,任由廷尉及其手下上前将他架起带走。

整个过程异常顺利,几乎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他坦然地接受着命运的安排。

没过多久,这个人便被带到了廷尉府,在廷尉的确凿证据面前,此人全盘招供,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待廷尉带着审理的结果前去面见赢子楚后,他面色骤沉,没有丝毫犹豫,当即厉声下令:“立刻割去他以及那几名伶优的舌头,以戒其妄言;然后就地烹杀,以儆效尤。”

廷尉领命而去,行刑之际,惨叫声响彻刑场,须臾便归于死寂。

这件事,乍一看似乎已经尘埃落定,似已尘埃落定,画上句点。

涉事者既已严惩,仿若一切皆已平息。

然大秦朝堂之上,一众饱经世事的臣子们,皆敏锐地察觉到,事情远非表面这般简单。

此人明知出口大逆不道之言的后果,却仍口出狂悖之语,种种迹象皆表明,其极有可能仅是被推出顶罪的弃子。

稍有差池,这看似已然了结的事件,依旧可能如星火燎原,再度掀起轩然大波。

故而,朝堂上下所有人都不敢有丝毫懈怠与疏忽,时刻严阵以待,唯恐遗漏任何一丝可能引发变故的线索。

.........

马上快要年节了,此时的咸阳城内,谈笑声此起彼伏,尽显繁华喧嚣之象。

而在这人声鼎沸的街道一隅,一家酒肆内。

酒肆之中,宾客们或推杯换盏,或高谈阔论,热闹非凡。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5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