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04章 敲定方略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说到这里,秦臻抬手探入怀中,从中掏出了一叠厚厚的密报。

秦臻轻轻展开密报,接着继续款款而谈:\"更妙的是,阿福已在赵军将领中埋下了离间的种子。

他暗中结交赵军偏将,借酒酣耳热之际,巧妙散布谣言,让猜疑的种子悄然萌芽。

如今只需一封伪造的书信,精心模仿笔迹,添上几分细节,就能让驻守北疆的李牧与南线的司马尚互相猜忌,令赵国军队自乱阵脚。\"

\"就算内乱,赵国底蕴犹在,若其......\"吕不韦一直静静听着秦臻的讲述,皱起眉头,脸色也变得越来越凝重,终于开口说道。

\"底蕴?\"

然而,吕不韦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秦臻忽而打断。

只见秦臻侧身,从怀中取出个小巧的青铜酒爵,然后躬身施礼,笑着对吕不韦说道:“相邦,望海涵,在下贸然打断相邦所言,实在是失礼了。

不过相邦请看,这是阿福送来的赵军粮册。”

他缓缓将酒爵倒扣在案上,只听“啪嗒”一声,几粒发黑的谷米滚落而出,掉落在案几上,发出轻微的撞击声。

那谷米形状干瘪,表面布满霉斑,凑近细看,还能瞧见丝丝缕缕的霉菌痕迹。

\"赵军的粮草,其中三成竟是陈年霉变的粟米!如此一来,赵军士兵食不果腹,军心必然不稳,何谈底蕴?\"

紧接着,秦臻神色郑重,又从袖间缓缓拿出一卷残破的布告,展开后平铺在案几上。

他指着布告,继续开口说道:

“诸位请看,这是邯郸百姓私下传唱的民谣:‘赵王仓中米生虫,将士腹内饥如鼓’。短短两句话,却将赵国当下的困境展露无遗。”

他微微顿了顿,目光扫过众人,眼神中透着洞察先机的锐利:“由此可见,赵国的粮食储备,已然出现了极为严重的问题。

粮仓乃一国之根基,如今赵王仓中米粮生虫,足见其管理之混乱、储备之空虚。

若赵偃贸然发动战事,以赵国如今的粮食状况,后勤补给必然大乱。一旦后勤补给出现问题,前线将士军心必不稳。

到那时,我军只需略施小计,截断其粮道,赵军便如同无根之萍,不战自溃。”

言罢,秦臻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更不用说,初一已依照计划,与沿途的粮商达成秘密协议,关键时刻......”

秦臻伸出手掌,做了个截断的手势,没有把话说完。

但在场众人,都明白他的意思。

霎时间,殿内陷入了一片死寂,唯有烛芯爆裂的轻响,在这寂静的氛围中显得格外突兀。

嬴政凝视着案上的那几粒谷米,沉默片刻后,忽然抚掌大笑起来:\"彩!有此等谋划,何愁赵国不灭?\"

少顷,秦臻再次走到后殿中央,他神色庄重,躬身稽首后,款款而谈:“诸位,赵偃此人,虽野心勃勃,却无治国之能。

一旦他登上赵国的王位,那急于彰显自身的心,定会促使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大展拳脚,展示自己所谓的‘雄才大略’。

可改革之事,千头万绪,绝非朝夕之功。

其中需要考量的因素众多,从政策的制定、权衡各方利益,到推行时的步骤规划,皆需精心谋划,且在漫长的时间里稳步实施,方能有所成效。

以赵偃那刚愎自用的性子,听不进逆耳忠言,对良策视而不见。

相反,他定会重用如郭开这般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的小人。郭开之流,只知谋取私利,会将朝堂搅得乌烟瘴气。

而阿福,如今已深得赵偃信任,犹如在赵偃身侧埋下的一颗棋子。

日后在赵国朝堂之上,阿福便能瞅准时机,从中作梗,搅乱赵国的内政布局。

如此下去,赵国内政必乱,朝堂必腐。待其乱象丛生、各方矛盾彻底激化之时,我大秦挥军东进,乘虚而入,届时必能事半功倍!”

就在秦臻条理清晰地发表着自己的见解时,殿外的回廊之上,传来一阵环佩叮当之声。

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夏太后在内侍的搀扶下,缓缓走进了大殿。

她的视线逐一扫过殿内之人,而后步履不停,径直走到嬴政身侧。

随后微微俯身,伸出手指,轻轻按住案上那几份散落的密报,缓声道:“政儿,哀家相信你的判断。赵国若陷入混乱,于我大秦有利。

况且,我大秦还有一众忠心耿耿、智谋双全的臣子相助,何惧之有?”

夏太后的到来,仿佛给这场讨论画上了一个句号。

华阳太后的眉头此刻缓缓舒展,抬手扶了扶眼镜,目光悠悠落在夏太后鬓间那晃动的银丝上,微微点头,嘴角泛起一抹轻笑。

那笑容里既有对夏太后的认可,又带着几分对局势的洞察:

“既夏太后来了,这事儿便有定论了。

此等关乎大秦未来的大计,自是该当机立断。这盘棋局,大秦向来主动落子,如此,方能在这乱世中占得先机。”

殿内众人听闻华阳太后松口,气氛骤然一松。

关内侯更是抚须大笑,满是畅快与自信:“如此甚好!老臣倒要看看,那赵偃究竟要如何自掘坟墓!

待他登基之后,若倾举国之力以伐秦,无疑是以卵击石。

大秦虎狼之师,岂会容他肆意妄为。届时,大秦必以雷霆之势予以回击,让其为自己的鲁莽之举付出惨痛代价。”

“臣附议”赢傒紧接着附和道。

吕不韦看着这一切,他的目光缓缓扫过众人,将他们或坚定、或释然的神色尽收眼底。

当他的视线,不可避免地落在秦臻所展示的铁证之上时,他的面容闪过一丝复杂的表情。

他凝视着那些证据,沉吟良久,终于缓缓点头。

随后,吕不韦深吸一口气,整肃衣冠。

对着嬴政所在的方向,郑重行礼,说道:\"既如此,臣遵王命。此计关乎大秦兴衰,臣必当尽心竭力,日夜筹谋,确保此计万无一失。

愿苍天庇佑此计顺遂,保我大秦万世基业,福泽绵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91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