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72章 吕不韦的助力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然而,随着工作的逐步推进,来自秦国勋旧老臣的阻力也开始显现。

这些人担心六国人才的大量涌入,会对他们的既得利益和政治地位造成冲击。

于是,他们便在暗中开始盘算对策,企图给李斯制造麻烦。

有的人居心叵测,企图散播谣言,恶意中伤秦国此次纳贤之举,妄言秦国不过是表面功夫,做做样子而已,最终并不会真正重用那些外来的人才;

更有甚者,暗中密谋在之后的人才考核的现场蓄意捣乱,妄图破坏选拔的秩序。

而李斯,也很快便察觉到了勋旧老臣们隐秘的动向。

他们暗中串联,试图凭借在秦国多年积累的根基,阻碍新的纳贤政令推行,意图维持旧有的权力格局。

李斯深知,若任由这些暗流涌动发展,纳贤之路必将受阻。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先从舆论方面入手。

为此,他特意去拜访荀况,并在鬼谷学苑内找来了一些昔日在兰陵的同窗好友,众人纷纷各抒己见,很快便拟定了详尽的应对之策。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们奔赴咸阳城的各个角落,如集市、茶馆、客栈等地,向民众讲述秦国纳贤的重要意义。

他们强调这是大秦持续走向强盛、实现统一天下大业的关键举措。

只有广纳天下贤才,秦国才能不断强大,招揽各方奇能异士,为军事、政治、经济等各个领域注入新鲜血液,最终成就千秋霸业。

通过这种方式,李斯等人成功引导了舆论的走向。

咸阳城的民众们,原本对朝堂之上的权力争斗、纳贤新政懵懵懂懂,在他们的讲述下,逐渐对秦国纳贤有了更为清晰和正确的认识。

民众们开始自发地在街巷中议论,对那些别有用心的谣言嗤之以鼻。

如此一来,那些谣言如同无根之萍,自然就失去了可信度,其传播空间也被大大削弱,在咸阳城的大街小巷中再难掀起波澜。

而另一边,吕不韦也在相府内时刻关注着李斯的工作进展情况。

起初,吕不韦见李斯如此年轻,对让其承担这般重任,心底难免泛起疑虑的涟漪。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看到李斯有条不紊地在推进各项工作,一桩桩、一件件,皆处理得井井有条。吕不韦瞧在眼里,心中也不禁暗暗赞赏。

为了助力他,吕不韦召集了自己门下的众多门客,吩咐他们尽快整理出一份关于秦国过往招揽人才经验与教训的纪要。

在众人整理完毕后,吕不韦亲自审阅了这份纪要,遇到存疑之处,便又唤来门客细细询问,反复斟酌,务必确保其中内容精准无误,且对当下招贤事宜具有切实可行的参考价值。

确认无误后,他便派人将其送给了李斯。

这份纪要中,笔触细腻详尽,把秦国历史上几次大规模招贤活动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都一一记录在案。

从筹备阶段遇到的棘手难题,像是各方势力的暗中掣肘、信息传播的重重阻碍,到应对之策,如巧妙运用人脉关系,再到最终的成效,吸纳了多少贤才、这些贤才为秦国带来了怎样的变化,都写得清清楚楚。

不久,这份纪要便送到了李斯手中。

李斯打开纪要,目光迅速被上面的文字吸引,不禁面露惊喜之色。

他发现其中对考核流程、人才安置等方面的见解十分独到,许多地方与自己的想法不谋而合。

也从中汲取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思索着如何借鉴这份纪要,完善自己的筹备工作。

同时,李斯心中也对吕不韦的相助颇为感激,他忆起过往,意识到自己可能对吕不韦存在诸多误解和偏见。

如今经此一事,方才彻悟,自己忽视了吕不韦对秦国的一片赤诚。

吕不韦周旋于各方势力之间,凭借高超的政治手腕,为秦国营造了相对稳定的局面,这份功绩不可磨灭。

在秦国未来这一宏大愿景面前,个人的偏见是何等微不足道。

想到此处,李斯心中豁然开朗。

当下唯有放下过往龃龉,携手各方有识之士,汇聚众人之力,方能为秦国开辟出一条更加光明的道路。

而在鬼谷学苑内,秦臻也没有闲着。

他时刻关注着局势的发展,尤其是在得知勋旧们已悄然开始有所行动之后,当机立断,迅速布局,采取了一系列缜密且直击要害的应对措施。

书房内,他看着涉英道:“挑选一些聪慧且口才出众的学子,让他们前往咸阳城内,在城中各处,宣称以往入秦的外来贤良们,早已在大秦各领域取得显着成效。

细细阐述纳贤革新对大秦民生、军事、经济等诸多方面的益处,以理服人,从正面回击勋旧老臣的短视言论。

将这些成果通过学苑学子、市井百姓之口传播出去,营造纳贤革新深得民心的舆论氛围,使得勋旧老臣们的反对之声,在民众支持浪潮中显得苍白无力,无法产生实质性的阻碍,彻底被淹没在这滚滚的民意之中。”

“先生高见,我这便去安排。”

涉英领命后,便快步走出书房,准备将秦臻的指令一一落实。

..........

半月之后,章台宫。

这天,嬴政比平日更早的来到了内殿,他的案几上,已然堆满了吕不韦已经批阅完毕的各种奏折。

嬴政坐在案前,认真审阅着这些奏折,时而沉思,时而奋笔疾书。

在处理完这些政务之后,嬴政并未如往常那般立刻起身舒展疲惫的身躯,而是陷入了更深层次的思考。

他在思索,接下来如何将六国士人真正融入大秦的朝堂与各个机构,发挥出他们的最大作用,成了关乎大秦未来长治久安、开疆拓土的关键所在。

这不仅是一场人才的吸纳,更是一场文化与制度的融合博弈。

正当嬴政沉浸在思考之中时,刘高踏入内殿,轻声禀报:“大王,李斯求见。”

“宣他进来。”嬴政微微点头,说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839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