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0章 姬昊的教育之道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秦国、咸阳城。

韩夫人的院子里,成蟜已经学会了蹒跚地走路,他摇摇晃晃地迈着小步子,脸上洋溢着天真无邪的笑容。子楚和他的生母夏姬陪在一旁,看着成蟜欢快地玩耍。

夏姬轻轻地叹了口气,对子楚说:“子楚,最近吕不韦可真是活跃得很呢!他四处奔走,结交权贵,几乎每天都设宴款待他们。不仅如此,他还招揽了许多门人,你还是提醒一下他,让他收敛些,以免引起华阳夫人的猜忌,对我们不利。”

子楚点了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他安慰道:“母亲放心,我会找个合适的机会与吕先生谈谈此事。不过,吕不韦确实有过人之处,他的智谋和人脉对我也有所帮助。只要他能把握好分寸,不引起华阳夫人的反感,或许这也是一件好事。”

夏姬轻轻点头,她相信自己的儿子有足够的智慧和能力来应对这些事。

“赵姬与政儿于邯郸可安好?”

“尚好,母亲,政儿现今随一名士修习,且据吕先生之探子所报,政儿又拜鬼谷之徒为师。赵王也亦未再刁难他们。”

“如此甚好,只是不知她们何时方能归来。”

子楚听母亲提起来赵姬娘俩,看到成蟜的样子。

不禁又忆起政儿蹒跚学步时那憨态可掬的模样,还有赵姬那如盛开的桃花般美丽妩媚、似燃烧的火焰般激情似火的模样,心中不禁泛起一阵酸楚。

“四年了,政儿如今都七岁了。”

回到自己的府邸,此时,有侍者前来禀报,说吕不韦求见。

子楚心想来得正好,便让侍者将吕不韦请进院中。吕不韦进入院中,向子楚行礼后,两人在庭中踱步交谈。

子楚将夏姬的担忧转达给吕不韦,并提醒他言行需谨慎,莫要引起华阳夫人的猜忌。

吕不韦表示明白,他所做一切都是为了子楚,日后定会注意。

......

邯郸城、今年的冬天照比往常要冷上许多。

大雪纷飞,寒风呼啸。姬昊站在雪地中,手中握着一根木棍,目光专注地盯着前方。

在他面前,一个年幼的孩子正努力的扎着马步,他的小身板在寒风中微微颤抖着。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孩子身上,他的小脸被冻得通红,但他不敢停下来,因为他知道只要稍有晃动,屁股上就会挨上一棍子。他的双腿已经麻木,但他依然咬牙坚持着。

姬昊静静地看着孩子,心中涌起一股复杂的情感。这个孩子是他的学生,他对他有着严格的要求和期望。默默地数着时间,半个时辰过去了,他终于放下了手中的棍子,示意孩子可以进屋休息了。

孩子如释重负,缓缓站起身来,小嬴政一进屋,就赶紧跑到火炉旁取暖,秦臻顺势把丝绵衣套在了小嬴政的身上。

天寒地冻,冷风刺骨,秦臻担心姬昊和赵姬母子受冻,于是提议他们搬到韩非的宅子里一同居住。这样一来,还能更方便的教导嬴政。随着院子里的人数增多,气氛也变得越发活跃起来。

每天清晨,秦臻会亲自下厨准备早餐,赵姬则在一旁帮忙,而嬴政则坐在桌前,迫不及待地等待着美食。饭后,姬昊会开始给嬴政授课,讲解各种知识和技能。有时候,秦臻也会参与其中,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见解。

休憩片刻后,秦臻款步走到小嬴政身前,朗声道:“今日便教你《商君书》。”

秦臻虽对商鞅不甚喜爱,但还是传授了不少《商君书》的精要,他不得不承认商鞅所提出的诸多理念亦有可取之处,譬如律法需与时俱进,每条律法皆有时效之限。

“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你说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小嬴政站起来说:“意思是治理国家,不应该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因时,因需要随时变化才行,只要有利于国家,那就没有必要去遵循什么旧制”

“嗯,回答的好。”

秦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微微点头,继续问道:“那若是有人违背了新法,应当如何处置?”

小嬴政想了想,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依法惩处,绝不能姑息。”

秦臻笑了笑,心想这孩子果然聪慧过人,他进一步引导道:“若那人是王公贵族呢?”

小嬴政神色坚定地说:“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秦臻心中暗喜,嬴政能有此等觉悟实属难得,满意地说道:“不错,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

“时代的浪潮滚滚向前,没有哪条律法能够如坚不可摧的磐石般长期适用。因此,当国情如风云变幻般转变时,律法也必须如灵动的舞者般随之转变,方能适应时代的需求。日出日落,宛如亘古不变的旋律,每日重复演奏,然而,今日你所经历的事情,真的与昨日如出一辙吗?”

“先生所言甚是。政儿定当铭记于心。”

姬昊在一旁附和道;“任何国家皆因变法,方才踏上富国强兵之道。然而,倘若后世君王胸无大志,亦或墨守成规,那么最终必将走向没落,致使祖宗基业毁于一旦。”

“故而,为王者,务必勤加自省,万不可懈怠放纵。否则,必定沦为无道昏君。是以明主谨守法制。凡言语不合于法者,不听;行为不合于法者,不高;事务不合于法者,不为。”

“政儿,你且说说,此乃何意?”姬昊问道。

“圣明之君,当慎遵法度。言不符度,弗听;行不符度,弗崇;事不符度,弗为。”

“善哉,一切行止皆应以法度为准绳,即便是君王亦当如此。”

“今周朝既亡,数百载诸侯纷争,礼教崩坏,社稷大乱,此时再行孔孟之学,显然不合时宜,唯以严刑峻法,方可使各阶层行为有规可循,政儿需知晓,治世需贤臣,乱世需能臣,此乃真理。”

\"姬夫子说的对。\"秦臻赞同姬昊的话,转头又对嬴政说。

\"如今世道纷乱,人心不古,孔孟之道虽为正道,但已难以拘束众人。严法酷刑,方可震慑不法之徒,使百姓安居乐业。\"

姬昊站在一旁,神情严肃,语气凝重地说:“然而,严刑峻法并不是最终的目的,而是一种手段。总有一天,当天下太平的时候,律法也需要根据新的形势进行适时的调整和改变。到那时,孔孟之道也许能够再次兴起,用来教化万民。但是,治理国家,儒家、法家、道家、墨家这四家的思想都是不可或缺的。”他的目光深邃而坚定,仿佛看到了未来的景象。

”诺,政儿懂了。“

姬昊的思想固然存在一定的社会局限性,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种观念无疑具有准确性和实用性。因此,他的理念几乎奠定了小嬴政世界观的基石。小嬴政若有所思地轻轻点头,姬昊见此情景,心中明白他已领悟其中深意。

小嬴政认真聆听着姬昊的教诲,他深知姬昊的这套思想对于秦国的统治至关重要。

秦臻站在一旁,目光也投向了姬昊。他心中不禁涌起一股敬佩之情,对这位老人的钦佩又增添了几分。在这段时间的相处中,秦臻深刻感受到嬴政之所以能够成就如此伟大的功业,姬昊的教诲功不可没。姬昊不仅传授给嬴政知识和智慧,更重要的是培养了他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果断决策的能力。可以说,没有姬昊的悉心教导,就不会有嬴政日后的辉煌成就。秦臻暗自庆幸自己能与这样的智者相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393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