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10章 青衿同行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正是。”萧何点头。

两人年纪相仿,又同是孤身远赴异国的少年人,几句话间便觉投契。

趁排队等候,两人便攀谈起来。

萧何谈及一路艰辛与见闻,语气沉郁:“甘兄,何一路自楚入魏,再经韩地,所见触目惊心。

魏国大梁城外,沃野千里竟成荒地,饿殍偶现无人收埋;

韩国新郑街头,权贵骏马轻裘,招摇过市,而市井小民面有菜色,双目无神,恍如行尸。

赋税如虎,战乱如刀,黎庶命如草芥。”

甘罗听得专注,眼中闪过同情与思索的光芒:

“萧兄所历,令人扼腕。罗曾随家父入齐,亦见君权旁落,卿大夫争权夺利,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

六国沉疴,积重难返啊。”

闻言,萧何话锋一转,眼中流露出震撼与神往:“然则,一踏入秦地,景象迥异。道路宽阔平整,驿站高效有序;

田间农人虽辛劳,却面有喜色,因其知勤耕必有厚赏;

官吏职司分明,督促耕种,少有苛虐;里巷孩童诵读,秩序井然......

此间种种,竟与去年吾在百家大会所闻秦国景象,严丝合缝。法令森严,却导人向善,强本抑末,竟能使民安其业,吏尽其责。

此等治世气象,何前所未见。”

萧何的语气中,充满感慨与认同。

闻听此言,甘罗眼中精光一闪,击掌赞道:“妙哉!萧兄洞察入微,罗亦闻名秦法之效,今日听萧兄一席话,更知其绝非虚言。

秦法之精髓,在‘明法度,定律令’,使民知可为与不可为,赏罚严明,方能上下同欲,国力日强。

萧兄之所见,正是此理具象!”

甘罗对萧何的观察与见解,流露出由衷的赞扬。

萧何于交谈中得知,甘罗亦是慕秦之名而来,欲于咸阳一展抱负。

两人随着人流缓缓向前,轮到萧何时,他恭敬地将那份普通的路引文书递交给守关校尉。

那校尉接过,仔细查验,当目光扫过“萧何”二字时,校尉握着路引文书的手指几不可察地顿了一下,但面上依旧沉稳,不动声色。

他记得清楚,之前曾收到咸阳左庶长亲自传来的书信,命其留意一个名叫“萧何”、持普通路引自楚国来的少年郎,一旦抵达,只需正常放行,勿需特殊接待,亦勿需声张,只需记下其抵达时日即可。

眼前这位褐衣草履、面带风霜却眼神清亮的少年,可不正是此人!

校尉心中了然,面上依旧是一副公事公办的严肃,仔细核对印信无误后,声音依旧平淡,却少了分审视的冷硬:“路引无误,准予通关。秦国律法森严,入我秦境,当遵秦法,好自为之。”

他挥了挥手:“下一个!”

随后校尉便将路引文书递还,再无多余言语。

萧何怔了一下,随即一股巨大的释然和难以言喻的激动涌上心头。

过关了!且如此顺利!

他甚至做好了被刁难盘查、滞留关外的准备。

他并未期待任何特殊待遇,能被顺利放行,对他而言已是莫大的幸运。

“谢将军。”

萧何深深一揖,声音带着一丝颤抖,随后接过路引,收起,默默退至一旁等候甘罗。

紧随其后的甘罗,递上自己的路引文书,他的路引质地明显更好,上面还加盖着特别的印信,除此之外,还有一份特殊的荐书。

校尉一看荐书落款,乃是相邦吕不韦府中的一位重要家臣,神情立刻更为郑重:“甘罗?”

“正是小子。”甘罗从容应答,气度自若。

“请稍候。”

校尉立刻转身唤来一名军士,低声吩咐几句。

不多时,一辆由两匹健马牵引、带有遮棚的轻便马车便驶至关门前。

校尉对甘罗的态度,此时也变得热情起来:“奉秦相邦府之命,早已在此恭候大驾。路途遥远颠簸,特备此车,还请义士上车歇息,直抵咸阳。”

原来吕不韦求才若渴,对这少年神童,早已做了周到安排,快马传令关照。

这一幕落在萧何眼中,他平静地看着,心中不起丝毫波澜,更无半分嫉妒不忿。

他深知人各有际遇,甘罗有此待遇,或因才华盖世,或因家世渊源。

“吾凭己之力,得窥秦法之实,行此千里路,见闻已足慰平生,特权非吾所求。”

萧何低声呢喃着,他只觉得能凭借自己的双腿和那份普通的路引安然踏入秦国地界,已是莫大机缘。

特权于他,并非所求。

他安然立于道旁,静静等待,与甘罗告别。

然而,甘罗却并未立刻登车。

他看了看那辆舒适讲究的马车,又转头看了看身旁刚刚结识、虽衣着朴素却气度沉静的萧何,略一沉吟。

片刻之后,甘罗忽然展颜一笑,对着校尉郑重拱手道:“多谢校尉盛情与相邦美意!然萧兄欲徒步领略关中风貌,体察民生细微,其志可嘉。

罗心向往之,愿舍弃车马,与萧兄结伴同行,一路亦可请教关中之事。

这马车,暂且不用也罢。”

校尉闻言,明显一愣,显然未曾料到甘罗会做此选择。

“这......路途颇远......”

而甘罗的笑容,自信而洒脱,回应道:“无妨,小子虽年幼,脚力尚健。正好借此机会,脚踏实地,亲身体悟这‘耕战之国’的风土人情。有萧兄为伴,纵使千里,亦不觉苦。”

校尉见他心意已决,不再勉强:“既如此,义士请便。愿二位一路顺风!”

甘罗转向萧何,笑容真诚而热切:“萧兄,咸阳路遥,然风光正好。你我志趣相投,不如结伴而行?

边走边谈,既可饱览秦地山川阡陌之壮美,又能一路畅谈天下大势与秦法治道,岂不快哉?

方才听萧兄一席话,鞭辟入里,令罗受益匪浅,罗愿与萧兄同行一路,多闻高论。”

闻言,萧何心中大为震动。

他看着这位本可安享舒适、却选择与自己这寒士一同徒步的少年,一股暖流与由衷的敬佩油然而生。

甘罗不仅才华横溢,更难得的是这份不慕浮华的洒脱与真诚。

他郑重回礼,眼中闪烁着真挚的光芒:“甘兄高义,洒脱不群,萧何感佩,能与君同行论道,领略秦川,求之不得,萧何岂敢推辞?实乃荣幸之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956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