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93章 生产流水线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当晚,秦臻正全神贯注的构建起学院的设计图。

训练场要有,教室要有,住宿的地方也要有。

秦臻一边思考着这些细节,一边回忆着自己大学的布局,那些场景一一浮现在脑海中,他拿起笔,在纸上不停的写写画画,线条逐渐交织成一幅初步的设计蓝图。

就在这时,一直安静坐在一旁的若离公主引起了秦臻的注意。

只见她双手托腮帮,一双美眸目不转睛的盯着正在忙碌的秦臻。被这样专注的目光注视着,秦臻不禁感到一阵不好意思,手中的笔也微微颤抖了一下。

但很快,他便定下心来,继续沉浸在对学院的构想之中。

.........

次日清晨,在吃早膳的时候。

秦臻拿出一卷图纸,缓缓展开,开始向涉英详细讲解起上面绘制的建筑结构。

他指着图中的每一个细节,耐心解释道:“你看这里,我们需要先搭建几座房屋供学生们居住和学习,然后再规划出一片空地用于日常操练……”

涉英聚精会神的听着,不时点点头。

讲完之后,秦臻将图纸递给涉英,并嘱咐道:“你拿着这张图纸去找少府,请他雇佣一些劳工和工匠来帮忙施工。”

“喏。”

与此同时,秦臻则带领着嬴政、蔡尚、蒙恬等一行人,以及一屯的嬴政亲卫,朝着目的地进发。

他们所前往的是赢子楚赏赐给秦臻的那片土地,位于咸阳城西外三十里处。

此地临近渭水,风景优美,同时也是秦王园林的一部分。

当众人抵达时,映入眼帘的是一座不太高的小山坡,十几分钟就能爬到山顶的那种。

不过山下的一大片平地杂草丛生,暂时什么建筑也没有。显然,秦臻想要把这里作为他私学的根基,的确需要好好建设一番。

“大黄,以后这片土地都属于你了!可以尽情地在这里撒欢儿、撒尿做标记!”秦臻看着走了一路,累的直吐舌头的大黄,笑着说。

听到这话,大黄摇了摇尾巴,似乎听懂了秦臻的话一般。

.........

时间一天天过去,转眼之间,十月即将逝去。

在这期间,秦臻的学堂也快速拔地而起。

之所以能有如此之快的建设速度,便是这里伙食好,工钱更是给得十分到位。工人们自然是干劲十足。

此时的咸阳宫,一座偏殿之内。

赢子楚端坐在主位之上,其左侧坐着吕不韦,右侧则是秦臻。

只见赢子楚面带微笑,目光柔和地注视着眼前的两人。

稍作停顿之后,他轻轻地端起茶杯,轻抿了一小口杯中的香茗,然后将视线转向吕不韦,缓声问道:“丞相,不知如今少府那边关于纸张的制作进度如何了?可否开始进行大批量的生产了?”

“启奏大王,臣已抽调了一千余名娴熟的工匠,并安排他们在咸阳城外建起与之相应的建筑。此外,秦先生也不辞辛劳,亲自指导少府的众多人员如何操作。至于所需的各种原料,也是早已准备齐全,毫无短缺之忧。要不了多久,就能够展开大规模生产了!”

紧接着,吕不韦稍稍停歇了片刻,然后又继续开口讲道:“臣提议,待到这纸张能够实现大规模量产之后,应当首先满足咸阳城中各级政务机构的需求,确保事务得以顺利开展。而剩余的部分,则按照一定的比例抽取分配给各个郡县。至于往后产量进一步提高,那么更多的纸张就完全可以远销至山东六国,并以高昂的价格出售出去,从而充盈国库。”

赢子楚听完这番话后,点头道:“甚善!”

紧接着,他将视线转向一旁的秦臻,眼中满含赞赏之意:“这一切成果,都要归功于秦先生。寡人最开始实在小瞧了先生的才华和能力,如今看来,大秦能有先生这样的贤才相助,实乃幸事!”

言罢,只见赢子楚忽的站起身来,竟然做出一副要向着秦臻躬身行礼致谢的姿态。

见此情形,秦臻急忙也跟着站起身子,快步上前伸手拖住赢子楚的胳膊,制止了他的动作:“大王莫要折煞在下,在下之所以能够取得今日的成就,全靠大王信赖!”

听到秦臻这番谦逊之辞,赢子楚不禁露出更为满意的神情。

过了好一会儿,方才再次开口说道:“寡人反复思量斟酌,秦先生立下如此不世之功,理应给予重重的奖赏才行。秦先生,倒是说说看,寡人究竟该怎样赏赐你呢?”

“大王对在下已经非常厚待了,想在下如今不过弱冠之年,承蒙先王厚爱与赏识,得以封为大秦七等公大夫,这已是无上荣耀。不仅如此,如今大王还慷慨赐婚,让在下更是感激不尽,些许之功怎能再提赏赐。”

言罢,他将目光缓缓移向一侧的吕不韦。

吕不韦何其聪慧之人,自是领会到其中深意。

只见他稍作思索,而后拱手言道:“大王,秦大夫所言甚是有理。然若就此不予赏赐,恐怕难以令众人信服,亦有损大王仁德之名。依臣之见,倒不如将这份赏赐赐予那些不辞辛劳的工匠以及众多劳工们。如此一来,既能彰显我大秦君王的仁爱之心和宽厚之义,亦可激励臣民们更加勤勉奉公!”

赢子楚听闻吕不韦也这么说,便只好打消了继续赏赐秦臻的念头。

见赢子楚放弃了继续提拔自己的念头,秦臻心中也是暗自松了一口气。

以自己如今所拥有的爵位而言,和同龄之人相比已然是相够高了。

若是再往上升迁,恐怕就会触及到朝堂之上众多大臣们手中的权力了,这无疑将会给自己招来诸多麻烦。

而眼下这种局面,对于秦臻来说自然是不愿意看到的。

从当前的局势来分析,有赢子楚站在前方顶着,吕不韦与众臣整体来说还是挺好的。

再者,秦臻自知自己也并没有多余的精力去分心操持更多事。

待赢子楚将这件事情暂且搁置之后,他缓缓抬起头来,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吕不韦:“丞相,目前骊山大营那边已经成功组建起了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营,而且其训练成果颇为显着,稍后你与少府沟通一下,如今时间已至十一月,寡人希望在开春之前,可以看到大秦全军的战马都能配备好马蹄铁。此外,还要额外赶制出五万套马镫与马鞍。”

吕不韦听到这话,眉头微微皱起,脸上露出一丝为难之色:“大王,大秦拥有数十万匹战马,这可不是个小数目。此外还要加上五万套马镫和马鞍,要想在开春之前将这一切都准备妥当,恐怕实在难以达成啊!”

赢子楚也理解吕不韦所说的困难,但他的眼神依然坚定:“丞相,寡人自然清楚这件事的难度颇高。然而,寡人想在开春后开启东出之路,所以这些军备物资必须尽快筹备齐全。”

说罢,他转头将目光投向了一旁的秦臻。

语气略带期许的问道:“秦先生向来以才思敏捷,若是开春前完成是否真的毫无可能?其中最大的难处并非在于运输环节,而是即便让咸阳城中所有的工匠们一同赶工,怕是也难生产出这么多,不知秦先生对此可有什么良策妙计?”

“而且还有一个问题不容忽视,那就是每一匹战马的体型都各不相同,因此,我们还需要先对这些战马的体型进行详细的统计工作,然后才能根据具体情况去安排生产,这样一来,留给我们的时间就更愈发紧张了。”吕不韦听闻后,也补充道。

看着吕不韦此刻那副左右为难的模样,秦臻觉得眼下还是应该先出手帮他一把。

毕竟,自己后续还有些事需要仰仗吕不韦呢。

于是,秦臻说道:“大王,丞相,在下思量再三,倒还真想到了一个可行之法。”

话音刚落,只见赢子楚和吕不韦两人皆是眼睛一亮:“秦先生快快请讲。”

秦臻先是沉默片刻,似乎是在脑海里梳理了一遍自己的想法。

随后缓缓说道:“我们不妨随机抽取一千匹战马作为样本,先将这些战马按照其体型,大致划分成若干个不同的类型。详细调查并记录每个体型大概所占的比例。如此一来,只要再结合秦军现有战马的总数,便可大致计算出每种类型大概生产多少件马蹄铁。

这样就可以省去繁琐的逐个统计,大大提高效率。等到所有马蹄铁都制作完成以后,在查漏补缺即可,若是制作过多,那也无妨,留下来以备将来不时之需便是了。”

然后秦臻稍稍停顿下来,继续说道:“至于制作数量上所面临的难题,我们可以将需要生产的物件分解成几个部分。打个比方,这马蹄铁由两个部分组成,一部分工匠只生产铁蹄,另一部分工匠只生产铁钉,等到所有部件都完成制作之后,再集中精力进行组合就快多了。而且还能够充分发挥每个工匠的专长,同样的道理,马镫与马鞍也同理。”

吕不韦听完后,立刻大喜:“秦先生言之有理,此种方法的确行之有效,必能大大加快工程进度!”

“彩!秦先生当之聪慧。”赢子楚也颇为赞赏。

秦臻听闻后,脑子里思考了一会儿。

稍顷,只见他再次站起身来,朝着赢子楚行了一礼后再次说道:“大王,在下心里还有一些想法,不知当不当讲。”

赢子楚见状,连忙抬手示意:“哦?秦先生但说无妨。”

只见秦臻酝酿了片刻,然后缓缓开口:“大王,在下最近有了一些启发。”

“就拿这纸张与骑兵三件套来说,它们的制作工艺流程其实并不算特别繁琐,只要合理安排人力物力,一旦开始大规模投入生产,所能带来的收益绝对不容小觑。”

“大王明鉴,在下认为当下我大秦对开发新事物的重视程度明显不足,我大秦现在已经俯瞰山东六国若能在此基础之上,进一步加大对开发新事物以及推动生产技术革新的力度,必能让我大秦如虎添翼,国力大增,山东六国与大秦之间的差距也必将越拉越大。”

“大王,在下之所以敢如此断言,乃是因为有着切实可靠的证据支撑。遥想当年,在商君入秦推行变法之前,大秦存在许多荒地无人耕种,粮食产量有限,百姓生活困苦。

然而自商君主政以来,主导变法,大力提倡并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使得我大秦的国力有了质的飞跃。

时至今日,大秦更是地域辽阔,肥沃田野延绵数千里。”

“此外,且说那长平之战,大秦与赵国对峙三年之久。赵国粮食供应严重匮乏,士兵们个个面黄肌瘦。反观大秦,坐拥巴蜀粮仓,能够保证士兵每餐都有热粥可食。这种鲜明的巨大反差,得益于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无疑是技术不断进步所产生的影响。”

“基于种种因素考量,在下斗胆进言,理应专门设立一个负责致力于技术提升的工部。通过这样一个机构,可以面向全国范围,甚至包括山东六国,广招能工巧匠前来为大秦效力。同时,为这些人才提供丰厚的酬劳,好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专注于开发更为先进的技术工艺。

不仅如此,我们还要鼓舞并支持他们大胆展开各式各样的创新,设立奖励标准。

倘若真有人能能够取得成功,那么我们应毫不吝啬的赐予相应的爵位与奖赏。唯有如此,方能激励更多人才踊跃投身于技术革新之中。”

“在下相信,若是如此行事,必定大大增强大秦国力,让大秦永远屹立于不败之地!”

秦臻一口气说了这么多,说完这番话时,已是满脸通红,额头微微冒汗。

“彩!秦先生此言甚善!”

坐在上方的赢子楚听完秦臻的言论,大声赞道。

这段时间以来,赢子楚感受到了工艺进步给秦国带来的种种变化,觉得秦臻所说句句在理。

但是做为秦王,决策之事不可轻率,还需听取各方意见。

想到这里,赢子楚将目光转向了一旁的吕不韦:“丞相,对于此事,不知你有何看法?”

吕不韦微微眯起双眼,陷入了短暂的沉思。

过了一会儿,他才开口回答道:“大王,方才秦先生所言,条理清晰,论据充分,不韦实在找不出丝毫反驳之由。此计确实不失为一条良策,若能顺利推行下去,对我大秦必将大有裨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541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