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397章 寒灶麦香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寒气无孔不入,他下意识地裹紧身上那件单薄的葛衣,挪开脚,避开地上的水洼,小心翼翼地将膝头几片残破竹简移到唯一干燥的角落。

他手中的竹简边缘磨损得厉害,字迹模糊,但那是他仅有的“典籍”。

还是上次集市上,用帮人扛了三天麻袋换来的蚁鼻钱,从一个收破烂的老叟筐底翻捡出来的宝贝。

此刻,竹简上依稀还能辨出几个“法”、“令”、“刑”等字样。

这正是百家大会上,那位秦国左庶长口中,那足以改变天地秩序的力量。

油灯的火苗,在穿隙而入的寒风里剧烈摇晃,将他枯瘦的影子投在渗水斑驳的泥墙上。

“法者...国之权衡也...”

他艰难地辨认着,声音干涩沙哑,在凄冷的雨夜里微不可闻。

窗外是无边无际的黑暗与风雨,屋内是刺骨的寒气和绝望的贫穷。

然而,就在这绝望的深渊边缘,秦臻那日清亮如金石、回荡在空旷墨社大厅的声音,又一次穿透风雨,清晰地撞入他的脑海:“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唯有以法为纲,方能定天下之乱,止百姓之苦!”

当时,他挤在人群中,望着秦臻舌战群儒,兵墨道儒纵横各家,皆不能撼动其分毫。

像溺水的人抓住一根浮木,他猛地攥紧了那片冰凉沉重的竹简。

那个遥远秦国描绘的景象,路不拾遗,夜不闭户,黎庶安居乐业,各安其位,赏罚分明...成了这茅屋里唯一的热源,灼烫着他冰冷的心口。

他深吸一口气,带着雨腥和泥土腐败的气息,努力挺直了瘦弱的脊背。

雨,不知何时停了。

他蜷缩在破席上,半梦半醒间只觉得寒气像无数细针扎进骨头缝里。

一个激灵,他猛地睁开眼。

天光尚未亮透,昏暗的茅屋里弥漫着一股奇异的香气,暖暖的、带着谷物炙烤后的焦香。

他疑惑地抽了抽鼻子,目光下意识地扫向土灶的方向。

只见冰冷的灶膛里,一层薄薄的灰烬之上,赫然躺着三个麦饼!

焦黄的外皮上还沾着零星的灰烬,散发着温热的气息,显然是刚放进来不久。

见此,他饥饿的肠胃,瞬间发出了抗议。

几乎是扑了过去,他抓起饼子,直接狼吞虎咽起来。

直到半个饼子下肚,他才猛然意识到什么,动作僵住了。

他抬起头,警惕而茫然地扫视着这个破败、一目了然的家徒四壁之地……

谁?谁能在他睡熟时无声无息地进来,留下食物?

他的目光缓缓移动,最终落在那块垫着破竹简的木板上。

一本卷着的崭新简册,不知何时静静地躺在那里。

少年屏住呼吸,手指带着难以置信的颤抖,小心翼翼地解开皮绳。

竹简在腿上铺开,清晰有力的墨迹映入眼帘 --- 是《商君书》!

这三个字,在他脑中炸开。

这正是秦臻在大会上反复阐释的法家圣典,是他梦寐以求却不敢奢望的完整典籍。

有人来过!

有人知道他渴求什么!

他猛地跳起来,一把拉开那扇吱呀作响的破门。

只见雨后的泥地上,清晰地印着几个脚印,在湿润的泥地里格外分明,朝着屋后那片竹林延伸而去。

他没有丝毫犹豫,拔腿就追。

赤脚踩在泥水里,粗砺的碎石硌得他脚底生疼,但他全然不顾,眼睛死死盯着前方那片摇曳的绿影。

竹林幽深,地上的脚印在靠近边缘时开始变得模糊不清。

少顷,他见视野尽头,靠近竹林深处小径转弯的地方,一抹青色的衣角,极快地在翠绿枝叶缝隙间一闪。

“谁?”少年失声大喊。

但回应他的,只有只有风穿过竹林的唰唰声。

等他跌跌撞撞冲到转弯处,前方幽静的小径上空空荡荡,只有几只被惊飞的雀鸟。

空气里残留着一丝若有若无的淡雅的草木清气,似墨香,又似某种药草的微涩。

他,追丢了。

巨大的失落感,瞬间攫住了他。

他茫然地环顾四周,除了无尽的绿竹,再无一个人影。

那个留下食物和书籍的青衣人,仿佛只是他寒冷饥饿中的一个幻觉。

待他拖着沉重的脚步返回茅屋后,他将《商君书》紧紧抱在怀中,仿佛抓住了这唯一的真实。

灶膛冰冷,麦饼余温散去。

只有那本崭新的竹简,提醒他刚才发生的一切并非梦境。

是谁?他枯坐草席,一遍遍回想着那模糊衣角。

是隐士?还是……秦先生的人?

这个念头烫了他一下,随即又被按了回去......怎么可能?

日子,在劳作和如饥似渴的阅读中流过。

那本《商君书》成了他贫瘠世界里的宝藏,也成了压在他肩头的巨石。

书中冰冷严酷的法条,字字句句撕扯着楚国乡野的现实。

彼时,他跟着隔壁的王叔,提着简陋的锄具,走向属于里正的良田。

里正家的稻田绿油油的,田埂修得笔直结实。

而他们这些依附的佃户,分到的永远是靠近山脚、贫瘠又缺水的薄地。

汗水浸透了他的破衣,锄头每一次落下,都震得他那条受过伤的右臂隐隐作痛。

那是去年冬日替里正家修葺粮仓时,从屋顶摔下留下的旧伤。

里正当时只瞥了一眼,骂了句“没用的东西”,便再无人过问。

“小崽子,动作快点,磨磨蹭蹭,想偷懒不成?”监工粗粝的呵斥声,像鞭子一样抽过来。

他咬着牙,闷头继续挥动锄头。

田地远处,一队鲜衣怒马的贵人呼啸而过,那是县尊的仪仗。

村口的榕树下,几个老者枯坐着,眼神空洞地望着远处贵人们的车尘,低声絮叨着今年又要加征的“助军赋”。

其中一个阿婆枯槁的手里紧紧攥着一个干瘪的布包,里面是她偷偷藏下、准备给病重孙子熬药的最后一点黍米。

田赋、口赋、算赋、更赋......名目繁多的赋税压弯了所有人的脊梁。

汗水流入眼角,刺得生疼。

当时他直起腰,抹了一把脸,目光掠过远处里正家高墙大院的一角,掠过贵人们卷起的烟尘,掠过榕树下绝望的老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1363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