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400章 晨光揖别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秦国,那个有严苛秦法却可能给予“功赏”的地方,那个有秦左庶长那般人物的地方,那个神秘青衣人指引的方向。

那里,有他渴求的“秩序”,一个能让他不再仅仅代表乡野贱民、不再任人践踏的可能。

他深深吸了一口气,那口气息悠长而用力,仿佛要将茅屋中积郁多年的阴冷酸腐之气彻底置换出去。

随后,少年再没有一丝犹豫,放下钱袋,飞快地收拾起自己仅有的几件破旧衣物,连同那几卷早已磨得光润的竹简,一同卷进一个洗得发白的旧包袱皮里。

他动作麻利,带着一种破釜沉舟的决绝。

随后,他再次拿起桌上那袋沉甸甸的财物,感受着那份实实在在的重量。

他最后的动作,是将那张珍贵的羊皮地图仔细地、郑重地叠好,小心翼翼地贴身藏入怀中,紧贴在心脏跳动的地方。

待一切收拾妥当,他背上那个小小的包袱,最后看了一眼这个曾给他无尽寒冷与饥饿、却也留下无法磨灭的灯火与书香的破败茅屋。

目光扫过冰冷的灶台,扫过那扇吱呀作响的破门,扫过角落那块他曾无数次蜷缩着苦读的草席......没有留恋,只有一种挣脱樊笼的迫切。

他推开那扇朽烂的门,初升的阳光如同一道金色的瀑布,瞬间涌入,晃得他微微眯起了眼。

门外,是新绿的田野,是通往未知远方的泥泞小径,是刺破云层的万丈光芒。

少年迈出门槛,站在了那耀眼的晨光里。

他缓缓转过身,面对着空无一人的破败茅屋,面对着那片他曾无数次追寻、却始终空寂无声的竹林方向。

晨风拂过他额前散乱的头发,少年整了整身上那件唯一还算完整的麻布短褐。

然后,他对着那虚空,对着那或许永远隐匿在迷雾中的恩人,对着他心中那盏被无数次点燃的灯火,也对着脚下这片即将告别的、浸满悲苦与挣扎的楚国土地,极其缓慢、极其郑重地弯下腰,双手合拢,深深一揖。

“无论恩公何方神圣,何......拜谢再生之德!此去咸阳,若有所成,恩义必偿!”

他的腰弯得很深,动作一丝不苟,带着一种近乎庄严的仪式感。

起身时,他的目光已越过破败的茅檐,越过葱郁的竹林,越过楚地的山山水水,坚定地望向北方的天际线。

那里,是函谷的方向,是咸阳的方向。

恩情难报,唯有不负苍生。

他转过身,背对着茅屋,背对着过去的一切,迈开脚步,踏上了那条被晨光镀亮的、通往秦国的小径。

他瘦弱的背影,很快便融入了村外那片跃动着金色光芒的原野,朝着命定的方向,义无反顾地走去。

楚国丰邑的山水,在他身后迅速模糊、远去。

他的脚步起初还有些虚浮,但很快变得坚定有力,踏上了那条羊皮地图指引的、注定波澜壮阔的征途。

.........

公元前246年,7月初。

鬼谷学苑内,秦臻正埋首于厚厚一叠公文之中,额角沁出的细密汗珠被他随手拂去。

“先生。”

涉英的声音在门口响起,带着一丝急促,打破了书房的沉闷。

他快步走入,双手奉上一封书信,低声禀报:“刚到的驿传,八百里加急,是初六自楚国丰邑发来的密信。”

闻言,秦臻搁下笔,抬眼望去。

当他们目光触及那熟悉的传递标记,信封上浅浅的“六”字印记时,心中微动。

能令初六用此等渠道传回的消息,其分量,绝非寻常。

他接过书信,展开细看。

信的内容简洁而详尽:

主上钧鉴:属下初六奉命,隐于丰邑市井,近观那少年近一载。

彼自百家大会后,无论寒暑晦明,皆于茅椽之内,日夜苦读不辍,尤以法家典籍为重,虽清贫困顿,志气未泯。

虽箪食瓢饮,居处陋巷,然其志未坠,目光澄澈。

其常于市井田畴间行走,察民生之多艰,观楚政之颓靡,彼皆默记于心。

与昔日主上所论秦国景象相较,眉宇间常露深思之色,心中丘壑,已然渐成。

如今,其已决意西行入秦。

其行囊中,除必备衣食外,唯余《商君书》《管子》等诸子残卷数卷,皆为其亲手抄录,反复批注,视若性命。

属下观其言行,知其此行非为一时意气,亦非避祸远遁。

乃是胸藏沟壑,欲觅明主、寻大道、拯黎庶。

其坚韧、清醒、志向之纯粹,世所罕有。

彼已于三日前,悄然束发简装,辞别陋居,踏上西行之路。

形影虽孤,步履却坚。

依主上先前钧令,属下已缀其后,将如影随形,暗中护其周全,摒除宵小,一路直至函谷。

初六、顿首。

秦臻目光逐字滑过书信,当看到“其已决意西行入秦”与“坚韧、清醒、志向之纯粹”等字句时,秦臻的嘴角无声地向上弯起一个笃定而欣慰的弧度。

那深邃的眼眸中,流淌出一种洞悉命运的释然与期待交织的光芒。

“‘近一载’,‘其已决意西行入秦’”

他低声念着信中的字句,指腹轻轻摩挲着书信末尾那力透简背的“初六”二字:“这一年,初六未曾虚度,萧何......亦未负我心。”

他仿佛透过书信,越过迢迢山水,看到了那个在茅屋中借着月色苦读的身影,看到了他在市井中默默观察、反复咀嚼秦国律法实际效益时的专注眼神。

那份来自底层的清醒与执着,那份在迷惘中抓住一缕微光便奋力攀爬的决心,正是他当日未曾言明,却最希望看到的品质。

而更令他心潮暗涌的是,他早已洞悉了这具躯体里所承载的,是何等惊世的灵魂,那是未来辅佐汉高祖安定天下、奠定四百年大汉基业的柱石 --- 萧何!

他的思绪,不禁飘回一年前同样闷热的午后,

同样是在这间书房,当初六密函第一次将这个名字 “萧何” 传入秦臻耳中时,饶是以他的心志之坚,指尖也不由自主地微微一颤,险些碰翻了桌上的那只玻璃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29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