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扫描下载”搜猫阅读”客户端
扫码手机阅读

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 分类:女生 | 字数:0

第258章 抉择之思

书名:大秦哀歌 作者:癫叁捯肆 字数:0 更新时间:07-11 15:47

“是啊先生,夫人所言极是!”

在外驾着马车的涉英,将车内对话听得清楚,忍不住在一旁附和:“那少年眼中的光芒,一看就是可造之材,这般人才若是错过,实在可惜。”

秦臻目光望向车窗外,神色平静,却又透着几分旁人难以察觉的深思。

少顷,他缓缓说道:“夫人,这几日,我自是留意到了他。他的身影虽不起眼,却有着一种别样的坚韧。

我也曾在心底反复思量,带他回秦国,送去鬼谷学苑。

只是鬼谷学苑之中,富家子弟众多,言行举止间满是世家风范。

出入皆有仆役相随,谈论的不是诗词歌赋,便是天下大势,那股子与生俱来的贵气,旁人难以企及。

相比之下,这少年出身平凡,自幼在底层摸爬滚打。

若骤然置身其中,每日目睹这般差距,难免会在心底滋生出自卑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扎根,便会在岁月的侵蚀下,如影随形,消磨他的志气。”

若离秀眉轻蹙,眼神中闪过一丝思索之色。

须臾,她再度问道:“可是,学苑里良人不是也收留了不少平民子弟,他们不也能在其中求学问道,与富家子弟一同成长。”

“那些平民子弟,皆是地地道道的老秦人。

他们生于斯长于斯,自幼便浸润在秦国的风土人情之中,身上有着秦国百姓特有的归属感与认同感。

彼此之间,凭借着乡情纽带,初入学苑便能迅速融入集体。

平日里,若有谁遇着难处,众人定会相互帮衬。

可这少年来自异乡,语言、习俗皆有差异。

孤身一人在学苑,即便众人对他并无恶意,然而,日常相处时不经意间流露出的生疏与隔阂,便足以让他在这陌生之地倍感孤独。

长此以往,他初入学苑时对知识的满腔热情,亦会如被冷水浇灌,渐渐冷却。”秦臻摇了摇头,缓缓说道。

“再者。”

秦臻手中把玩着一枚竹简,稍稍停顿片刻后,继续说道:“若将他带在我身边,看似是为他铺就了一条捷径,实则暗藏诸多不利。”

“先生,能在你身边聆听教诲,那是多少人梦寐以求的机会,怎会不利?”涉英回头满脸狐疑地看着秦臻,不解地问道。

“对啊,为何会不利?”若离也附和着发问,眼神中透露出困惑。

秦臻看着他们,沉默片刻后,缓缓解释道:“你们想想,如今我日常公务缠身,往来皆是秦国朝堂的重要事务与各方权贵。

在我身边,他接触到的大多是权力斗争与复杂的政治周旋。

今日听闻某位大臣为争权夺利,暗中构陷对手;明日又目睹朝堂之上为推行新令,各派唇枪舌剑,手段尽出。

以他目前的阅历和心智,很容易被这些表象所迷惑,从而误将精力放在迎合权贵、钻营仕途之上,而忽略了对各家学问的深入钻研。

诸子百家,学问浩瀚如海,法家之法、儒家之仁、道家之无为、墨家之兼爱非攻,皆是修身立世的瑰宝。

一旦陷入此漩涡,醉心于权谋,便再难静下心来,沉浸于学问的世界。

此外,大秦如今所推行的法家思想,根基在于为国家立规矩、为百姓谋福祉。

可如今官场之中,却有人曲解法家之意,背地里借律法之名,行苛政之事,滥用权力。

若过早沾染官场的不良风气,他便难以纯粹领悟法家的精髓了。

那法的公正、平等,那令行禁止背后的家国情怀,都会在追名逐利中被渐渐遗忘。”

听到这番话,两人皆沉默下来,陷入了沉思。

过了一会儿,两人像是被一丝灵感击中,眼中先是闪过一丝恍然,而后缓缓点了点头。

“如此说来,这少年的前路岂不是布满荆棘?”若离担忧道。

秦臻望着远方,坚定地说道:“乱世虽险,但荆棘之路亦是成长之路。

他身处民间,每日与百姓一同劳作、生活,能真切体会到百姓在苛政下的艰难,知晓律法缺失之处对世道造成的危害。

那田间的悲苦叹息,市井中的无奈挣扎,都会深深烙印在他心底。

这些亲身经历,将会成为他学习各家优秀思想的最生动、最真实的注解。

诸子百家的学说于他而言,不再是晦涩难懂的文字,而是能切实改变世道人心的良方。”

秦臻微微眯起双眼,而后接着缓缓道:

“我虽未带他同行,但已命在郢都的初六派人暗中留意他。只要他能始终坚守自己的本心,不被乱世的污浊所染,将来必能寻得属于自己的机遇。

等他具备了独当一面的能力之后,再进入秦国,凭借自身实力站稳脚跟。到那时,他便能够更好地施展自己的才华和抱负,以所学所思,为建立一个太平盛世而努力。”

若离轻轻点头,轻声叹道:“如此说来,倒是妾身想得过于简单了。只盼这少年郎,往后能不负良人这番殷切期望。”

秦臻这时候端坐在车内,闭目养神,又仿若陷入了思索之中。

他的脑海里,不断盘旋着未来的种种谋划,每一个细节、每一种可能,都在他心中反复推演。

车队渐行渐远,最终消失在少年的视野里。

那少年望着秦臻离去的方向,久久伫立,微风吹过,撩动他额前的碎发,露出他那满是失落却又带着一丝不甘的眼神。

这种复杂的情绪在他心头萦绕不去,使得他久久无法释怀。

直至暮色笼罩,少年这才如梦初醒,缓缓转过身来,脚步沉重,拖沓地朝着城内走去。

一路辗转,少年终于回到了自己那临时搭建的茅草屋。屋内简陋至极,除了一张破旧的草席和用石头垒成的案几外,别无他物。

少年无力地坐在地上,背靠墙壁,眼神呆滞地望着屋顶,心中思绪万千。

他的脑海中,不断闪现出秦臻在百家大会上的激昂陈词,阐述着秦国之宏图、变革之决心。

而他,身处在人群之中,仰望着台上的秦臻,眼中闪烁着炽热的光,心中满是对秦国的无限憧憬和向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8839s